论语九则读后感
《论语》自古以来就是高深的著作,从一开始就不甘淹没在广大的书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九则读后感,欢迎阅读!!!!!
论语九则读后感篇一
《论语》自古以来就是高深的著作,从一开始就不甘淹没在广大的书海。它的锋芒在几千年历史的打磨下渐渐平和,却又闪烁着更加博深的力量。虽然它的完结是在遥远的春秋战国,但却依旧在今日依旧换发伟大学识的异彩。让人明白知识是没有结界的。
关于《论语》,于丹把它分为了孝敬、智慧、学习、诚信、治世、宽恕、和仁爱七大部。这七大部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我觉得最根本的应该是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一个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很少见。一个人不喜欢触犯自己的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专心于最根本的工作,这根本建立了,“道”就有了。孝敬父母,敬爱师长,就是“仁”的根本。我们可以在这个世上有许多辉煌,但孝才是最根本的,有了这根本的道德,才可以长成繁茂的大树,才能遮天蔽日。
自古圣贤就有许多教诲,这些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到最初,让我们看到我们在世上创造辉煌的起点,那便是父母对儿女的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伟大的。若我们做不到孝,便等于失去了根本,那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孝?
我想,孝,就是顺着父母的心意去做事,不让父母对你过于操劳和担心;孝,就是认真地揣测父母的用心,不去捅破与父母间的薄膜;孝,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把自己想的强加于他们;孝,就是可以知道父母的年龄生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人生有限,岁月蹉跎,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一种体验和历练。父母的一生经历沉淀了太多。但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对儿女的操劳中度过。渐渐之中,时光若水,从指缝中渐渐滑落,每个父母都清晰地记得儿女的生辰,但又有几个儿女可以毫不迟疑的说出父母的生辰年月?虽然父母好像不爱过生日,但他们也不过是经历了太多后,忘了,淡了,沉淀了。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爱过生日,他们也许只想为你省钱。他们觉得儿女好便是好,只要我们陪在他们身边,就是欢喜的。所以,对于我们儿女而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知道了,便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还在,我们还有孝敬的机会。“惧”的是,父母又年长了一岁,我们与其相伴的岁月越来越少了。虽然我还小,但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这种事,我还是可以做到的。
世界上最大的悲怆,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若真到了那一天,我们就是捶胸顿足,涕泗滂沱,再三追悔。也许我们会觉得是天意弄人,但那些本以为是天意弄人的,却只是因为自己太懦弱。总之,只要父母在,就是我们儿女最大的福分。
这就是孔子教给我的,我不得不说,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变故,但孔子的智慧依然是“先进”的,它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引人深省。若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那么,本立好了,有了根,便是“春风吹又生”。其他的,都会有。
论语九则读后感篇二
闲来无事,掐指一算,自余去年习《论语》,至今已有一载有余。除过背了“乡党”,“先进”等几篇以外,竟无甚感触。正暗暗哀叹时,周礼不禁触动了我,遂意欲小议周礼。在此不敢高谈阔论以充学者,实只乃表我之浅见也。
礼,乃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即周朝时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基础上,并束缚人的思想和社会活动,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周礼,和礼法、祭祀于一体。所谓礼法者,即法纪与礼仪。法纪即法律。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何谓祭祀?即备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于是乎,周礼既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道德标准,又是法律规范,形成了礼律相通的礼教。即礼允许,法律亦允许;礼不允许,法律亦不允许。所以,周礼巩固了统治者的权威,这大概也是周公制礼的真实目的吧:巩固年幼的成王政权。
为什么说周礼是统治者巩固和加强政权的工具呢?因为它强调阶级性与等级性的差别并且设计了一套繁琐的程序来维持这种差别。正如荀子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周礼要求必须亲爱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使亲者贵,疏者贱。此谓“亲亲”。
周礼还要求下级必须遵从上级,特别是周王。严格规定上下级秩序,不得犯上作乱。又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讲的是一个卿大夫冒用皇帝规格的舞蹈,孔子认为不可原谅。此为“尊尊”。
周礼维护父权中心的社会,特别歧视妇女。“幼从父兄,嫁而随夫,夫死随子。”
看罢礼法,再来看看祭祀吧!“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说一个大夫级的人物,却祭皇帝才能祭的山,所有人反对。这说明不同等级者的祭祀也不同,绝不允许僭越。
撇开礼的等级性和差别性束缚不谈,其实践过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琐,如诸侯每月初一杀一头羊举行祭祀,表示‘听政’开始;国君祭祀赐的肉不能过夜……
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统治者是如何利用礼来压迫人民:周礼强调等级性、差别性和程序繁琐性,并且极其严格地维持这种等级差别,决不允许任何人僭越,如果违反,轻则受众人谴责,重则受刑罚制裁。
周礼因身份等级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礼不是一种公平的社会规范。它不仅表现对被统治者的束缚,更是表现了统治者们不同的等级关系!只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一点觉悟,对礼的束缚毫无察觉,并认为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连圣人孔子都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周礼全盘否定,在当时的社会,周礼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毕竟“礼崩乐坏”不是好事。同时周礼还形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精神渊源。总之,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去剔其糟粕,汲其精华。
论语九则读后感篇三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论语九则读后感相关文章:
1.论语6则的读后感
2.读论语的读后感
5.论语故事读后感
论语九则读后感
上一篇:论语经典诵读读后感600字
下一篇:百家讲坛论语心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