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 小橘灯优秀教案设计

小橘灯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 慧珍791 分享

小橘灯优秀教案设计

  在冰心奶奶的《小橘灯》里,善良的她又给我们讲述来一则怎么样的故事呢?从中我们有可以学习到什么样东西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橘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小橘灯》优秀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用朗读法初步感知小姑娘坚定、勇敢、乐观的性格,教师相机佐以点拨,促使学生展

  教学目标

  1.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及作者思路。

  3.学习复述课文。

  4.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及作者思路。

  难点:

  (l)理解小橘灯与小姑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文章以“小橘灯”为标题的含义。

  (2)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仄仄(ze)无聊(liao 血痕(hen)瓤(rang)打量(liang)板铺(pu)挪动(nuo)

  2.解释下列词语。

  (1)挪动:移动位置。挪:挪动。

  (2)阴沉:天阴的样子。另外也比喻脸色不好看。

  (3)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另外还指(言谈、著作、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4)安慰:用作动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使人心情安静舒适。用作形容词,心情安静舒适。

  (5)赞赏:赞美赏识。

  (6)镇静:形容词。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镇:安定。用作动词,使镇静。

  (7)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观:对事物的认识。

  (8)失踪:动词。下落不明(多指人)。踪:踪迹。

  3·(1)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阅读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新课

  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非常美好的童年,八九岁时,可以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感受家庭的温馨;可以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受社会的温暖;可以在儿童乐园里尽情地玩耍,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那么,解放前,儿童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呢?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冰心曾在1959年1月19日的《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散文,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1945年春节前夕重庆郊外的一个小姑娘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儿童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三)整体感知

  (1)出示小黑板或投影仪,检查字词的注音释义。

  (2)作者简介。先让学生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后明确。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女作家。“五四”时期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选集》中,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赢得很高的声誉。

  (3)时代背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瑞想1945年中国的现实是什么样的?抗战即将结束,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他们逮捕、迫害、暗杀革命群众,重庆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

  (四)教学过程

  (l)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

  听录音或饱含深情地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简述本文故事梗概。点一名学生口述,老师给予适当评议。

  教师明确下列要点:

  (第l-4自然段)我初遇小姑娘的情景。

  时间,“十几年前”“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地点,乡公所楼上。人物,“我”与小姑娘。事件,“我”在乡公所楼上见到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小姑娘“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她要打电话找大夫给妈妈治病,“我”帮了她,打通了电话。

  (第5-10自然段)“我”探望小姑娘的经过。

  “我”买了几个橘子,沿着石板走到了小姑娘的家,屋子很小很黑,她的妈妈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用的是小火炉、小沙锅;睡的是板铺;年夜饭是“红薯稀饭”。

  小姑娘掏出橘瓣放在妈妈的枕头边,然后做橘灯,“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拿出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做成小橘灯。

  “我”提着小橘灯,借助“朦胧的橘红的光”,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离开小姑娘。

  (第11-13自然段)“我”深深地怀念小姑娘。

  后来“我”知道,小姑娘的父亲叫王春林,因给进步学生送信,失踪了。“我”怀念小姑娘。每逢春节就想起小橘灯,想起小姑娘。

  让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讨论下列问题,点一名学生回答,由教师明确:

  ①小姑娘的家庭情况怎样?

  ②你对姑娘的评价是什么?

  教师明确:

  ①贫穷又遭不幸,父亲失踪,母亲被打。为共产党送信,可以看出是进步家庭。

  ②从小姑娘的语言、外貌、动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镇定、勇敢、乐观、懂事的小姑娘。

  (五)总结、扩展

  本文叙述了“我”初遇、探望、怀念小姑娘的经过,着重描写小姑娘照着妈妈、做橘灯等情节,赞颂她在艰难的条件下仍然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找出描写小姑娘语言、外貌、动作的语句,看看表现了小姑娘的什么精神?

  (2)熟读“炉火的微光……无限光明”,体会:“黑暗潮湿的山路”和“小橘灯的光”有没有别的含义?如有,是什么?

  (七)随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让学生概述本文故事情节,老师明确要点。初通→探望(做灯、赠灯、用灯)→怀念。

  (二)教学过程

  从第几段开始写“探望小姑娘”的?指名读第5-9自然段,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天色越发阴沉了”“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有何含义?

  交代当时的自然环境,暗示当时重庆政治环境的黑暗。

  2.第6自然段描写小姑娘的家庭情况,其家庭情况怎样?通过哪些语句看出来?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小姑娘的精神面貌如何?

  家境贫寒又遭不幸,住的是“小屋”;睡的是“板铺”;用的是“小炭炉”“小凳子”;吃的是红薯稀饭。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

  “笑着说”可以看出小姑娘在非常艰难的家庭环境中,挺直身子,承受贫穷和不幸的重压,令人敬佩。“安慰我”洋溢着乐观精神,也是对客人的感激。

  3.作者是怎样围绕着做灯、赠灯描写小姑娘的?表现了小姑娘的什么性格?

  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做灯,“拿”“削”“揉捏”“掏”“放”“穿”“挑”“点”,这一连串的动作干净利索地制作了一个小橘灯,小姑娘的心灵手巧,动作敏捷,做小橘灯,照“我”上路,一个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大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赠灯,侧重语言描写

  “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这句话写出小姑娘对我的关心体贴,情意浓浓,用光明和温暖为我送行。

  “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这两句话多么亲切,充满着深情厚谊,写出对“我”的安慰,更为重要的是小姑娘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和坚定的信念,第一个“好”字指病好了,第二个“好”字指过上好生活。

  细节描写:“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写出天真、可爱、稚气,同时看出她的坚定信念。

  体会修饰词语的表达效果。

  (1)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笑着”:面对这样的贫穷生活,她笑着告诉我,表现勇敢、乐观的精神,如果删去“笑着”就变成冷冰冰的叙述,大大削弱了这句话的表现力。“年夜饭”写出家庭的贫困。

  (2)“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二字写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坚信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3)“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像安慰我似的”表现小姑娘的镇定乐观的精神。

  齐读第8、9自然段。

  4.范读第10自然段或放录音。提问:“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作者为什么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因为有了“朦胧的橘红的光”,“我”才看到了一线光明,能够在山路上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了“我”鼓舞,“我”感到前途光明,充满希望。在“光明”这一点上,小姑娘的精神与小橘灯有相似之处,小橘灯象征小姑娘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

  作者以象征手法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将被消灭,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必将诞生。正如冰心所说的:“一切的黑暗阴沉只为了烘托那一盏橘灯的朦胧橘红的光,怎样冲破了阴沉和黑暗,使我感到眼前有无限光明。”

  为进一步感知,用投影仪体会小橘灯的光的作用。

  齐读第10段。

  5.简析第一部分。

  初遇小姑娘,小姑娘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什么?作者怎么描写小姑娘的?

  外貌,(指名让一个学生读。)

  “只有八九岁光景……一双草鞋。”这短短的几行字,写出了她的年龄、面容、衣着等,突出了她的幼小、瘦弱及家庭的贫穷。

  动作,(让学生找出动词。)

  “挪动”“登上”“摘”“缩了回来”“爬下竹凳”“回头就走”等等。这一系列动作刻画了一个镇定、勇敢、懂事的小姑娘,虽然家庭贫穷,并且连遭不幸,但小姑娘丝毫不惧。

  语言,找一排同学齐读语言描写。

  从小姑娘的言谈中看出,小小年纪,见生人不惊慌拘谨,对答对流。

  小结,初次相识,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外貌深深打动了“我”,她的勇敢,镇定的精神让“我”产生了怜爱、喜爱、敬佩之情,并为探望小姑娘打下基础。

  6.简析第三部分。

  让学生快速默读本部分,提问:本部分写了几方面内容?其作用如何?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

  两个内容,一是介绍了小姑娘的爸爸,其作用是揭示敌人的疯狂镇压和白色恐怖,从而衬托小姑娘的精神,同时暗示小姑娘的家庭是进步的家庭,革命的家庭。二是写作者对小姑娘的思念。

  7.简析为什么以小橘灯为标题?

  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小橘灯会使人联想到一线光明,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从而给人以鼓舞,用小橘灯作标题,能深化中心思想,把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刻画得更加可爱可敬。

  (三)总结、扩展

  这篇散文运用象征手法,用小橘灯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借描写小橘灯赞美小姑娘,把小橘灯与小姑娘联系在一起,小姑娘的性格震撼着作者,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对小姑娘的感情也逐步加深,由同情到喜爱再到油然而生敬意。同小姑娘相比,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熟读课文。

  《小橘灯》教学反思

  1、抓线索,明思路

  线索是把事件中诸多材料统率起来贯穿起来的因素,把握了线索,就能理解文中所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就能明确作者思路,就能把握住作者的意图和怎样组织材料结构文章的。第一以实物为题,常以文题中实物为线索。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记一辆纺车》;第二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如《小桔灯》:初遇——再遇——补叙——逢节思;第三以人物为题目的或以交往为线索,如《藤野先生》,或以感情为线索,如《我的老师》,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或以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为线索,如《傻二哥》;第四以事件为题的或以时空转换为线索,如《老山界》,或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挺进报》。有的文章还采用双线结构,《泰山》。因此抓住了线索,作者是怎样理解材料,就可以明确了。

  2、理清段落层次

  段落层次就是在一篇文章里,作者根据材料性质和顺序,安排为几个自然段和结构段。理解文章的层次段落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记叙文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结合式结构。纵式结构是以时间为序或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的结构。这种结构,情节完整,脉络分明,便于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和发展。如《藤野先生》这篇回忆录便是按时间推移结构文章的。横式结构是以空间场景的转换或按事件性质的分类为序组织文章,如《风景谈》由六幅画面组成,根据空间场景转换,将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纵横结合式结构是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文势跌宕多姿,如《包身工》以时间为顺序通过起床、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生活场景的描写,巧妙地将包身工的全部悲惨遭遇,浓缩在一天的生活中,深刻地揭示主题。

7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