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题
当你知道你将要上学生生涯中最后一课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心情?最后一课是八年级上册语文里的第七课,大家可以好好预习一下。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题,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题: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哽咽 惨白 祈dǎo xié 持 ..
2.下面的句子,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①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炼。
②祈导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掺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3.品析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续写一个句子。
如同赞美每一个温馨的早晨,我赞美太阳递给我的第一缕晨曦。借助晨曦,我看见庄严上升的国旗,看见大海涌动的波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给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以衷心的祝福:早安,中国!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写句子。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1)强调“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近年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 ‘二战’罪犯开脱罪责”为开头重组句子。(原意不变)
近年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题:阅读理解
(一)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5.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韩麦尔先生只用了个手势来宣布散学,为什么不讲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钟丽思
记得那是十二月,当八十年代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的时候,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
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尖钻古怪,几乎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堪’„„”
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这位教授点著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地讲,先生,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教授弯起右手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我坦诚地告诉先生,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了竖大拇指。
教授两手插入裤袋,扬起头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么?”
班上当即冷场。我看看教授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正视着那张脸, 慢慢地说:“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
教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解释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来自北京中国?”
窗外,雪花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那种几乎凝固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都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斩钉截铁地说。马上,教授和许多同学都转过脸去看那位台湾同学。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连眼皮也不眨一下,冷冷地慢慢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室里响起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过来一句话:“您走遍中国了么?”“除台湾省外,先生。”“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我走遍了大陆,但我无法走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先生。不过,待到海峡上搭起桥来,台湾与大陆连成一片的时候,我会‘走’到台湾去的,先生。”’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却不笑,而是接过我的话头继续问:“您是否知道,邓小平先生打算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呢?”
“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的构想,您不会不知道吧?不过目前,我想,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台湾问题暂时还不是最重要的。”
教授浓浓的眉毛似乎舒展开来:“在您看未,目前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才是他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教授挪了挪身子,坐好,依然对我穷追不舍:“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我突然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光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膛,一字一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这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放在我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儿走。好一会儿后,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说:“一起喝杯咖啡好么?”
11.有人认为第二段插入的对教授的介绍与全文的中心无关,应删去。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话时,答问要机敏,要有针对性,也要注意双方的身份。试以文段中“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为例,说说“我”的答问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倒数第二段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透过这些描写,设想一下,当时那位教授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于教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这件事,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题:参考答案
1.gěng cǎn 祷 挟
2.婉→宛 炼→练 导→祷 掺→惨
3.略
4.略
5.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6.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高大。
7.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8,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神态一方面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了他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痛苦。
9.B
10.略
11.不能删。这段文字通过侧面描写,一方面交代了这位教授教学严谨,提问刁钻古怪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为下文的教授与“我”的对话埋下了伏笔。
12.答问针锋相对,观点鲜明;有礼貌,语言得体,闪菪智慧的火花。
13.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参考:一个普通的中困人竟能如此正确地看待自己 国家的问题,真了不起!这位学生思维敏捷,观点鲜明,是一个好记者。
14.爱国的人(维护国家尊严的人)就会赢得他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