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3篇
看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3篇
看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真是一种“折磨人”的体验,它就好比是一种类似于冷暴力的残酷刑罚,让你独自坐在影院内,看着大银幕上那些无比诱人的美食,在不停地调戏着你的味蕾,让你身体中的馋虫轮番对你进行攻击,而且时间长达90分钟。下面是有看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欢迎参阅。
看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篇一:
包场般地看完了《舌尖上的新年》,走出放映厅的时候工作人员问我:“纪录片吧,好看吗?”我答好看,然而也不仅是好看,更是好听、好吃。从前在电影院看《海洋》的时候,因为年纪小还觉得略乏味,这次却看得个值回票价、齿颊生香。
之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都是在电脑上看的,这回将纪录片搬上大银幕,摄制团队也着实在画面和镜头上花了心思。譬如制作松肉扣时的延时摄影、烹制烧鹅时与武术格斗的蒙太奇等,立马有了电影感和非常棒的观影体验。最爱的还是鲢鱼冻融化在热米饭上的特写:晶莹的肉冻逐渐化开,汤汁缓缓渗透到米饭中,在饱满的米粒上裹一层油亮鲜香,甚至仿佛能闻到混杂着米香与鱼味的气味——非大银幕不能体会这夺人呼吸的美,我看得都忘了吃东西。
这次的主题是“新年”,内容也围绕着从年三十备年货开始到正月十五最后一顿宴席,将东南西北各地的新年美食统统包罗。红蟳米糕、柚子酿、生腌咸膏蟹、陈楼糖瓜、红龟粿、九大簋、七件子,“膨大丰盈、繁盛多样”,有声有色有味有故事(其中用绳子切割糖瓜时发出的“啵”的一声真是萌坏我,捋顺的麦芽糖简直像Rapunzel的头发一样顺滑泛金光),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把新年的美味展现给我们。
在我看来,如果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有年的美味,却缺乏年的味道,或者说气息。《舌尖上的新年》照惯例将一种种美味串成片,然而在讲述时,却有些游离。发压岁钱、备年货、放鞭炮和祠堂盛宴时你能看到“年”,其他时候似乎与《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个人故事并无差别。或许我是在期待一种属于新年的热闹感吧。有一段配乐很有年味,点个赞。不过说起来,这部片子的内核,与其说是感怀新年带来的团圆,不如说是感慨年味、新年传统的即将逝去,农耕年代祭仪的渐行渐远,只有特定的年节可以看到,所以缺乏一些热闹感倒也说得过去。
在片尾,所有美食制作者名列其上,还留有一句“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看得见制作组的诚意与辛苦,这也确是一部好作品,感谢为我们带来此篇的制作组,新年快乐。
看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篇二:
味觉是天生的,生养自己的那一方土地决定了味蕾一生的牵绊,北方产麦,所以北方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忘不了面食给人带来的厚重与踏实,川渝善辣,所以巴蜀人不管走遍天涯都忘不了辣椒带给人的热烈与浓情,吴楚嗜甜,所以苏杭人在山在水都能用甜味调和出精巧和柔情,西北边塞、丝竹桂滇、苍茫西北、壮阔草原,中国太大,离乡的游子太多,太多辛劳、收获、欢笑、忧伤,生长在哪里,味蕾就扎根在哪里,白云苍狗还是安土重迁,只有味觉会深植于心,提醒着哪里才是你的根。《舌尖》把这些都糅合进了食谱里,每个菜谱就是一个自己。
“年”是中国社会一个全民性的重要节目,是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刻度,时至如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是一个节日,已经升华成了中国人的一种宗教信仰。家庭观念,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道德基础,中国人相信血脉传承,血浓于水,所以亲情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世俗宗教,“年”,就是维系这种宗教的一种神圣的仪式。我小时候觉得过年真是是天大的事情,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奶奶就忙得脚不点地,平时买肉买菜都按斤买,到了这一天卖豆腐的推着豆腐车到家里来,一买买上三车的豆腐,猪肉牛肉也要以十斤为计量单位,青菜更不必说。
打扫屋院,晒衣晒被,摆上供桌请灶王。腊月二十六炸菜,炸菜的种类也是眼花缭乱,各色荤素丸子、五花肉、豆腐箱、黄薯、蘑菇,留存备用年后宴客,可以吃到年十五。做酥锅,排骨、带鱼、莲藕、海带、花生加大料闷炖入味,放上一夜,成果冻状,捞一点就是一盘菜,类似于片中出现的松皮扣。年三十下午要准备上包饺子的馅料,天黑前祭祖,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上凌晨三点从床上被拎起来吃年夜饭。我奶奶是个体面的人,很能干,过年虽然忙碌,但井井有条,沸腾而热烈,喧闹而幸福。这种对过年的期待一直到奶奶世,我忽然变得多愁善感,从那开始春节于我来说就不过是个平常的节日了。
《舌尖》成功不只是单纯展现中国美食的原因,更多的是在食物的背后蕴藏了一种乡愁。落叶归根,浓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大多数片中的民间掌勺者都是长辈,打年糕蒸花卷,酿鱼煮鸡,等着儿女的归来,时间的流逝像一只箭,不可回头,总有一天,老人会离开我们,我们也会有儿女,很怕还没有学会把这些味道留住,那些把味道植根给我们的人已经不在了。血脉断了,厨艺的传承便日渐式微。《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引力巨大,第二部因为珠玉在前,稍显后坐力不足。第三部或者说番外篇《舌尖上的新年》放在春节档上映,因为树立了一个鲜明主题,受众群体基数宽泛,瞄准“合家欢”定位打了一个安全牌。纵观三部,拍摄技术方面每况愈进,画面饱和丰满度和镜头的精致性都在不断进步,但叙事性从始贯终,无明显的调整。专业性来讲,烹饪再现的过程没有让人失望,尤其在表现苏州七件子、平乐松皮扣等菜品上画面表现感很足,隔着屏幕能让人食指大动。
但我始终有种不解,中国幅员辽阔,美食地图更是不胜枚举,在拍摄沪粤江浙时,镜头运用张力比较足,给人一种脍不厌精的感觉,但一拍到北方就是黄土高坡大远景,华东农村,西北孤镇,不知是编剧是因为给北方的定位是淳朴落后而故意为之还是一种思维定式。在八大菜系当中,鲁菜地位举足轻重,但《舌尖》三部中总共只有两次提到山东,一次是临沂的煎饼卷大葱,一次是莱芜糖瓜(《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时曾讲到过潮汕糖葱,与莱芜糖瓜殊途同归,因此莱芜糖瓜这次并未突出其鲜明特点),存在地域误导。
看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篇三:
看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真是一种“折磨人”的体验,它就好比是一种类似于冷暴力的残酷刑罚,让你独自坐在影院内,看着大银幕上那些无比诱人的美食,在不停地调戏着你的味蕾,让你身体中的馋虫轮番对你进行攻击,而且时间长达90分钟。
相信,大部分的中国老百姓都看过之前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并且深深地被其中展现美食的制作方式,食材的选取,甚至是厨娘的烹饪技巧以及中国各地的民间美食所折服。它用极具诱惑力的表现形式将中华美食与地域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甚至是历史传承相互结合。而“制作精良”这四个字,应该是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观众对其最深刻的印象。
现如今这部由纪录片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今天正式公映了,可以说相比《舌尖上的中国》,电影是一部加长版,它用一部电影的容量、电影的手法、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及电影的讲述模式,将其更有力度的且更适用于大银幕放映的方式为观众全盘托出。
电影当然和纪录片不同,因为它要有一个中心的主题,90分钟的内容不能把故事带散,需要前后统一地营造一个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核心,也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显而易见,从这部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的名字就能看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围绕着“新年”来发散的。
农历新年,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象征着团聚、美好、祝福的一个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是新年的起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而“舌尖”的团队,恰恰是把中国人最在乎、最丰盛、最快乐的新年作为了电影创作的基础,让其成为一个命题,而电影中所有展现美食的内容全部围绕着新年的主题一一呈现。真是既能调动观众的情感归属,回忆起自己家年夜饭的情景,又将中国人最精心、最富有情感、最传统的对于新年美食的制作方式展现出来,高明!
“人情味”与“年味儿”是我在看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感触最深的两点。首先是“人情味儿”,在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似乎人情味儿变得越发的淡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相处,变得不再那么简单质朴,太多的利益关系、人情关系,渐渐的稀疏了我们之间原本应该有的情感。这种微妙的情感上的缺失,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了许多家庭的美满与和谐。而电影中恰恰是用了最单纯的方式,用制作美食的手法将“人情味儿”这几个字融入其中,带着对家人的厚爱,带着对长辈的恭敬,带着对子女的期盼而亲手烹饪出的美食,它是鲜活的且带有情感的,所以,它也是无价的。
通常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工作的繁忙以及生活节奏的快速,常常让我们没有时间享受,没有时间沟通,甚至是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显然过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时机,可以让我们的工作短暂的停歇,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稍显平稳。但是近些年,我们会发现,过年时的“年味儿”似乎已经变淡,已经没有小时候那般红火与热闹,甚至是失去了传统过年的意义。而《舌尖上的新年》它用极其包容的视角,极度丰满的佳肴,极为赞叹的技艺,让我们重新感受着“年味儿”的到来,让心中缺失已久的过年的美好夙愿得以弥补。看完电影,回家过年似乎成为了一种心愿,贴心温暖。
穿越祖国上下,横跨大江南北,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创作团队,他们的创作历程值得我们钦佩,他们从最朴实,最具民间特色的美食开始找寻,不管是老百姓过年家中最传统,最必不可少的新年大餐,还是饭店中烹饪过程复杂,食材讲究的美味佳肴,他们都有涉及。而且在高清镜头表现力之下,将声效与灯光相互结合,把美食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及背后充满了“人情味儿”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边看边流着口水的感动着、欣赏着、眼馋着。
中华美食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几千年的古代,到几百年前的近代的传承,我们自豪我们中国人惯有的传统智慧的结晶,也感叹我们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的超群,更叹为观止我们祖国的地域广大,国泰民安的幸福。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就是将这份美满幸福的人生用我们最难以抵抗的美食的形式为我们展现的。
看过“看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