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范文 > 读书范文 > 写作范文 >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精选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精选

时间: 玉凤862 分享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精选

  永远在路上,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八集专题片。观看永远在路上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1

  1.   连日来,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成为浙江各级党员干部最热门的话题。

  温州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龚大昕表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通过观看专题片,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的政党特性。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近在眼前的‘蝇贪’,要坚持守土有责,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支持配合纪检监察工作,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观看《永远在路上》,受到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育。舟山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彭定友认为,专题片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补好精神之“钙”,提升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2

  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开播后,迅速在广东掀起收视热潮。

  “党中央采取雷霆反腐的决心和重拳,赢得了党心民心。”广东省纪委干部小珞感言,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需要我们坚定反腐信心、决心,保持“严”“实”本色,时刻牢记肩上有责任,敢于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坚决投身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去。

  一些党员干部还召集全家老小,每天晚上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追剧”。“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这是李春城的忏悔。一位党员干部的父亲感慨道:“这是肺腑之言呀,如今无论他怎么反思,也挽回不了人生的遗憾。贪廉一念之差,荣辱两个世界。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此为戒,守纪律,讲规矩,这样对国家有益,人生也才能幸福长久。”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3

  昨晚,以反腐为主题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与往集都有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不同,这一集镜头对准的是基层腐败。(10月24日搜狐网)

  近年来,随着基层腐败案件的曝光,人们才发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整治“高官巨贪”也好,惩处“小官巨腐”也罢,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一个官员权力位置的油水厚薄,也不在贪腐官员的胆子大小,而在对于权力的监管机制,是否构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督。这也正是《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反映出的问题。

  在反腐警示片中,出现的一个个案件让人既感到吃惊,又让人为基层权力监督捏了一把汗,不仅贪腐数额一次次刷新记录,同时也在基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如西安市社区居委会主任于凡利用社区拆迁改造项目为自己牟利,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1.2亿元;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1.19亿元,等等。这样贪腐亿元的案件不胜枚举,虽然各级纪委的惩治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但基层腐败仍然屡禁不止,这点值得深刻反思。

  俗话说的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惠民补贴的增多,使一些基层官员手中的“财权”也在增大,最终导致补偿资金、惠民资金被挪用、骗取、套取、挥霍等渎职犯罪案件频发。上述这些都构成了“小官”可以“巨贪”的前提条件。

  “小官巨贪”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群众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其次,导致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三是,若基层腐败问题解决不好,甚至长期积累,就有可能由小变大,导致矛盾在一些关键点上凸显出来,造成党和政府工作上的被动,因此绝不容小觑。

  通过这些基层贪官的案例可以看出,他们在基层都掌握着一些各种各样的权力,这种权力或是资源审批权,或是统计上报权,都反映出了基层权力严重缺乏监督。因此,要治愈基层的“小官巨贪”,需要明确官员手中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督,用制度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此外,还需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起到监督好下属的职责。

  希望,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认真观看《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深刻反思,时刻用里面的案例警醒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干部,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4

  10月1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画面显示某地产公司卷入一场官员行贿,尽管解说词中并未出现相关企业的名字,20日万科还是作出回应,责成相关子公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

  一部电视专题片受到全社会关注,甚至引发进一步问题调查,这在近年来并不多见。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这部专题片的播出,再次敲响反腐警钟,也让民众看到执政党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

  诸多落马官员出镜,或流下悔恨的泪水,或剖析自己思想滑坡的轨迹,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一课。

  “错不在官场,错不在商场,错在自己。”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说。

  “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而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亘古不变的。”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说。

  “我家‘于姐’成了江西权钱交易的代名词,家教上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说。

  “我自己腐败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白恩培说。

  这样的同期声比任何反腐败政治教育都要来得直接和有冲击力。

  据悉,为拍摄这部8集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个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

  很多腐败细节也随之曝光,比如白恩培的妻子让别人为她花1500万元人民币买手镯,周本顺的保姆司机两年工资上百万,周本顺的超标豪宅、____的山顶餐厅、高尔夫球下的交易一一在镜头前呈现。还有为规避“八项规定”到企业隐蔽高档餐厅用餐、用矿泉水瓶装茅台、吃1米长鳄鱼尾的做法,让民众在感慨这些奢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时,也会不由反思:人吃三顿饭,只睡一张床,要那么多超标的享受做什么?

  专题片对腐败的形成过程揭示得更为深刻。山西官场的塌方式腐败背后是上行下效,为了买官索贿受贿,买官后再加倍索回的恶性循环;苏荣在担任省委书记的前两站并未有大的问题,但在最后一站江西却开始了权力变现的疯狂……腐败长此以往损害的是政治生态,而修复政治生态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反腐永远在路上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长期任务。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既是一次反腐败的成果展示,也是执政党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宣示。它再次重申:不管是谁,不管哪个级别,不管以哪种形式,只要腐败了就会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

  腐败伤害的是民心,民心则是执政之本。正如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所说,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人心如果失去了之后再想来挽回则很难。抓好党风才可能预防减少腐败的发生。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5

  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自10月17日开播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专题片中,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多个“大老虎”直面镜头,现身说法。在贪腐细节“大尺度”曝光的同时,也让从严治党的话题成为舆论热点。

  “洪源下积石,砥柱屹嵯峨。”党的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

  零容忍惩治腐败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用“人心向背”这四个字,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这个大问题。

  2012年12月6日,中央纪委发布消息,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李春城落马,拉开了以来党中央密集“打虎”的序幕。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同年12月22日,令计划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3年多来,先后有100多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落马,充分说明中央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党纪面前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党的以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万人。

  党的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这是执纪审查的重中之重。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5年以来发布的数据看,64%被查处的中管干部“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不少领导干部更是被指“性质恶劣、情节严重”。

  海外再也不是贪官的天堂。2016年7月26日,百名红色通缉令北京落网第一人孙新涉嫌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判决其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

  党的以来,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在多部门通力合作下取得明显效果。2014年11月9日,北京APEC会议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2015年4月22日,我国首次公布百份全球追逃“红色通缉令”,截至今年7月15日,“百名红通人员”已有三分之一归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追回外逃人员381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57人,追回赃款12.4亿元。

  从“猎狐”到“天网”,再到集中公开外逃人员通缉信息,随着反腐风暴“国际版”不断升级,2015年我国首次实现了外逃人员库存的反转,一大批长期潜逃国外的腐败分子落网,国际反腐败领域话语权不断增强。

  立规矩拧紧“总开关”

  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原书记赵海燕为他人职务调整接受说情打招呼的问题,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三江镇原副镇长房志明在干部推荐中拉票、搞非组织活动的问题,山西省交口县康城镇人大副主席李有生为他人拉票的问题……日前,中央组织部对一批违反换届工作纪律的案件进行了通报。

  据统计,截至目前,各级组织部门共查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举报125起,处理有关责任人245人,其中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47人,受到组织处理的135人。

  2016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一批中管干部接受党纪处分通报,在违反“六项纪律”情况中,93%被查处的中管干部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严明纪律和规矩,必须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

  党的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目的就是要将各级党员、干部的“总开关”拧紧。

  “礼金”405次,“公车”346次,“旅游”321次,“补贴”264次,“婚宴”136次……在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中曝光的13次节点每周通报中,这些成为1194起问题中的违纪“高频词”。

  党的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纠正“四风”措施不断刷新:从开展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等,到盯住节点正风肃纪;从开通网站“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到开通客户端和微信“四风”举报;从加大执纪监督、公开曝光力度,到列入纪律审查重点,再到深挖细查、决不放过。

  把纪律挺在前面,越往后执纪越严。全面从严治党不光是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还需要立规矩,推动反腐法治化。

  近年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进步伐明显加快。2013年5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发布。2015年6月,中央出台《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

  党的以来,中央积极回应从严治党现实需要,有破有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出台,确保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确保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

  党内监督不留死角

  煤炭经济滋生出官煤结合、权钱交易的现象,让山西成了腐败问题的重灾区。2013年底,中央巡视组进驻山西,由此揭开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盖子。

  随后的一系列反腐举措震动山西:省部级干部7人落马,省会城市太原连续三任市委书记、三任公安局长被调查,山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年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5450人,其中市厅级干部45人,县处级干部545人。

  山西塌方式腐败、衡阳人大代表贿选案、南充拉票贿选案……这些贪腐案件被揭露和查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央的巡视工作发挥了从严治党的利剑作用。

  据统计,中央纪委2014年发布的被查中管干部,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的共计7人、中管企业共计2人;2015年,两项数据分别增至10人和9人。探究背后原因,同样绕不开一个关键词:巡视。

  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自2013年5月十八届中央首轮巡视启动以来,中央巡视已开展了十轮。通过不断创新形式手段,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的巡视全覆盖,今年还对8个省份进行了“回头看”。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有超过一半的问题线索来源于巡视。

  除了巡视,还有巡察。例如,今年以来,安徽省萧县积极对接巡视工作,推动巡察全覆盖,切实解决问题。据统计,萧县整治活动共发现社会救助、危房改造等问题线索85件,追缴违纪资金471.01万元,纪律处分13人。为破解巡察工作存在的“地头小、人头熟、监督难”问题,天津市南开区与河西区开展异地交叉巡察,南开区全区2个巡察组分别进驻被巡察单位,采取“一托二”的形式,对全区8个单位开展巡察。

  2015年3月底,中央纪委新设7家派驻纪检组组长分别赴中办等部门任职。到2016年初,中央纪委派出的47家派驻纪检组已全部到位,实现了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机构全覆盖。

  正本就要清源,固根才能守魂。巡视、巡察,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就是要实现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重拳整治“裸官”、集中规范清理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严格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党的以来,组织战线始终把从严培养选拔、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努力打造铁一般过硬的干部队伍。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90多年来,正是通过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国共产党才始终成为领航中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正向勃发,吹响号角。如今,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新征程中,更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久久为功地聚起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能量。“赶考”未有穷期,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6

  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透过苏荣、山西塌方式腐败等中央巡视组发现的“大老虎”和典型案件,让人看到了巡视发挥的威力。必须指出的是,巡视这把利剑出鞘虽然始于反腐,但绝不是止于反腐。

  对于腐败而言,巡视确能精准刺中毒瘤。党的以来,巡视这一监督利剑已经斩获了有目共睹的反腐战果,一大批“老虎”“苍蝇”被打被拍。但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人将巡视简单地与反腐败等同起来。一些人甚至以为巡视只以“老虎”“苍蝇”为对象,以为哪怕松一点、宽一点,只要不贪不腐,不严重违纪违规,自己就不在巡视的范围。

  反腐败是巡视的重要目的和抓手,但绝不是全部。从中央第八轮巡视开始,巡视已经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升为“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而全面从严治党除了反腐败外,还包括纪律问题、作风问题和选人用人等问题,根本是要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2015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前不久,中纪委公布了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的反馈情况,违规发放补贴、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现象还是禁而不绝。被巡视部门在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建设、严明组织纪律等方面距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这说明惩治极少数固然重要,但对党员干部来说,加强纪律同样重要。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是根本。而让巡视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将每一个党员都纳入到从严治党的范围当中,这才是巡视这把利剑出鞘的最大意义所在。

看了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2.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2016

3.永远在路上教师观后感

4.永远在路上心得

5.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2016_

6.教师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7.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8.永远在路上观后心得体会

174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