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0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向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学习,让青春绽放光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心得体会(一)
投身战“疫”一线 筑牢城市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华理学生组织主动动员返乡大学生开展“社区/村委大报到”,积极参与城市疫情防控工作。
他们在城乡社区,承担起体温测量、人员排查、口罩登记购买、隔离安置、防疫宣传、楼道消毒等工作,在抗疫第一线筑起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华东理工大学生工学院的学生蒋悦,在疫情暴发第一时间成为上海市青浦区的战“疫”志愿者,每天志愿服务7小时,做好抵青人口登记,预约领取口罩信息等工作。
“这场战疫中,没有旁观者。”社会学院的藏族学生党员曲宗,当西藏启动二级响应时,她主动向村长报名,成为一名战“疫”志愿者,她的家乡拉萨市林周县是一个小村庄,好多村民都不懂汉语,为了让更多身边的西藏同胞了解疫情的相关知识,她从各种渠道搜集翻译成藏语的防疫知识发给村民们。除此之外,她还主动报名了当地的医院志愿者,每天为观察期的外来人员测量体温。
他们在高速路口、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和重要道口,作为整个城市大门的“安全员”,参与车辆疏导、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秩序维护、外语翻译等工作中。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施健,在疫情暴发初期主动报名成为上海市崇明区防疫青年突击队的一员,经过线上个人防护培训后,她成为了G40高速公路省界道口的志愿者,她的一天从凌晨四点十八分的闹铃开始,敲开一辆辆入沪车辆的车窗,为每位进沪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排查车辆的出发地以及是否途径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以方便为全市的整体防疫工作做好准备。
资环学院学生黄钦威,除了参与到高速路口的志愿者守好城市大门外,还担任了江苏省启东市疫情防控临时团委书记,负责全市近200名返乡大学生团员志愿工作,目前已在社区、高速路口以及线上家教等活动中参加防疫工作累计志愿时长超过200小时。
保障战“疫”后方, 打造“花梨梦”计划
除了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华东理工大学学生会也通过网络,积极开展防疫辟谣、科普宣传、课程辅导和心理疏导线上辅导等方式,以智战“疫”打造云端课堂,将身影印刻在战“疫”的后方,为抗击疫情一线人员、复工复产家庭等解决后顾之忧。
华理学生会发起“花梨梦”手拉手义务家教专项服务计划,组织551名志愿者与486个家庭、5个中小学进行对接,累计受益中小学生逾千名,线上家教时长超过3000小时。华理学生会根据学龄儿童的辅导需求,并依托专业优势,推出了以数学、英语为核心辅导科目的课程体系,并全面覆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科目,同时推出计算机编程、声乐歌唱、艺术绘画、体育运动等在内的兴趣科目自选包,让所有中小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所有上岗志愿者都经过了多轮筛选和岗前培训,他们专业知识扎实、责任心强、83%的同学具有家教服务经验,同时针对报名家庭孩子的性别、性格、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详细分类,与志愿者信息精准匹配,打造特色化、个性化教学服务形式。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李承霖结合支教经验,通过“小花梨”B站直播间为全体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让志愿者们对不同年龄学生的个性特征有了更生动的认识,直播网课共吸引了2.7万人在线收看和直播互动。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崔然通过“花梨梦”计划与云南寻甸山里的孩子“再度结缘”。四年级的王梓瑜学习认真刻苦,口语一直都是她学习中的短板。崔然通过单词和课文的朗读逐词逐句纠正发音,鼓励孩子勇敢说,通过一次次的练习,王梓瑜在口语课上的自信越来越强,笑容也多了起来。
来自艺术学院的张轶然作为一名兴趣科目志愿者,在此次网课中作为声乐小老师辅导来自云南回族的二年级小学生桂玉珊。小桂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爸爸一起唱歌,桂玉珊的爸爸是一名基层防疫志愿者,这次报名“花梨梦”,希望能有一位专业的同学和女儿一起唱歌,弥补他心里的遗憾。
信息学院的朱唯一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教孩子学习简单的编程。朱唯一从孩子喜欢的小游戏入手,解释其中所蕴藏的编程逻辑,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步需要用怎样的指令来达成,寓教于乐启迪孩子的智慧。
“花梨梦”工作组的同学在进行服务家庭配对中,发现了一位IP地址显示在美国的家长,一位名叫凯特的家长为一年级的儿子乔治报了名。凯特是一名华人,受到新冠疫情在美国持续暴发蔓延的影响,孩子面临着无人看管的窘境。在华人朋友圈偶然看到了“花梨梦”的服务信息,为自己的儿子报了数学和绘画。
除此外,华理各级学生组织积极联动,商学院学生会发起“大疫无阻——反哺尽爱心,山区绽芳华”爱心支教志愿服务计划;法学院学生会将原本每周五对上海天阶小学的支教课程改为每周五的线上教学,即使不能返校,志愿服务也一样“停课不停学”。
填补战“疫”缺口 专业助力阻击战
疫情暴发初期,防疫工作产生了众多专业人士的缺口,华理学生会号召学生骨干利用专业特长及科研能力,填补战“疫”缺口,将身影留在了疫情防控的多个专业领域。
外语学院学生会发起“战‘疫’‘语’共”计划,组织学院学生发挥专业力量,将疫情相关的热点词汇翻译成英语、日语、俄语、多国语言,助力世界战“疫”行动。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挑灯夜战,奋力前行罢了!”来自材料学院的邵从容参与到雷神山医院建设物资调配的志愿服务中,由于人手不足,每个人的工作量都被放大,从2月1日晚上11点起,邵从容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急速72小时”的行动,原本一个月左右完成的任务三天就需要完成,艰难与辛苦可想而知。国控创服为了感谢邵从容的努力与奉献,向学校发来了感谢信。
截止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共有720名学生参与社区(村)一线防疫志愿服务,551名学生开展免费线上辅导,相关志愿者事迹得到新华社、央广网、中新网、共青团中央官微、澎湃新闻、文汇报等关注报道。
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心得体会(二)
面对新冠疫情,成都理工大学校团委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团组织的要求,以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凝聚广大青年学生阻击疫情的强大力量,筑牢支部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后,校团委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而有效地传递给广大团员青年,实现了思想引领团支部、社团全覆盖,让党旗和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
据悉,校团委党支部成立了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小组,发布了6期《联防联控简报》,在抓好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全校团组织和广大团员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提高战“疫”认识,强化学生思想引领。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全体成员通过视频会议研讨了《成都理工大学共青团2020年工作要点》,组织“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制定《成都理工大学社团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常规工作两手抓、两提升。
据悉,该校还将疫情变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在校团委微信平台“成理青年”第一时间开设了“青年抗疫说”等栏目,策划了《团委书记讲团课》《热议思政大课 坚定抗“疫”信心》等36篇反映学校青年“疫情中的青春思考和时代担当”的推文。
在团中央的号召下,校团委党支部于2月14日面向全校团员青年发出了积极投身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的倡议书,号召成理学子主动到社区报到。目前,全校共有4076名团员甘当志愿者。
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心得体会(三)
“热血沸腾地报了名,初上岗时还真有些胆怯。”20天的志愿服务生活结束后,90后李龙文始终记得,“文司令”张娟文在最艰难时送来的饼干的味道。
咸安区属于湖北“南大门”咸宁市的城区,武汉返乡人员众多,防疫任务艰巨。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在社区卡点、驻点村、医学观察点、医疗队入住的酒店,穿着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随处可见,背后都离不开这位32岁的“文司令”。
1月23日,团咸安区委书记张娟文刚刚参加完一场返乡青年的参观交流会,就接到了抗疫的通知。
张娟文随即在乡镇团委群内“喊话”就近招募志愿者,很快组织起一支上百人的队伍,分成宣传组、物资捐赠组和服务医疗队,到辖区内的6个商场、20多个农贸市场传播防疫宣传知识,组织分发两万余枚口罩。
“自己正确佩戴口罩作出表率,然后向没戴口罩的群众发放免费口罩并普及防疫措施,不能漏过任何一个人。”每到一个宣传点,张娟文都会反复叮嘱志愿者。短短一个下午,在咸安区城区的10余个农贸市场和商场就几乎没有了不戴口罩的人。
在社区和乡镇连轴转了8天,张娟文每天早上8点出门,协调志愿服务,排查定点村社区疫情,再巡查办事处志愿者点位值守情况,仅在除夕当天回家吃了一顿饭。
1月29日,第一批云南援咸医疗队到达酒店。时钟开始不断拨快,精力顾不过来,她便把5岁的儿子送到爷爷奶奶家。
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她很快组建起一支15人的小分队,当天安排妥当志愿者的出行就餐、保险领取、岗位培训等事项。第二天,志愿者便开始搬运水果、中药、饮品等,并向酒店提供统一订餐送餐。
相比云南的干热气候,咸安显得潮湿阴冷。医疗队不适应热空调,志愿者买来热水袋和护手霜。衣服晾不干,张娟文和她的团队到处筹集衣架。
每逢特殊节日,酒店便布满鲜花,餐桌上多了各种面食,理发师也来了……
如同上足了发条,张娟文和她的团队服务“一刻也停不下来”。
2月7日,在接到社区联防联控任务后的两个小时里,张娟文将紧急招募的45名志愿者分布到15个社区,负责社区消毒、管控人员流动。
得知温泉办事处社区和桃林村需要值守后,不到两个小时,又有100余人报名参加。最终,选出的59人在12个村社区设置起卡点。
志愿者工作步入正轨后,张娟文渐渐发觉“竟然还有时间坐一会儿办公室”,便又主动请缨成为酒店医学隔离点的负责人。
2月17日,简单收拾几件换洗衣服,她带着一位团委干部和两名志愿者住进了酒店医学隔离点。
一开始,有人抵触隔离工作,不愿入住条件较差的酒店。张娟文让志愿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连续10天,查测体温、反馈检查结果、采购分配日用品、派餐送餐、清洁卫生一一落实到位,“有情绪的慢慢也消融了”。
前线物资紧缺,张娟文又迅速联系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程科,组织起一支应急突击队,筹集到捐款和物资合计6万余元,消毒酒精8000余斤,口罩1万余只,手套2万双,防护服1000套,测温仪36只,发到了全区120余个村社区。
“工作暂告一段落,大家既欣慰又失落,欣慰的是疫情防控越来越向好,失落的是我们即将分开。”程科发现,志愿者和居民们处出了感情,志愿者之间成了“铁哥们儿”。
“若有战,召必回!”看到群里几十条刷屏的誓言,张娟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青年突击队总是指哪儿打哪儿。”张娟文对志愿者应急救援中的优异表现并不意外。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培养了几十名核心骨干,各种公益活动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有一次,一位酒店工作人员未经分配擅自拿了大厅里的水果。25岁的酒店志愿者当即指责,双方言语冲撞了几句。张娟文当即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解开彼此的误会,并对志愿者们做了心理疏导。
“工作得到认可,这些都离不开大家的奉献,但是人际交往多些沟通和互助,信任和温暖才能长存。”张娟文私下里劝慰说。
“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张娟文将这句话当作工作信条。志愿者张兵则说,值守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干劲十足,背后的秘密就是——“‘领头羊’每天都会关心大家的保障和困难,自己也带头干”。
目前,全区志愿者扩增到了500余名,无一感染。这个年轻的女团干笑言,“失眠症自动消失了”。
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心得体会(四)
刚完成两年装修就遇上新冠疫情的高端商场,派出90后总经理直播露天市集;南京路上的百年老店“朵云轩”拉出最年轻的拍卖师敲下春季字画拍卖的“线上第一锤”;旅游平台携程网邀请擅长吃喝玩乐的旅游达人,在线给公众直播旅游目的地、预售旅游产品。
日前,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制造、金融、文娱、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优化在线金融服务、拓展生鲜电商零售业、加速发展“无接触”配送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上海的青年群体消费者、创业者扮演了重要角色。“疫情短期内会对一些行业如民航、旅游、酒店和餐饮等产生冲击,但我认为,它对经济的影响最多持续几个季度,不会改变经济长期走势。”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说。
按下经济“重启键”要更多依靠企业家而非政府
复旦大学博士、90后创业者王道雨,早在2月10日上海宣布春节假期结束的当口,就带着第一拨儿员工开工了。他生产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卓道智能康复机器人售价只有进口货的十分之一不到,在门诊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它的门诊接待量是进口产品的3倍。
一个上午,这台国产康复机器人要为9位病人做康复治疗,而选择进口机器人的病人只有3位。与进口产品繁琐的设置操作相比,国产机器人只需患者坐在设备前,治疗师选择治疗方案,就可以快速上机训练,设备通过算法自动适配患者情况,不断修正治疗方案。一名职业康复治疗师为病人进行一对一治疗每次需要半小时左右,一天最多接待10至12名患者,而如果由机器人协助,受益患者的数量可以翻番。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8亿,其中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约4000万。
疫情之下,这家2015年才成立的康复机器人公司业务量并未发生多大改变。“需求摆在那里,只要产品好、售后服务好,不怕没钱挣。”王道雨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孔爱国在此前开设的“瞰见”云课堂上,重点分析了疫情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他特别提到,当前的中国处于“过剩时代”,与过去的“短缺时代”相比,现在这个时代为经济按下“重启键”要更多依靠企业家而非政府。
“过去,我们经历了缺粮食、缺家电、缺房子、缺车子的短缺时代,现在我问你缺什么,你肯定会回答我,缺钱。”孔爱国说,当前形势下很难找到一个较好的工具来刺激经济成长,“在过剩时代,我们要研究你明天或者未来需要什么,才能够刺激经济。所以现在经济的复苏应该是由企业家来决定的,应该去刺激企业家的成长,让企业家去填补技术和未来市场空白”。
在线经济行动方案如何促进企业发展
记者注意到,不仅卓道这样的创业企业,即便像欧莱雅这样的老牌跨国公司也在疫情中寻找“刺激方案”。
“我们在向美妆科技转型,利用科技让美变得更加个性化。”欧莱雅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博瑞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子线上授课时透露,这家卖化妆品的公司首次收购了一家名叫ModiFace的科技公司,“我们获得的不是一款产品,而是一种体验”。
这种体验,如今已在微信小程序上线,成为我国首个动态虚拟试妆应用。之所以优先落地中国,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原住民群体和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
记者注意到,上海其实在在线经济领域布局已久,疫情期间,云买菜、云逛街、云贷款成为上海人的日常。
上海时尚地标、新天地的ZOO COFFEE老板朱诚在疫情期间通过支付宝在网商银行贷款20万元,解决了房租和工资的燃眉之急。“手机点一点,不到3分钟就到账了,全程零接触、不出门。”朱诚使用的正是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的无接触贷款产品——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全程零人工干预。
大力优化在线金融服务,推动线上申贷续贷还贷等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基于新技术开展金融服务创新是《方案》重点之一。蚂蚁金服的调研数据显示,上海小店经营上最“卡脖子”的困难是房租和人工,96%的小微经营者资金缺口在100万元以下。
站上在线经济的风口,上海的一些企业已然尝到甜头。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成为疫情之下的“需求爆发点”,阿里健康今年在线义诊访问用户超过280万;哔哩哔哩预计一季度营收增长118%;喜马拉雅一季度增长32%;叮咚买菜仅春节7天就完成400万单业务量;华为远程办公近两个月业务增长80%,为上海4万家企业、30万人提供服务。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介绍,上海行动方案未来会重点关注3个领域——一是“无中生有”,因疫情倒逼而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包括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二是“有中启转”,将线下成熟的业态模式转移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包括在线展览展示、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三是“转中做大”,已有模式在疫情期间得到发展壮大,包括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生鲜电商零售等。
“宅经济”下诞生“直播第一城”
疫情期间,上海在直播间里跑出了“在线新经济”的加速度。淘宝数据显示,在国内一线城市中,上海在淘宝直播平台上无论是用户观看数量还是各类品牌的参与规模,均为全国第一,上海现在被直播界称为“品牌直播第一城”。 疫情期间,各大国际品牌率先在上海探索试验“在线新经济”,今年上海已新增“数字化首店”71家。
上海的“国民品牌”恒源祥在疫情发生后开启直播业务,今年3月业绩不降反升,同比增速达105%;清明节前后,“网红青团鼻祖”杏花楼联手带货女王薇娅,通过直播10秒卖出13万盒青团。
“中古”是这两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有分析认为,中国正在复制日本1990年代的二手奢侈品繁荣发展之路,市场规模每年或达千亿元。“Aloooooha_GIGI”是中古行业的资深玩家,也是小红书资深博主,她经营的“Aloooooha Vintage”是上海一家已有10年历史的中古店。
疫情中的停业给这家小店带来了冲击。这名博主到小红书上阵开播,讲述中古行业的故事和趣闻,向网友细致讲解中古知识、商品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寓意,培养用户对中古的认知。她3月7日、8日在小红书做了两场知识分享和穿搭展示的直播后,带动线下店铺销售超过60万元。
线上消费、线下取货,成为上海人的首选消费模式。
来自达达集团的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13日疫情期间,上海地区线上平台总体销售额同比增长480%,其中粮油副食增长770%、肉品增长1050%、蔬菜增长770%。上海有近10万家零售门店,包括超市、便利店、菜市场、药店、水果店、花店、家居时尚门店、蛋糕烘焙门店等入驻该平台。
而拼多多副总裁陈秋拿出的数据更加振奋人心。他介绍,该平台及其入驻企业在3月实现了业绩“强劲增长”。自3月15日以来,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已经稳定在5000万件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60%。整个3月,拼多多平台的实物快递包裹总数超过了15亿件。
据介绍,3月全国共产生57亿个物流包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总部位于上海的拼多多和同样总部位于上海的通达系快递企业创造完成的。
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心得体会(五)
度过了艰难的寒冬,春天终于如约而至。
在浙江宁波,银行大厅又响起了接二连三的提示音,返城的工人们也有序回到了工作岗位,生产车间再次被机器的轰鸣声填满……
复苏的城市中,满是青春的影子。从“战疫青春合伙人计划”到“千校万岗”就业帮扶行动,从活跃在微信群的法律助手到埋头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宁波团市委的组织动员下,团员青年的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正全力以“复”,以青春担当,助力复工复产。
精准对接 他们为经济发展护航
直面疫情保生产的经历,让很多青年对青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所在的中行鄞州分行在春节期间,营业部对私柜台依然正常运营。”中国银行宁波市鄞州分行团委书记任可介绍,“春节过后,在保障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各岗位员工陆续提前到岗,2月17日全行全面复工。”
疫情期间,中行鄞州分行青年员工提前到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任可供图
疫情暴发后,宁波当地一家专门生产无纺布用品的企业因面临资金压力,无法保障防疫物资生产。得知这一情况,分行紧急赶赴该企业了解情况,最大程度简化流程,帮助企业在一周时间内完成贷款申请和放款流程。
在“及时雨”的助推下,企业加快恢复了所有生产线,转型生产防疫物资,为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材料。
自疫情暴发到三月末,鄞州分行对接排摸重点疫情防控企业23家,对其中13家企业投放疫情防控贷款,同时服务普惠客户270人,累计放款约2.6亿元。
“我们用专业,服务好每个企业和个人客户,护航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看到经济社会逐步复苏向好发展,我相信所有的青年都和我一样,与有荣焉”,任可说。
疫情暴发后,作为宁波下辖的县级市,余姚市税务局团委响应宁波市税务局团委号召,动员了80余名税务青年干部,成立战疫青税合伙人余姚分队,余姚市税务局团委书记王炎军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期间,他们采取“非接触式”办税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税务问题。随着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余姚分队下沉企业,成为税务驻企专员,及时为企业提供税务帮扶。
受疫情和跨省物流运力受限等影响,一家主营塑料折叠桌、折叠椅等家具的外贸出口企业出现了主要原材料焊管供货短缺的情况,这将直接影响该企业订单的按时交付。
王炎军与他的同事们依托税务大数据库,检索与“焊管”相关的发票信息,精选了数家相关企业提供给该企业参考。最终企业顺利找到了新供应商。
困难得到解决后,家具企业的负责人蒋晶磊特地给余姚市税务局送来“大数据精准助力 三服务排忧解难”的锦旗。供应商负责人单张渭表示,疫情期间订单锐减,产品积压较多,他们也在寻找新的销路,“很意外,税收大数据把我们精准匹配上了”。
“目前该家具企业已经接到了海外新订单,运转恢复正常,企业发展信心很足。”王炎军说。
雪中送炭 他们让企业有工人,工人有工作
徐展是宁波国家高新区机关团委副书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支部书记。受疫情影响,外地务工人员如何返甬(宁波简称)、返甬人员如何返岗成为他和同事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们和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镇海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合作,陆续开通了安徽、河南、江西、四川等地的返程专列活动。”徐展表示,针对当地中小微企业较多、外省务工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高新区采取了企业包车的形式,直接前往相关城市接人。
当地一家企业在河南省上蔡县包车接人时,因当地防疫要求村庄封路,健康职工出行受阻。企业急忙向高新区人社部门寻求帮助。
“我们立刻和宁波市人社局沟通,并与河南人社部门取得了联系,开具了协助企业复工的工作函,并积极协调当地解决相关问题。”最终,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职工顺利返甬,投入工作。
事后这家企业专门送来感谢信,感谢高新区人社部门“雪中送炭”。
宁波国家高新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在宁波南站接务工人员返甬。徐展供图
为缓解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高新区人社部门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沟通的桥梁,仅3月中旬就连续举办了3场综合性招聘会,参会企业500余家,岗位需求2000余人,参与应聘近千人,达成意向400余人。目前,全区企业返岗率已近97%。
复工两个多月以来,为帮助当地企业的员工们返岗复工,徐展常常周末无休,甚至凌晨接站,他从不抱怨,也从未后悔。“家国安危事必是青年肩上责,我只是战疫一线的普通人,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相信,在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努力下,生产生活很快将回归正轨。”
有法可依 他们是企业和员工的“法律管家”
“疫情期间,公司未能按期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怎么办?”
“受疫情影响,公司经营困难。延迟复工期间,公司可否按合同约定的金额支付工资,或可否按约定的80%支付工资?”
……
以上问题,是青年律师马列在过去两个多月里经常遇到的。
为给复工复产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宁波市鄞州区司法局、宁波市律师协会鄞州分会响应团市委相关号召,成立了由10名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的青年律师组成的“太阳伞抗疫法律服务律师志愿者团队”,马列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通过组建“微信群”等方式,为鄞州区青年创业者、小微企业等提供“线上”法律服务。
马列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我们在成立之初承诺24小时不间断在线服务,企业法律咨询与律师的首次解答间隔不超过10分钟。”马列说,“要求我们的所有解答均有法律及政策出处;还要法律与说理并重,解其然解其所以然。”
志愿团队现有4个法律服务微信群,自2月8日正式组建运行至今,已为宁波市鄞州区225家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法律服务,服务次数已达到上万次。
“虽然我们未曾挺身前线,但我们也在后方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发展贡献出了律师志愿者团队的力量。”马列表示,“疫情面前,没有独善其身的个体,唯有兼济天下的命运共同体。”
突破创新 他们用科技助力企业复苏
上周,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三年级研究生王正雯刚把自己的研究生论文提交上去。她研究的课题是禽肉产品加工技术的优化。
受疫情影响,不少生产禽肉制品的企业停工停产,农民养殖的活禽滞销,日子都不好过。宁波大学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突破创新,攻克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宁波大学潘道东教授团队陈坤鹏正在测定鸭肉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王正雯供图
王正雯和同学们在导师潘道东教授的带领下,在团队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提高产品加工附加值上为禽肉加工企业出点子,开发出了鸭肉乳化肠、鸭肉茶肠、鹅肉培根等水禽系列加工产品,解决了传统白条肉制品“产品垄断”的弊端,大大增加了禽肉加工企业产品种类。
以往粗加工的鸭肉增值少,一只白条鸭只能卖30元左右。王正雯所在团队的深入研究,不仅提高了水禽肉的利用率,产品增值也多了。“现在一份产品可以卖到5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产品效益。”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带来的改变,王正雯很高兴。
据了解,新产品带来了销量的增长,降低了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截至目前,企业销售额已恢复至同期的80%以上。
企业负责人也向王正雯所在的团队表达了感谢。“新产品有利于我们开拓市场,扩大对农户活禽的收购,农民和我们企业因为科技实现了利益上的双赢。”
王正雯认为,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是义不容辞的。“我的专业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被运用,像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我觉得非常自豪。”
相关文章:
1.2020关于青春共筑防疫长城感想作文800字精选【5篇】
4.最新2020关于青春共筑防疫长城心得作文800字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