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雀》课后反思小结
《山雀》课后反思小结
《山雀》这篇精读课文写了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学习啦小编收集了《山雀》课后反思小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雀》课后反思小结篇1
故事以“我”的观察为线索,通过山雀的动作、叫声来想想它们的语言,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书后思考:你喜欢文中的两只山雀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两只山雀说的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是根据什么猜想到这两只山雀的对话内容的。本课有些词语、句子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我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和指导。如“”警告一词,让学生先读读上文,读完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再启发学生想想:“我”此时已走到一旁,不再折磨拘谨中的小山雀,并且“站在那儿等了很久”,洞里的山雀这时候会怎样想?结果怎样?而树枝上的那只山雀见“我”站在那儿没有走又会怎么想?让学生仔细琢磨,理解“警告”一词的意思,体会出自由的山雀那种担心和焦虑的心情,从而更深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山雀》课后反思小结篇2
一、识字教学要围绕汉字的“音、形、义”,开展教学,重点突出字形。
三年级识字教学仍然是重点,但一堂课下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先让学生听录音,边听边画出生词,强调借助拼音学读准字音,接着通过联系语言环境,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通顺,并让学生进行评价,接着再单独读生词、指名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难读字强调读等的形式,学生读兴趣较浓,大部分能发准音,但也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接着指导写,让学生进行观察,再说说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想出识记的办法,只有个别学生敢于尝试,有一个用字谜的方法记“猜”,让人眼前一亮“狗儿吃青菜”,学生的反映冷淡,我只好用多媒体进行书写展示,并让学生进行书空,但认真写的人较少。还没来得及让学生自己进行写字训练,下课铃响。通过写字本的反馈,学生的识字效果不太好,很多字写错了,如“绕”多一点,“雀”少一画,字体也较马虎。
二、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散。稍不留意,有的同学在台下窃窃私语,有的在玩文具,有的不时还打小报告。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不断地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习惯。
三、减少教学环节,减少预设目标。
阅读教学费较低效,教学设计要避免过于烦琐,着重围绕听、说、读、写下功夫。本节课设想通过读课文——画句子——说体会——仿写的形式进行。可学生还是没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写的习惯,只完成了找山雀外形的句子,欣赏了两句描写山雀可爱之处的句子,匆匆画了些对话,匆匆进行了一次角色朗读,时间要到了。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尽量减少教学环节,不要求达到过多的教学目标,一课一得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追求面面俱到,全面的教学法目标,只能是一无所获。
《山雀》课后反思小结篇3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教语文虽然辛苦,但苦中有乐。在课堂上,能借助文本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聆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一起收获成功的快乐,那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可在教学《山雀》这一课后,学生的表现却令我很失望。课后,我心中暗暗地想:学生的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我是不是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
《山雀》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作者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写“我”堵住树洞里的小山雀,而另一只山雀站在树枝上不时地尖叫。“我”想象它是为了救它的朋友而掩护和传送“信息”。这是两只多么友好、聪明、有趣的山雀呀!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从中体会山雀的聪明、可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与爱护之情。
由于课文篇幅很长,且对话形式多样,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去认真预习,把课文读通、读熟。在教学课文四至十七自然段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山雀之间友爱互助的精神,我先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想通过朗读自由山雀和被拘禁山雀的对话,来让学生从中体会山雀的友好、聪明。没想到朗读两遍之后竟然还有些同学不知道该读哪,对课文内容根本就不熟悉。可见,他们课前根本就没认真预习。无奈之下,我只好一句一句地讲解给他们听。读第三遍时才勉强读对。可想而知,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怎能读出感情来?又怎能感悟到文本的内涵呢?就连原先设计的课本剧表演也因此没有时间完成了。
看了“《山雀》课后反思小结”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