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的考试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代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
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所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多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也就是所谓的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进而也改造人自身的活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一方面,文化不过是“人化”,即人按照“人”的需要和理想改变人以外的世界,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成为一件石器或艺术品,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又是“化人”,即人按照“人”的需要、价值和理想优化、美化和完善自身,把人的品质、思想和行为方式等提升到优雅、完美和高尚的程度。人是“文化的动物”,正如西方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改造自然,创造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符号系统,使人生活在符号的意义世界中;人创造自己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结构(伦理、政治、法律)、价值观念;人创造人特有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拓展了“人”的理念。所以,人是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之中的,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保证人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精神感受。人的幸福感、归属感来自于精神文化生活。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对人的品德的教养。《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都能遵从文明礼仪,规范行为,塑造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所谓传统,指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传统具有历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它是人们历经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选择和积淀下来的经验和观念,又是一种反应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为大多数人沿用的文化模式。一般认为,传统是“过去时代留下的文化”,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传统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价值取向。传统是保留在现代人记忆、话语和行动当中,对现在仍然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过去。也就是说,传统是一种精神观念传承的过程,是肇始于过去、表现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精神趋势和存在。一种文化现象一旦成为传统,必定是在社会组织及人的心理结构中有着强大生命力和潜在影响力的东西。这些业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传统是现代开拓和成长的因素,是现代发展的一种资源。
一个民族要有传统。传统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质。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得以生长的根脉,它把我们和本民族久远的历史连接起来,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一棵有根的大树上长出来的枝叶,而不是现代化潮流之下的浮萍。保护我们的传统,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涵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各种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家园。
在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农为本”、“重农轻商”,从而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道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儒家讲究刚健、有为、进取的入世精神,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潜隐的出世精神。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吸收融合,共同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佛教文化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佛教以人生为苦,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最高理想,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着中国的学术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经过转化的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三个重要源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延续性。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与中国被尊为“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前三个古代文明或因异族入侵而中绝,或因部族冲突而衰落消亡,文化出现了大幅断层,有些文字至今不能识别。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磨难,却能数千年一脉相承,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二是统一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汇聚了中国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在世界任何民族文化中都极为罕见。三是伦理性。中国人以家族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血亲意识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呈现出一种伦理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第四是实用性。中国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物态文化、精神文化都可以称为“经世致用之学”,都是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它像流淌在人们生命肌体内的一条难断的血脉,能把人们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它像一台播种机,能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孕育创造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那些拥有璀璨文化并充分展示了文化力量的民族和国家,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1、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简单问题,非常复杂。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内容,要想在中国扎下根,逻辑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一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仅仅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不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不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优秀的思想遗产和智慧,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就不可能真正具有中国作风,中国形式、中国气派,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我们的思想理论武器。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似乎过多地关注了第一个方面的结合,而对第二个方面则关注不够,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只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而不具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背景,因而很自然地把关注的焦点投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中,现在有些理论文章,仍然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似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被人们遗忘了。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结合并最终融合到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佛教思想与中国社会文化相结合,最后衍生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花费了大约一千多年的时间。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可急功近利。。
2、传统文化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思想保障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渐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社会不是主动而是被迫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曾经有过三次现代化的努力:第一次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告结束,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第二次是民国政府的现代化努力,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再次中断;第三次是1978年以后我们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预计2015年,中国将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中国要走现代化道路,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一百多年来,我们在思维方式上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似乎实现现代化必须以否定传统文化作为前提。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现代化没有固定的模式,有西方模式的现代化,有东亚模式的现代化,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就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和肯定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能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并非指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指活的现在的东西,是指对后世有价值有影响有作用有益的东西,是一个动态系统。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只能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出发,否则现代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证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许多具有普世性的思想内容,所有这些,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从过去走到现在,走向未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些积极的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经过现代创新和转换,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现代化只有通过民族的形式才能实现,民族文化只有经过现代化的洗礼才能发展。实现现代化,不必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3、传统文化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千百年来,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4、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传统文化对化解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及人生面临的种种困惑能够提供有益有价值的帮助
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这五大冲突,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五大危机。这些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我们的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们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危机,我们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传统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心灵世界的和谐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因此,它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履之学、是理想人格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是人生智慧之学。如关于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认为富与贵,都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对待物质利益,不可放纵欲念,没有节制,要做到“欲而不贪”,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它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生死、富贵、夭寿并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道德学问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华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传统哲学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不朽”的三件大事,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作为人生值得忧虑的大事。主张道德自律、修身养性、慎独,它要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要在功名利禄、醉生梦死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在传统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才能实现平治天下的宏伟目标,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追求的不是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
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肖群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伦理学与中国传统伦理研究,代表作为《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
最近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深入理解习讲话的精神实质,我们约请肖群忠教授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撰文阐析。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论述,着力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地位、根本作用。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历史传统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可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体现了尊重历史传统的正确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就等于失去汲取营养的活头源水;如不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更谈不上开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那么,究竟应该继承中国古代哪些优秀的、核心的传统文化呢?要求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提出的上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6个方面,可以说是传统美德、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民族精神方面的根本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在我看来,上述6个方面可以分为两大类:讲仁爱、崇正义、守诚信,主要是传统美德的几个最主要方面,而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则是基本政治理念、治理目标和社会理想。
《易传·说卦》有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与天地并立为三的儒家立人道德的核心,在中国人的口头语中也有一个常常连用的辞,叫“仁义道德”。按照韩愈的思想,“道德”只是一个范畴概念,而“仁义”才是道德的实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仁义”就是道德的代名词。这也说明,仁义是传统美德中最核心的内容。诚信,属五常德之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讲诚信,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而且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显得更加重要。“仁爱”已经以“友善”纳入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义”与“公正、法治”的精神是相一致的,而“诚信”则古今完全一致。
中国古代政治理念往往以伦理观念为价值基础,又要求政治为实现道德目标服务。因此,讲仁爱、崇正义、守诚信就不仅是道德,也必须贯彻体现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如要以仁爱之心行仁政,重民本。崇正义不仅是对正义精神与美德的追求,同时也要在政治治理上追求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道义为先的正义精神和每个民族成员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守诚信也是一样,它不仅是做人之首务,更要贯彻在政治生活中去。人无信,固然不知其可,但政治也是无信不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可见,孔夫子是多么重视信用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相比于国家社稷、君主,人民是最应优先受到重视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为民是一切政治活动的根本目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是对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是社会政治治理的目标,合作则是达致这一目标的根本精神和美德。这种和合精神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是完全一致的。“大同”则是古人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曾经激励多少仁人志士为其矢志不移,奋斗不息,它是中国古人的“中国梦”,正如最近指出的那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大同”理想是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弘扬“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强全民对中国梦的历史意义的认同,而且能体现出中国梦和而不同与和平主义的本质。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自然要大力继承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将中华价值观向世界传播,发出中国的声音,对人类文明做出我们的独特贡献。
看了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