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中朝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愿这友谊之花永不凋谢!课文《再见了亲人》就是讲述这样的故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再见了亲人》的优秀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学习文章叙事抒情相结合,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借助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创设情境

  1.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代表朝鲜人民]

  2.从题目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

  3.激情导入:走进文本,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

  (二)整体感知,梳理事件

  1.自由朗读1-3段,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志愿军战士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回忆了哪些事情?

  2.学法指导:在文中用[ ]将具体事情标出来,再反复读一读,结合表格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初步感知:从这些事件中你感受到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三)学习感悟,体会写法

  1.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如果找3个同学来读,你们分一分,看怎么分最合适?

  2.小组练习读:送别的情景-往事的追忆-情感的抒发(现实-回忆-现实)

  3.像这样,再练习读一读第2、3自然段。

  4.思考:这三个自然段,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生交流、归纳:并列关系;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每一段最后的一个反问句,都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5.小结:本文情感丰富,作者在抒写离别之情的时候,回忆一些典型的感人事件,将现实情景与往事结合,给人情真意切的感受

  6.提问:作者这样写,为了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7.指导批注:从书中找一找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写一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8.师生对话:交流对本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中朝两国人民的用鲜血与生命凝结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情感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奋斗,不怕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

  (四)精品细读,推敲积累

  1.学生与文本对话: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里的“代价”是指什么而言呢?

  (大娘失去了唯一亲人“小孙孙”;小金花失去了妈妈;大嫂失去了双腿)

  2.导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再次浮现,在送别的站台上,志愿军战士们都思绪万千。快,劝一劝大娘吧,劝她回去吧!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送别的情景。

  4.朗读指导: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娘和志愿军之间深厚的情感?请你圈点出来,在朗读的时候注意突出表达这样的意思。

  A.大娘-称呼时亲切地、关爱的语气。

  B.一“丢”一“背”-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5.渲染气氛:八年的朝夕相处,多少个日日夜夜。大娘为了送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到这里你有什么体验?(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志愿军战士饿着肚子在阵地上拼了三天三夜)为了救助伤员,她自己唯一的小孙孙被炸死,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体验?(大娘对志愿军怀着多么深厚的情谊)有了这样的体验,你想怎样来读?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交流、积累句式: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你认为在文中使用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避免平铺直叙,更加强烈地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

  (2)文中还多处出现了这种句式,画下来,抄写一句你最喜欢的。

  8.学习指导: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今天与志愿军分别,她却落泪了;大嫂架着双拐送了几十里,还不愿离去。你又感悟到什么?带着你对朝鲜人民的敬意,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同伴听。

  (五)直抒胸臆,升华情感

  1.创设情境:长鸣的汽笛催促我们就要与这片热土分别了。此时志愿军战士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朗读4-6自然段,理解他们的情感。

  2.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请以呼唤的方式,练习读一读,抒发志愿军战士的心声。

  3.示范朗读:两个“再”;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4.总结:中朝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愿这友谊之花永不凋谢!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的:

  1、 认识并学会书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亲人”,读词,谁是你的亲人?

  (与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人)

  2、 补充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 介绍时代背景

  2、 快速浏览课文,想象文中的亲人有哪些?

  3、 学习词语

  4、 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那个自然段分别描写的是大娘、小金花、大嫂?

  三、精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

  2. 看大屏幕,老师把它分为了三层,想想每层分别写了什么?

  3. 师总结(深情话别——回忆往事——真情赞美)

  4. 思考: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5. 学习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句子

  a 、指明读送打糕的句子

  b 、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动词和雪中送炭)

  c 、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6、学习大娘救伤员的句子

  a 、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b 、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唯一)

  7、大娘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是一种什么情谊?

  8、比较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9、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四、总结学法

  1、初读课文,按话别——回忆——赞美给课文分层;

  2、再读课文,找出事件;

  3、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4、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那些材料。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唯一”“深情厚谊”造句

  3、知道反问句又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改写成陈述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要理解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教具:录音机、录相带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完成课后题1(l)、2(l)、(2)、(3),并口头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的呢?(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地把他们带入到学习课文的氛围中。)

  2、创设情境,用音乐烘托气氛。

  用假设把学生带入志愿军战士的行列中,让学生通过“我们”去体验和表达志愿军的情感。

  (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录音起)好像现在我们就是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志愿军战士了。

  二、引读、导读、朗读,学习第一自然段

  1、感情引读,了解段意。

  教师引语: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有多少朝鲜亲人赶来为我们送行啊!在送行的人流中,匆匆走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我们赶紧迎上去,紧紧握住大娘的手,动情地说:……

  2、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3、感情导读,理解内容。

  (1)出示导读问题:

  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

  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一样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

  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

  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

  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启发学生通过读书,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并投影出示这句话。)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联系上下文理解“多少"和“慈母般"的意思。

  指导朗读这句话,在朗读中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强调“多少"读重音,体会连用两个“多少"对表达感情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般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

  板书:洗补衣,几夜不眠;

  送打糕,昏倒路旁;

  救伤员,失去孙孙。

  (3)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

  理解“雪中送炭":本义――比喻义――在课文中的意思:在我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处于困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朝鲜亲人给我们送来了打糕,送来了关心、帮助、支持,送来了慈母般的温暖、战胜敌人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

  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通过理解“唯一",来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爱实际上是对自己祖国的崇高的爱,具体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然而,她还有更多的亲人。谁说我们不是大娘的亲人呢?谁又能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

  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

  3、感情朗读,填表小结。

  导语激情,体会感情。

  导语: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衣服几夜没合眼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噙着泪,动情地对大娘说。。。。。

  明确表内要求,根据内容填表。

  自然段人物事情所付出的(代价)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1大娘洗衣服几夜不眠我们对朝鲜中朝人民

  2送打糕昏倒路旁亲人的感激之间伟大

  3救伤员失去孙孙和不舍之情的友谊

  小结学法,指导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三、小结第一自然段的学法。(投影)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了解段意:(问题: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

  再读课文,品析词句,理解内容:(抓重点词句)

  感情朗读,体会感情,填表小结。(了解本段内容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运用学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检查自学,及时反馈矫正。

  注意听导语(只说一遍),根据导语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小金花是在什么时候听到妈妈牺牲的噩耗的?

  听到噩耗后,同志们和小金花有什么反应?

  在这分别的日子里,我们看着满脸泪水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感叹道:……

  当我们面对架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时,我们深情地告诉大嫂:……

  当我们回忆起大嫂为我们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充满感激地对大嫂说:……

  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如此刚强的小金花今天怎么哭了?这眼泪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和“同归于尽”。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联系课文理解“深情厚谊”和“代价”,再理解“这样高的代价”。

  检查填表情况并小结。

  看表思考:这三个自然段除写法相同外,这三个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都为志愿军付出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说不尽的关心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三个自然段虽内容有别,但却表达了同一个中心――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赞颂了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注意学习作者是如何紧紧围绕中心来写的。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反复诵读,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引读激情,体会感情

  教师引语,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所以我们把这块土地叫做“亲爱的土地”。在与亲人告别的时候,谁心中没有千言万语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习课文4--6自然段,完成课后题1(2)、2(4);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课后题3。听写词语,指导背诵。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听写词语。

  三、学生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1、导读激情,表达感情

  引导思考:“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在这里表达了我们的什么心情?

  从理解“再”入手,理解句中表现的眷恋、依恋、留恋之情。似乎列车再停留片刻,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亲人,也可以慰藉我们充满离愁的心。

  导语: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似一声时,你的心情是怎样呢?不要说出来,在朗读中表现出你的心情。

  2、分人轮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要求:

  朗读者读出感情(边读边具体指导);

  听者认真听,听后交流从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3、感情范读,内化感情

  伴随播放的列车汽笛声、轰鸣声范读,要求:闭眼倾听,感受情境,品味词句,内化感情。

  4、思考:第二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5、总结全文,回读课题

  回顾全文,归纳中心:本文以志愿军的口吻,生动地记叙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联系写作,掌握写法:

  知道中心确定之后,要紧紧围绕中心来写。

  回忆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来写的。

  6、回读课题,回应感情:

  每当我们想到朝鲜亲人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每当我们想到那些离情深重的日子,我们都会想到慈祥的大娘,可爱的小金花和顽强的大嫂,让我们再深情地喊一声吧:“再见了,亲人!”


猜你喜欢:

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同步指导

2.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

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桥教案

4.五年级下册语文再见了亲人教案

5.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

6.五年级下册语文再见了亲人教案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

中朝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愿这友谊之花永不凋谢!课文《再见了亲人》就是讲述这样的故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再见了亲人》的优秀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