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馆观后感3篇
南京大屠杀馆观后感3篇
南京大屠杀馆观后感1
今天,我们在赤日炎炎下,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排在长长的队伍里面,过了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们进去了,我和叔叔就飞快地跑到里面,看见里面人山人海,不过声音却是安安静静的。
我第一眼看见有一家三口,全部被日本军杀死了;我又看见旁边有一个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有一位老人讲述他们一家十口被日本军杀死的经过,里面一间旧房子里躺着他们一家被日本军杀死在血淋淋的场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妈妈抱着他的小儿子喂奶时死去了。这是我心想:日本人为什么这么残忍?为什么去杀死这些无辜的老百姓?
我有一千个一万个为什么要问。再走进去有个万人坑,里面埋藏着30万遇难者的尸骨,等等。时间不早了,我们大家带着悲伤和愤恨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社会上有用的人才,让祖国更加强大,就再也没有人欺负我们中国了。
南京大屠杀馆观后感2
盛夏的南京炎热异常。走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广场上的我心里却如暴风雪侵蚀般寒冷。
踏入灰色高墙圈着的纪念馆,映入眼里的大广场上,是用碎小的石块建成的广场地面,人走在上面沙沙作响,1937年的冬天,逃难的人们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的声响是否也是这种沙沙的声音呢?入眼四望,鲜有绿色,枯木枯石黑墙组成了主体。纪念馆正面石壁上的馆名为邓小平亲笔题写,“1937.12.13-1938.1”一行黑色大字,这是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一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0”,单单只看一个,这确实没什么,但是如果是一个三的后加上五个零时,而且是死难者的数目时,那种感觉是何等的触目惊心啊!一场巨大的历史灾难过后,倒下去的总是无数的亡灵。因其无数,再加上年深久远,往往就只剩下一个数字。南京大屠杀过去70年了,没准在很多人那里,这个大屠杀就剩下一个数字,一个据说30万的数字……
石壁右侧,是用三跟柱子,五个圆形组成的和平钟,它在默默的警示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广场右侧是“冤魂的呐喊”主题雕塑,以当时没有被掩埋进去的尸体为主题,扭曲的人头,狰狞的面容,张开口却发不出生命的呼喊,无奈且无助的样子,后面是敞开的城门和城墙上的弹洞。青筋暴出,五指用力抓爬的手掌,能够从掩埋的深坑中爬出来吗?站在广场,心里竟然不知道该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一切的想法都过于简单,一切的语言都难以表达心里的感触!头上是惨白的太阳,尽自己最大的力度在炙烤大地,真羡慕它,可以发威来表述心里的愤懑,哀痛!
进入呈平顶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陈列厅内,一阵冷气扑面而来,可是,我难以找到舒适,却有一种阴冷、哀思的感觉随之而来,这里墙面也是以灰色为主题,没有生气的材料,营造了一种没有生气的氛围。整个身体被肃杀、哀怨、悲痛、愤怒等种种不明情绪所笼罩,心情也极其压抑。
沿着灰色石头砌成的阶梯拾极而下,进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镶嵌在江水中的汉白玉花环,花环前面是象征生命的“长明火”,每隔12秒,就会响起悠远的钟声,然后花环里出现一个遇难者的照片,花环的边上一万多张小照片时隐时现,像江水中不断浮现着落水的人,一闪一闪的。这些曾经的生命就是在这次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消逝的……序厅的两面墙体上雕刻着1万个遇难者名录,序厅顶部则以残破的城墙为背景,上面刻着中、英、日三国文字的“遇难者300000”,地面上则是星星点点的灯和长明火……凝重、肃穆,这是遇难者不屈生命的象征吗?馆内光线极暗,但依然可以看出和我们的名字一样的生命代号。屠杀,从来都是具体的,它是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现在这些生命以各自的名字出现在我们面前!这里人头攒动,却声息皆无。连不到六岁的女儿也是紧紧拉着我的胳膊,跟随人群缓缓移动……
在这座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史料超过一万件,主要陈列有:当年日军屠杀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报道和出版的专著、图书、报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多位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和实物;当年屠杀南京军民的日军军官和士兵的日记、供词;崇善堂、红卐字会、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掩埋尸体的照片、统计表、臂章证词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谷寿夫审判的照片、判决书等。电影放映厅里正向观众放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张张照片展示出曾经的血腥历史,件件实物告诉我们无法掩盖的滔天罪恶,串串文字好象都化作滴滴血泪在向世人控诉自己的冤屈……桩桩件件,黑色、白色,白色,黑色,血腥色……那段不堪回首的中国的国难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展馆的尾厅部分,有一间不规则的半开闭屋子,屋子下边是清冽的水,而屋顶上每隔十二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滴下,同时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光会亮起后再熄灭。这是因为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平均每十二秒就会有一个中国同胞被杀害……12秒,何其短暂,滴答,滴答,水滴落下,生命被迫结束……
展馆外,二百二十二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脚印刻在铜板上永远地留在纪念馆内。其中脚印大多都有伤残,有的只有四个脚趾,有的只有三只,还有一位有一只脚。
其中,最为叫人触目惊心的是原址原貌展出的葬我同胞的“万人坑”。堆堆白骨,垒积成山。从骨型上可以看出来,这其中有只有几岁的儿童,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青年,有老年,有姑娘,有妇女,有老妪,有学生,有劳工,还有放下武器的民兵、军人,无数的百姓……其中一具颅骨上面,还保留着清晰的弹孔。种种姿势,俯,仰,侧,爬,曲,直……头颅和身体分开的,四肢不全的,几具甚至十几具摞在一起难以分清彼此的……它们似乎都在无声中向我们控诉着,呻吟着,呐喊着……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这段不应该过去的过去。而这,只不过是当年30万遇难者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一种难以形容的痛,在一点一点吞噬着我的心。思绪也不知怎的穿越了时空,我似乎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无辜百姓惨死在敌人无情的炮火中,看到了积贫积弱中国在任人宰割、欺凌……女儿拉着我的手,“妈妈,快走吧,我好害怕,晚上会做噩梦的!”孩子啊,你可知道,不仅仅是你,这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真实的噩梦啊!七十年前,多少生灵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之下成为冤魂……多少土地在侵华日军的炮火下变成焦土……
和“万人坑”紧连的是碑林,祭场,冥思厅。冥思厅室内水池铺贴黑色花岗岩石材,贮满清水,池内的烛灯与镜面黑色花岗岩交相映辉;十二米高的照壁上则安装了“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八句话,闪烁有光,直入人心。站在照壁前,我把这八句话念了一遍又一遍…
步出冥思厅玻璃幕墙后,便是和平公园。道路两侧清水涟涟,在微风里波光闪烁。南侧青山松柏、北侧胜利之墙浮雕,向远处望去,则是耸立的和平雕塑及水中的倒影,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这是现实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战争的硝烟虽已熄灭了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战争给人留下的痛却是骨铭心的。七十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这座古城里所犯下的滔天罪恶,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被历史所忘去;更不会因少数人的否认而被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所遗忘。相反,它会是一块明镜,时时刻刻发出耀眼的光茫,永永远远警醒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醒目地显示在展厅展板上,道出所有爱好和平人们的心声。同时刻在我心里的还有当年曾无私救助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的名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黑色的记忆也将深深刻在我的内心,刻在幼小的女儿心中,刻在所有游览过此地的人们心中……
南京大屠杀馆观后感3
2012年10月10日总队党务培训学习小组踏上了飞往上海的飞机。这一次华东之行,我们将沿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史脚印去追寻那过去的年轮。
此行最让我让记忆深刻的就是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0月25日是我们红色之旅的最后一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是其中最后一站。那天天空格格外的蓝,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随着参观的人们早早的排着长队缓缓进入馆内。刚一踏进馆内,瞬间觉得空气冰冻下来,心情沉闷而压抑,时间飞速回转到了1937年12月那个血肉横飞,漫天阴霾,空气中夹杂着血腥味的黑暗年代。
尽管这片土地在此前的半个多世纪里,对南京大屠杀曾经患有“集体失忆症”,但这里却保存着最多、最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虽然今生有幸未生在那个年代,看着这一张张真实的图片,读着一页页泛黄的词句,就仿佛置身于其中,身体有阵阵的抽搐和寒冷感。
馆内真实的记录了一个个血惺的场面。只见侵略者们面带着狰狞的笑容,手持尖刀肆意挥舞着刺向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甚至连3岁儿童也不放过。尸体堆成了山,鲜血流成了河,这群畜生毫无羞耻的践踏着中国土地。在当时国民党队伍中,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抗日英雄。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奋起还击,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只可惜,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终因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南京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那场七十年前的人间悲剧,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屈辱最血腥的一幕,也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沉重最黑暗的一页。
望着那一张张遇难同胞的照片,顺着那“万人坑”的脚印,我们怀着无心沉痛的心情走出馆来。室外阳光依然明媚,但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了我30万同胞的历史悲剧永不会消失,不会被遗忘。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南京人的悲剧、中国人的悲剧,更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悲剧。今天,我们不仅要记住我们生活的城市曾经遭遇的惊天暴行,真实的揭露七十年前那场人间悲剧的真相,更要用科学武装我们的国家,只有强国、才有强民,才有稳定幸福的生活。
我们真心祈祷同胞们请你们安息,请你们放心,我们深知肩上的重任,后来者决不会忘记历史,我们将努力拼搏,为中国的强大和繁荣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