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大学课后感
国学经典大学课后感
我们学习国学,不是提倡儒家古板的社会礼制以及刻板的伦理道德,不是提倡中国腐败的传统思想。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国学经典大学课后感,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大学课后感篇一
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通过学习《大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大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国学经典大学课后感篇二
悠久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上下五千年,无数圣人贤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一路传承,薪火相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大学语文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关于古代的道理之书。我选择了《大学》。
曾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借老师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大学》为“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通篇文辞简约,条理清晰,内涵深刻,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意义。
在《大学》中阐述的八个方面中,我对于“诚意”感受颇深。升入大学,我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而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用害怕,以诚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在大学里,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诚心诚意之心。怀着诚意之心我交到一群好朋友。诚意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诚意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诚意是鲜花,送之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门多么需要诚意这把钥匙打开呀!诚意让我拥有很多。读完《大学》后,我更坚信“诚意”会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
在《大学》书中看到这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乎,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角色、素质能力、生活际遇不同,决定了注定每个人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上去获得平衡,这种平衡的获得就需要“适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态去调整。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成功的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恒地付出应有的努力。在充分认清自我和权衡得失进退之后,一旦目标确定,就要“作之不止”,决不能半途而废。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努力给事情一个完美的结局。倘若我们具备了这样一种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试问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看到那句话想到了事业,可是我有反思了一些东西。事业对一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除了事业,人生的另一头就是婚姻家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之剧增,事业和婚姻家庭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音符。多少人为事业和家庭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顾此失彼,多少人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摈弃糟糠之妻,一些人则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静静的思考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简朴之间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家庭和睦,“后院”安宁,才可能专心做事,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www.fwsir.Com)由此可见,家庭和睦于事业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是个人事业的基础。这也是《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所表达的哲理。因此,不论你从事何等崇高的事业,也不论你工作再忙再累,请记住“必先齐家”。
齐家后想到“格物致知”。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读完《大学》后,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国学经典大学课后感篇三
学习《国学经典导论》这本书之前,我对国学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印象中,所谓国学,就是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即使高考有要求要对国学经典进行阅读,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答案。大学伊始,上的第一堂课,便被老师深厚的国学底蕴而折服。第一周是一位满头已经白发的老先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就是如此,老先生睿智,充满着智慧,对孔子经典的阐释恰到好处,让我对国学产生了兴趣。
所谓国学,原则上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文化。它并不是单单指孔子孟子等,它是中国的并且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是中国人民文化的象征。它分经、史、子、集等分类的巨著,历史上的东西我们应该持有褒贬的态度,不一昧的单纯的褒奖和贬低,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在每个时代产生其真正的作用。
老师从各个国学经典中璀璨的代表人物讲起,从他们的生平,事迹等。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在孔子和《论语》这一章节中,孔子的成人事迹,孔子的高尚人格品质,孔子的思想学说,以及后代对孔子的看法。我们从孔子的学说中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成才,以及为人处世。身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孝悌;身为学生,我们应该学而不厌,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步入社会,我们应该懂得仁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在我们贫困时,我们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在我们富贵的时候,我们要富而无骄。要用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内心快乐富足,这才是君子。高中的死记硬背并没有让我们真正懂得孔子学说的真正含义,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才深深被孔子的人格和知识魅力所折服。 孟子是亚圣。从小我们便听着孟母三迁的故事长大。伟人不是一朝一夕而造就的,环境和天赋,还有个人的努力都对个人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并不是以出生就是恶人。本着这样的思想,孟子关心百姓疾苦,希望君王仁政爱民,与民同乐。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要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正是这种思想,让中国几千年来,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层出不穷,他们都是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并且做出了新的解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正是这个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和谐,这孟子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
孔孟是儒家学说的大家,我们要从中汲取对个人对社会有用的部分,使之感染人,与和谐社会,纠正我们大学生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错,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存在着扭曲,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读国学,可以使我们懂得要仁爱,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等社会热议话题,我们应该坚持本心,相信正义的一方。
朱熹是孟子民贵君轻学说的忠实传承与弘扬者。在当代,虽然没有封建社会那么腐败,但是理学的一些学说也是对当代政治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民本思想便是其中最宝贵的一点。当代中国,虽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但是依然有许多腐败和蔑视法律的行为,弘扬国学,可以使为官为政者耳濡目染,从中学习。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传统文化都被殆尽,我们重新树立起优秀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品质,让优秀的传统国学经典感染人,发展人,尤其是未来建设祖国的大学生。
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传统儒学家对社会对国家,民族疾苦的担忧;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古代社会底层对统治阶级深刻的呼声;学习国学,可以使我们懂得民族大义,个人素养提高,君子之道;学习国学,让我们为中国优秀的思想果实而自豪。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理想信念,那么它就是一盘散沙,永远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坚持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不让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战略所打到,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中华文化。
一个人读国学经典,可以促进个人的进步与成长,完善个人的道德品格修养;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在读国学经典,可以促进这个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国家具有强大的思想基础,就不会被其他国家所打倒。
在国学经典书中,我还了解了我所在的这片乐土,巴蜀大地的文化。老师从巴蜀大地的饮食,生活,文学,交通,地域等方面,使我了解了巴蜀,了解了成都,了解了四川。从小便听说四川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大学便来到了成都,想要了解这个城市更多的东西。喜欢听老师讲巴蜀神话与远古传说,因为这使我对我还不熟悉的城市又有了更多神话般的向往。我喜欢这片土地。一直生活在沿海城市,从来没有到过一个这么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四川,人杰地灵,造就了多少文豪诗人,孕育了多少民族英雄。深深的爱上了它,希望大学四年,我能在这里收获更多。
我们学习国学,不是提倡儒家古板的社会礼制以及刻板的伦理道德,不是提倡中国腐败的传统思想。而是学习其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倡其中优秀的精神品质。使之让大学生受益,让社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