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观后感 > 党员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3篇

党员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3篇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党员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3篇

  党员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1

  8月21日上午,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全体党员、职工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讲的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历经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时期,我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国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中共中央领导得知后,都亲自奔赴各个受灾区域,进行考察调研、体察民情。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来到了河北邯郸的革命老区,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探寻解决措施。

  看完影片后,电影中的经典镜头和动人情节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影片一开头,伯延公社主任请用餐一场戏触动人心,周来到大食堂门口,他看见餐桌上摆着红烧肉、鸡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得知群众只能吃树叶、喝菜汤,而自己却有如此奢侈的待遇,说了句“毛主席已有好久没有吃肉了”,一只刚要迈进食堂门槛的脚便收了回来。周坚持和大家一样吃树叶喝菜汤,体现了周的廉洁自律,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美德和优良传统,这就说明想为人民做事,想与人民建立鱼水之情,只有廉洁才能获得大家的真心。

  之后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农民家庭,亲切的与村民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各项生产生活情况,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种植庄稼。在插秧时,一个农妇送来一碗清水给周喝,又热又渴的却把大部分水倒回去,自己只喝了一点点。因为事先他已知道,这水是村民跑了十几里山路自己挑回来的。周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了解到村民为了给他吃一顿面把自己寿材都卖了的事,便主动掏钱把寿材又买了回来。周坚持和村民吃一样的饭菜,把自己最后的一点积蓄都用在村民身上。就这些细小的动作,无一不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的那种大爱与奉献。

  周来伯延调查的目的就是想听真话,想知道人民的真正诉求与愿望,所思所虑的是如何纠正错误、改善民生、振奋民气。而公社主任觉得周日理万机,能到这个穷地方来看望乡亲们已属莫大的幸福,他不想给添乱,便要求村民们也不许说出难处。最终,在的自我批评以及不断真诚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家终于勇敢的说出了真心话。周连夜整理这些内容,如实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些情况。周这种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着我。

  电影结束后,我不禁反思,作为共产党员的自己,有没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将周的精神品质作为我们党性修养的镜子,更要学习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党员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2

  这部电影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带病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周恩来在四天的时间里,他夜以继日走村入户,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凡事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影片中周恩来所展现出的质朴形象,让我颇受感动。

  周把爱民、为民、富民作为价值取向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他做的事情都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周的事迹告诉我们,树立民本思想,服务人民群众,不是靠大而空的官话,而是要深入民众中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依靠群众智慧,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这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周恩来扎根于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周恩来作为国家日理万机,但他能够以公仆的身份下到最基层,大雨之夜,周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周深入贫困的农户家,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虚心向群众求教,遇事与群众商量,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各项工作部署中;他深入基层困难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增进了党群感情。

  周恩来同志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的。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困难。充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影片对周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周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用真心、真情、真诚打开了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是我们要深入领会学习的工作方法。

  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务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它需要摆正心态,克服浮躁情绪,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造福百姓、取信于民。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把责任放在心上,担在肩上,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当他知道大食堂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多不便,是上级决策的失误,当即向群众道歉,并向毛主席汇报,立即纠正偏差。做群众工作,只有放下架子,深入群众,虚心听取意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党风问题是是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关键性问题。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周具体生动的言行,形象地展示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周的四个昼夜》展现的是:走群众路线每一步都需要求真务实,走到群众中去,到社会生活的实际中去,倾听群众的心声,虚心向群众学习,帮助群众解决实实的问题。

  党员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对赤胆忠心、高风亮节仁人志士的评语。几十年来,每当我们怀念人民的好周恩来时,总是用这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周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周的伟大不仅仅来自于他对中国共产党、对整个中国的贡献,更来自于他个人的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作为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恩来精神做榜样,为人师表,敬业奉献,无怨无悔。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周曾在他的《一生之计在于勤论》中写道:“人一生求学,唯青年为最大之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乎将来。”周一生酷爱学习,无论是革命战斗的硝烟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只要有空,他都挤出一切时间读书,就连在飞机上、火车上他也手不释卷。周这种对于读书的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以周的勤奋好学为榜样,多读书、读好书,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内在修养,促进道德素质与文化水平全面发展。的渊博学识,归功于他一生中阅览的无数书报著作,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提升了其内在涵养。他一直“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为座右铭。我作为一名教师,这就更需要不断学习,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所以时刻都不能放松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修身律己、慎独自省的精神。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名言,就是周恩来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逐步培养起注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周毕其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克己奉公,以他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既给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丰碑。我们应学习周这种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只有深刻反省了自己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正,只有彻底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做正自己,做好自己。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70年代初,某地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群众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周听完汇报后,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周的敢于担当,体现了一个大国的伟人风范,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大事面前敢于承担的胸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推诿,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

  周身上有我们学不完的优秀品质,但只要我们肯于学习,善于钻研、爱岗敬业,认真对待每件事,我相信中国的教育一定走在世界的前列。

49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