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书籍>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范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论语》八佾篇,通篇都与礼仪相关,读起来似乎与现在相隔甚远,且以现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顽固,而难以变通。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八佾篇读后感,欢迎阅读!!!!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篇一

  《论语》八佾篇,通篇都与礼仪相关,读起来似乎与现在相隔甚远,且以现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顽固,而难以变通。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礼仪的重要性。虽然随着时间之变迁很多礼仪已经被忘却所产生的内涵,而变成形式,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需要礼仪进行规矩,社会才会秩序井然。创新固然好,所有社会的进步都是需要不断地创新进行完成的。似乎看来礼仪也就是形式,与创新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共存的。可是创新能被社会所认可必须是符合常规,符合道德,也不能违背礼仪之内涵。

  需要说明一下,孔子所指的礼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它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它超越了现在法律所涵盖的范围,它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如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长幼之间等,同时也规范了国家运作的种种制度。

  本篇中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的回答是“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礼是符合人心中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繁琐的仪式,礼的外表则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文化”产物。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正朔是天子颁布的,昭示着天下还有国君,告朔是诸侯履行的,昭示着天下还有亲人,这是礼制最重要的部分。虽然现在只剩下饩羊,只有形式了,但是形式还是能够去昭示礼仪的内涵,让人们想起此种礼仪的内涵,对世人还是有启示作用的。故而,形式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为形式而去进行敷衍,应该去思考形式所存在的内涵。这种只存在形式的礼,也是符合人的真性情,有利于社会的规范。

  因而在学习中,在工作中,要做好形式性的工作,要反思我们所学所做的内涵,要在形式中添加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内涵。

  论语八佾篇读后感篇二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

  开始孔子说,季氏以八佾之舞,在他的家庙庭中舞之。犹可容忍,还有何人何事不可容忍。因为这里八佾(音易)之礼节是天子才能享有的。季氏这个土军阀竟然“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是雍篇中的两句诗文)。所以孔子引之,以斥责之。接下来林放出现,引出孔子关于“礼之本”的论述,礼,与其奢华,宁愿节俭。丧,与其和易,宁愿哀戚。(林放这个人后来我们福建很多姓林的都追其为祖先)。

  论语八佾第三这篇里主要是讲“礼”的问题。我国素来成为“礼仪之邦”,从论语的记录来看,我国古代是十分讲究“礼”的。但同时已经有人在破坏“礼”这个人就季氏还有他的兄弟仲孙、叔孙都是鲁国的卿大夫号称三家之堂。孔子这样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都孰不可忍受他们,可见礼在我国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林放的问题倒是我很想知道,可是孔子的回答似乎没有系统地给礼下个定义,那么到底什么是礼乎?在这里我也发表我浅薄的看法:1、具体化来说,礼是国家政事与人民日常生活的礼节规范。大的方面包括国家政事外交军事,小到黎民百姓起居生活,婚丧祭庆等。可以说无处没有“礼”无时没有“礼”。2、抽象化来说,礼是规范人类生活往社会性发展的伦理准则。因为人从出生以来具备“自然性”,会索取会吃,会不按规矩来,象动物一样的原始冲动的性质。但当人逐渐成年,就会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与教训,从而规范了人的社会性。这就是礼的抽象化。

  当然学礼最重要的不是象我这样从概念入手。最重要的就要象林放问的“礼之本”。其实这里提出一个标准问题,就是什么是“礼” 什么是“非礼”。孔子讲的十分明白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别以为孔子不着边际的讲到丧事上去。其实孔子的讲的是“礼应该从心而来”,宁俭宁戚不从心上讲能俭能戚乎?所以孔子关于礼的标准应该是“孝”。读孔子的书要明白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向天下推广王道与仁政。学到这里就能稍稍的连贯一下,礼的根本是“孝弟”的具体表现,表现在日常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王道与仁政这个政治目标的社会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社会风俗也不断的演变,所以礼也在变化。很多学者认为儒家礼的标准是封建时代的标准不值得提倡因为社会不同了。其实不然,孔子的标准在孝弟,他老人家喜欢从家庭教育说起。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关于“礼之本”在于人的一颗孝心,赤诚报国之心。孔子虽没明说但也跃然于纸上。所以儒家的礼还是经的住时间的考验的。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 20 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 《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 《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 《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 名丘, 字仲尼. 他父亲孔纥, 又名叔梁纥, 曾做过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

  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 3 岁时, 父亲就死了,17 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 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 颠沛流离 14 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 484 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 苍的 68 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 479 年,孔子去世,享年 72 岁.

  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 一书,共 20 篇,计 492 节,合计 12700 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 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 "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 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 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 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 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

  (《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 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 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开导说: 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 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 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 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 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 认比他小 44 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 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 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到了明清两朝, 规定科举考试中, 八股文的题目, 必须从四书中选取, 而且要"代圣人立言". 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213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