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关于《守财奴》教案(2)

时间: 炎婷817 分享

  四、延伸阅读

  1、历史上最愚蠢的守财奴

  要钱还是要命?这是许多人常会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如果是一个守财奴碰到这类难题,当然会将钱看得比命重要。

  说到守财奴,我们首先当然会想到文学大师们笔下那些栩栩如生而入木三分的守财奴形象,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大作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我国作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这些守财奴们个个都是那么的可恨、可悲、可叹。但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再高明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相对于生活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这些亿万读者耳熟能详的守财奴形象与一个曾经真实存在过并对我国的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来说,他们真的是显得小巫见大巫,这人就是因守财奴本性难改而亡国的崇祯皇帝。

  崇祯在许多人眼里还是个相当不错的皇帝,在他的“遗民”、诗人屈大均的眼里是一位励精图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明天子”;在他的死敌李自成眼里也不是一位人人皆欲食其肉啃其骨的暴君,只是他们不幸而处于势不两立的敌对位置而不得不推翻他的统治;即使在清人所写的《明史》中,对他也是有赞有叹有惋惜。不过这些都改变不了历史,他还是选择了在一棵歪脖子槐树上结束自己和大明王朝的结局,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守财奴本性,或者说是他的守财奴本性促成了这最后的结局。

  1645年二月,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即将挺进北京,而此时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吴三桂所带的兵,要让吴三桂带兵进京救援,至少需要100万银两的军饷,可怜的大明王朝,当时的国库里所有的银子却只有区区40万两,还差整整60万两哪,怎么办?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杆秤,他的臣子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请求“皇帝陛下”为了大明江山,也就是为了崇祯他老人家的江山,将自己远比国库里多得多的银子拿一点出来救急,可这却比直接要他的命还让他难以接受,他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大概着急了,也顾不得是否当众顶撞圣上了,便冒死说到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话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崇祯却顾左右而言它,始终不肯拿出一分一厘来保卫他的江山,却要大臣们当一回慈善家,捐些钱出来,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面对眼看就要破产的国家,你“大老板”都不愿拿钱出来拯救,那些“打工者”凭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出资”?于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因为一百万银子而失去,关键是那并非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都“清廉”得拿不出那区区100万,而是国家的“大老板”崇祯就面对几十万银子与一个国家的选择时,守财奴本性使他选择了要钱不要国,他真的没有吗?非也,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从他的宫里搜出的银子,可是3700万两!

  当然,即使当时崇祯拿出了钱,调来了吴三桂,也不一定就能救他及明朝的命,可危难之时显真性,崇祯在面对一个国家的存亡与几十万银子之间的选择时,将他的守财奴本性显露得一览无余,而如此的选择他居然做得出来,只有一个理由能说得通,那就是:秉性难移。

  做出如此选择的守财奴,当然是当之无愧的最愚蠢的守财奴,他的这一选择,既亡掉了江山,又留下千古笑话,真是太不值得了,可既然秉性难移,也就让人只能发一声叹息了。

  但如果不是那种一个人能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制度,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所以,那实际上是历史的悲剧,制度的悲剧,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2、阿拉斯加困境与守财奴

  我们都知道那些守财奴的故事,那些爱财如命的家伙,至死都紧紧攥着手中的金币。

  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守财奴的故事,讲的是兄弟二人听说远方有一座金山,那里可以拣到数不清的金子,但是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拾金人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离开,不然就会被晒成烤肉。兄弟二人带着布袋,向着这座金山出发了。他们拼命的向布袋里装金子,而太阳已经悄悄的探出了头。弟弟赶紧下山,而哥哥还在满头装金子,等到哥哥已经感受到火一样的太阳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被烤死在了金山上。一起死在金山上的还有一只秃鹫,它为了啄食烤肉也没有来得及飞离。

  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版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长期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光环笼罩下,我们嘲笑它的土里土气,却忽视了其中蕴涵的古老智慧。

  而真实的故事版本正在我们这个世界处处演绎,阿拉斯加是其中的典型。高纬度区域受全球变暖和的影响更为突出,它的变暖速度是其他地方的10倍,生态系统正在崩溃,永久冻土正在融化,这不但让阿拉斯加人再也看不到熟悉的动物,并且他们的房子也变的东倒西歪。

  戏剧性的是,阿拉斯加的油田正在以每天100万桶的速度向美国本土输入,而石油要为全球变暖负首要责任。但是,阿拉斯加人不肯放弃他们的石油产业,即便是远住民爱斯基摩人,也执意要抽干他们的石油。无论这对他们的气候最近带来什么代价,对此,他们统统置于脑后。

  原因在石油为阿拉斯加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阿拉斯加人的学校,房屋,汽车,消防站,警察局,社区中心,水厂,电站,市政大楼以及大部分的就业机会,全部建立在石油的基础上,如果不抽取石油,那么这一切好生活将离他们而去。

  这就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阿拉斯加困境”:“这种不和谐之音也许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人类心理的复杂性,以及要对付建立在固执、无知以及自私自利基础上的社会性否定是多么困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阿拉斯加州的局面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所有人——每次我们烧开水,打开灯,开车或者选举时——所面临的困境……在这个现代的,互联的,能源紧缺的世界,我们都是阿拉斯加人。”

  我们都知道灾难在不断发生,洪水淹没了英国,飓风袭击了美国,冰灾笼罩了中国,热浪肆虐在俄罗斯,北极的冰盖正在在融化,一个个湖泊正在消失,图瓦卢这个国家已经被上涨的海水淹没了一个岛屿,一年一度的沙尘暴正对着中国门户大开的广袤北方虎视耽耽……

  灾难的重复让我们感到关注的疲惫,而从媒体上,我们只能知道问题出现和解决的局部答案,我们该怎么做,是设置更完善的灾难预警方案还是准备更多救灾车辆、飞机,这是否会让我们陷入一个疲于奔命的循环的,直到事态严重到再也无法控制。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过冲”的生活。

  “过冲”,这个概念是《增长的极限》一书中给出,意思就是走过了头,比如今天晚上睡晚了,但是这种“过冲”不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只要我们第二天晚起一会儿,我们就照样精神抖擞了。

  但是假如地球“过冲”了呢,严密的模型测算给出的答案时,自然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产体系都将因此而崩溃,人口将大面积死亡。

  但愿这个最坏的结果不会降临在地球上。

  无论你是在家里打开电视、电脑,翻开报纸,还是在电梯里、公交车上、街道上,铺天盖地的广告都正在向你涌来,它们在屏幕里,在平板上大声重复着同一个声音:你还很贫乏,你需要更多,你需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汽车,更新式的手机,更潮流的衣服,更可口的零食……

  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的主导的世界,其本质是享受型,这就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我们几乎每一个人的弱点,是呀,谁不想拥有更多的财宝呢,那样的人生无疑更美好。

  “阿拉斯加困境”就在这样的语境中日益加强,因为马路上有越来越的汽车,马路变得对行人不安全,所以你也需要一辆汽车;因为众人都开始使用电脑办公,所以你也需要置办一台发电邮;因为大家在使用手机,所以你也要用上,不然你就被世界抛弃……

  电视上、报刊上,炫耀着各式各样的享乐智慧,技术的无限发展,似乎也为我们的享乐提供了无限可能,只要你有足够的钱,你甚至可以来一场太空旅游,未来飞出银河系看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因此而来的“阿拉斯加困境”正在让我们的生存面临危机。

  我们是如今执着于当下的一切,以至于不再预见未来,甚至也忘记了古老的信念,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的古训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无意是守旧、落后的象征。

  是啊,今天的我们生活在越来越巨大,繁华的城市中,在城市中度过的一年是翻着日历度过的一年,我们怎么还会想到:与自然共度的一年,是一场盛开的典礼呢?

  使人们普遍接受一件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之变成流行,更好的办法是之变成生活方式,再好一些的办法是将之办成是生活准则。

  古老的准则是什么。〈孟子〉教导我们的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而在更多的民族里,自古以来就有着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山神崇拜,这信念时时约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不会乱砍山林,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将招致灾难。

  在道德虚无的今天,我们没有这种信念,我们只知道无限的索取,直到有一天这个地球再也无法承受。

  什么时候,人们会感到“开车燃烧石油是一件可耻的事”,那才是环保的希望。

  环保问题,其实就是生存问题。

  看了“《守财奴》教案_《守财奴》优秀教学设计”的还看了:

1.守财奴的故事

2.英语寓言故事:一个守财奴

3.英语寓言故事:守财奴

4.为何谷歌、苹果这些科技巨头都成了“守财奴”

5.格林童话奇妙意境故事

6.51个少儿英语故事

142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