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初中数学几何题教案

初中数学几何题教案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初中数学几何题教案

  教案是教师对新一课时讲授的整体设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几何题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几何题教案一

  一 【教学内容】

  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了解平行截割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2.证明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3.证明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定理.

  2.掌握以下定理的证明:(1)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2)圆周角定理;(3)圆的切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4)相交弦定理;(5)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6)切割线定理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为起点,给出相似三角形定义后,逐步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等,其中,基本数学思想是比例及其性质的应用;

  第1课时. 基础知识: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_________.

  推论1: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______________。

  推论2: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________________。

  例题选讲:

  例1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的三等分点

  作法:1、作射线AC

  2、在射线AC上顺次截取AD=DE=EF

  3、连结BF

  4、过点D、E分别作BF的平行线分别交AB于点L、K

  点L、K为所求的三等分点

  作业练习:课本P5 习题1.1

  第2课时. 基础知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________________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____________。

  例题选讲:

  例1 如图D在AB上,DE∥BC,DF∥AC,AE=4,EC=2,BC=8. 求BF和CF的长.

  例2、如图,已知DE//BC,EF//CD,求AD是AB和AF的比例中项。

  例3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截三角形,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作业练习:课本P9-10 习题1.2

  第3、4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叫相似三角形?什么叫相似比?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初中数学几何题教案二

  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物,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过程,能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几何图形的形状、 位置和大小的过程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 验在实际生活中几何图形的广泛存在与应用;认识几何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体。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第一节课,所涉及到的几何图形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圈定了范围 。由于学生的头脑中,实物与几何图形是两种割裂开的信息,所以在教学中,应建立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并进而发展几何直觉。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导语:(略)

  提出要求:

  1、请大家看章前页,看谁能画出北京天坛主体建筑物的图画?

  2、感到无从下手的同学,看一下虚景图形,它们是你小学学过的哪种图形?

  教师先引导会画的学生口述画法,之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把建筑物的各部分分割成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圆锥、圆柱、三 角形、长方形等。

  学生动手画图。

  分层教学

  学生从多渠道增加感知。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体会客观事物与数学知识间的关系。

  一 1、上面各实物图片中,有多少个物体?

  2、这些物体的哪些形状类似?属于哪种几何体?你能说出理由吗?

  3、你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实物具有上面几何体的特征?

  教师归纳:

  对于各种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材料、质量等,而只注意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位置(如平行、相交、垂直等),就得到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几何图形。把下面的实物与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三个题目。

  独立完成,

  动手操作。

  从学生生活中的 实物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

  把数学知识具体化为生活实物,使学生展开联想。

  新课探究

  二 1、各组讨论,上边练习中的六种几何体可以分哪几类?

  2、总结出这样分类的理由。

  引导学生分两类:一类是长方体、棱柱、立方体;另一类是球体、圆柱、圆锥。

  分类依据:第一类表面都是平面, 第二类表面有曲面。(用课件展示平面与曲面) 分组讨论,组内选一名代表回答,各组在全班交流结果。 使学生接触分类思想,加深学生对几何体认识。

  新课探究

  三 1、把下面几何图形分成几类?

  2、说出分类理由:

  用课件展示几何图形:

  归纳: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些立体图形中含有平面图形,有些立体图形不含平面图形。

  你能用六根火柴和小量橡皮泥组成4 个三角形吗?能组成4个正方形吗? 学生主动思考,踊跃作答。

  学生总结

  学生们积极思考,来回答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便于学生主动学习。

  使学生交流各自学习结果。

  加强知识间联系。

  激励学生学习。

  课堂总结 1、怎样从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

  2、几何图形可分为哪两类?

  3、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有何关系?

  教师简要点评,从实物抽象几何图形时,去掉颜色、材料、质量等特征,而只考虑形状、大小和位置等方面。有些立体图形含有平面图形,而有些立体图形不含平面图形。 学生各组讨论,相互交流各自看法。

  教师参与,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回答、反思。 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养成反思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课堂反馈

  1、课堂检测(包括基础题 和能力提高题)

  2、用几何图形设计一个机器人的图画。 独立完成

  学习致用 巩固新知。

  建立教学知识与实物间联系,培养学生创造力。

  板书设计

  1.1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

  去(颜色,材料) 取(形状、大小、位置)

  实物 几何图形 含或不含

  加(颜色、材料) 取(形状、大小、位置)

  平面图形

  教学反思:

  本课有两个“依据”:1、依据学生已有 知识经验,让学生动手画天坛主体建筑草 图,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小学学习过的几何体;2、依据教材,充分利用课体,充分利用课本的每一组素材,并适时适度的赋予素材新的利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客观原因,亦或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总有一些学生主动性不强。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考点

  考点53: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的计算

  本考点含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的计算三个部分,考核要求是:(1)理解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2)掌握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3)掌握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计算,理解与掌握圆的周长和弧长、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公式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在解有关问题时,要注意:(1)正确的识别圆心、半径和圆心角:(2)进行有关计算时,中间过程可适当保留;(3)注意精确度的要求(尤其要注意精确度的要求,在2009).

  考点54: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求已知角的余角和补角

  考核要求:(1)能对线段中点、角的平分线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译;(2)初步掌握和余角、补角有关的计算。注意:余角、补角的定义中,只和角的大小有关,和位置无关。

  考点55: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的平分线,画线段的和、差、倍及线段的中点,画角的和、差、倍

  考点56:长方体的元素及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画长方体的直观图

  长方体的元素及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直线之间、直线和平面之间及平面和平面之间位置关系的缩影,基本要领比较多,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关键在于从概念出发,结合长方体的直观图来理解这些位置关系,画长方体的直观图主要掌握“斜二侧画法”,关键是理解12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

  考点57:图形平移、旋转、翻折的有关概念

  图形平移、旋转、翻折是平面内图形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主要性质是运动前后相比,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没有改变(即运动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决定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平移前后的位置是解决平移问题的关键,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旋转过程中的不动点即为旋转中心,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旋转角,翻折的主要因素是折痕,联结任意一对对应点所成的线段都被折痕垂直平分。

  考点58: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和的关性质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中某一个沿一条直线翻折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中心对称是其中一个图形绕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联结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要确定两个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只要将其中的两个关键点与它们的对应点相连,连线的交点即为对称中心。

  考点59:画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的图形、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对称的图形

  考点60: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直角坐标系把平面分成了六部分;第一、二、三、四象限和轴、轴。各部分的符号特征分别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轴上的纵坐标为0,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坐标——对应,即:任意一个点的坐标唯一确定,同时任意一个坐标所对应的点也唯一确定,确定一个点的坐标往往需要确定点到、轴的距离和点所在的象限。注意:坐标(A、B)是一个有序实数对,即当时,(a,b)和(b,a)表示的点完全不同。

  考点61: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的平移、对称以及简单图形的对称问题

  考点62:相交直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考点6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考点6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考点65: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66: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考点67: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

  考点68: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考点69: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7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等边三角形)

  考点71:命题、定理、证明、逆命题、逆定理的有关概念

  考点7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考点7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考点74: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考点75:角的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考点76:轨迹的意义及三条基本轨迹(圆、角平分线、中垂线)

  考点77:多边形及其有关概念、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考点78: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考点79: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猜你喜欢:

1.初中数学标准教案

2.初中数学实教案

3.初中数学复习教案

4.初中数学教案设计

5.初中数学单元教案

37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