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的科学理念
浅谈声乐教学的科学理念
在我国高师音乐领域,音乐教育教学方面得到了蓬勃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不断改革、探索,现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与世界前沿音乐教育同步发展的中国式高师音乐体系。目前,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教学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使高师声乐教学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具有独创性思维能力,并能将技能与实践完美结合等新问题、新要求的挑战。下面学习啦小编将整合一些关于声乐教学的科学理念。
李海霖老师在声乐教学中
一、当代高师声乐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优秀的声乐师资队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不断提高声乐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新理念。
1.树立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不明确正确的科学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尽可能多地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进而掌握科学的发声法,树立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
2.具有判断声音好坏的耳朵。声乐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进行教学,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做出调整。声乐教师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可能把学生引导到错的唱法上去。
3.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每位学习声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发现歌唱问题,采用灵活多样有效的训练方法逐步解决。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教学的方法的灵活多样,就像一名好的医生要掌握许多疾病的对症处方一样,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好声乐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难题。
4.具有良好的舞台演唱能力和钢琴伴奏能力。声乐教师要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钢琴伴奏能力。常言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也就是说,具备了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教学更具魅力,令人信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表演,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如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等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师之楷模。
有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必不可少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5.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声乐教师也应具备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美学和音乐理论等全面的文化修养。修养全面、知识结构完备,才能在教学中从各种文化视角,分析解决学生声乐学习中的问题。
二、声乐教学中的教育科学规律
声乐教学要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声乐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教育对象和教学方法可谓“千人千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声乐实际水平“因材施教”。除了因材施教,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还提出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等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根本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性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充分了解。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才能制订出行之有效、系统的教学方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三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
声乐专业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自我评价较高,努力追求个性,渴望获得成功,非常关注对个人的评价,特别是专业老师的评价。在专业水准层次不一的教育对象实施教育时,教师就要充分了解被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掌握其长处和不足,根据其个人特点,制定好个人训练的中长期目标和规划。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平等地对待学生,多些激励和表扬,少些批评,以灵活针对性代替统一性,不断寻求解决声乐教学问题的新切入点。“以人为本”是教育应遵循的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更要尊重声乐专业学习的规律特点,自由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的内容、方式、手段,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2.加强艺术实践活动
声乐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会,让他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施展提高,锻炼自己,发现不足,奋发学习,增长才干,全面提高他们的歌唱表演技能和自身整体素质。
3.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
声乐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为以后的进步和发展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作为辅导老师更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教学效果,一定要注重基础训练,唱一些有针对性的练声曲和小型声乐作品。因为这些小型作品乐句规整,呼吸方法是以慢吸慢呼为主,很容易打开喉咙、稳住喉头位置,气、声、字三者较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一些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拔苗助长,反误其事。所以,声乐教学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具体的基础训练过程首先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然后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随后再进行歌唱气息训练;最后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仅“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通过认真分析研究作品,使学生能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声乐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1.教学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性的教学、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自我成长。
著名教育家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要失败的。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我们不能叫他上台去受罪。”沈湘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绝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让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要实施声乐新的教学理念,还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声乐教学的好路子、新理念。
2.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声乐教学是一门特殊学科,以其特殊的师生关系,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共同来完成的。美国高等教育协会1987年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美国高校50年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该报告认为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的接触是影响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关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学生很好地了解一些教师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追求,鼓励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进行思考。我们对当代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界定为两点:一是教师与学生要成为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因为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二是服务关系。教师工作目的是为学生服务,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