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3篇
阅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3篇
阅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激荡三十年》,看完后想想现在的大环境,突然间思绪万千。《激荡三十年》这本书描绘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其实它也是一部中国崛起的历史,书中记录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数百位企业家的成长经历,无论今日他们或成为福布斯富豪,或成为阶下囚,或又成为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记录着像王石、刘永好、任正非、柳传志、史玉柱等这一代人的发家史和奋斗史以及像丁磊、陈天桥、马云、江南春、求伯君这一代在中国IT界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描绘出年广九、孙大午、褚时健、牟其中、唐万新、禹作敏、张国这些商业能人的命运沉浮,《激荡三十年》通过一个个企业家的成功或者失败,勾绘出一幅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进程。就如作者吴晓波自己所说的:“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30年的宏大叙事毕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学术基础、掌握历史的经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论,甚至是我的时间和体力等等,都面临空前的考验。”
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忽视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的、可畏的、又令人尊敬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归根到底,改革开放,就是解放曾经被牢牢束缚的人性,让人性释放出伟大的光芒,这光芒并不是洁白无暇,黑暗与光明的角斗,利益与奉献的交织、真理与无知的更替,为我们指引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而像我们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风风雨雨走过了十个年头,虽然规模小,但却五脏俱全,虽然这其中有低谷,有质疑,有忐忑,有困难,但我们不怕,我们都挺过来了。可能后面还有许多障碍会在阻挠我们,但我们会勇敢面对困难,向书中的企业家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就像前人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他们,这些企业家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相信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迟早有一天,市场会接受我们,群众会理解我们,我们会能为政府排忧解难做出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
阅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2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双城记》
从1978-2008,中国由开始改革到如今渐入深水期。这三十年并非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经历了挫折,怀疑,收缩,跃进,这三十年发生或者将要发生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其中有悲剧,也有喜剧。于是有人发大愿心,用大智慧,记录下了这三十年的变迁。这份记录,就是吴晓波先生的《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先生68年生人,复旦大学新闻系出生。长期从事财经报道工作。著作包括《大败局》,《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等。享有盛名。在2004的某一天,正在哈佛大学访问的他,突然被从天而降的使命感劈中,认识到自己应该去写一本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于是开始记述这个错综复杂的时代。
作为一个著名记者,他亲身经历过许多大事件;同时作为一个有深厚经济学功底的学者,他也可以对一些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吴晓波先生最终选定了以企业和那些兴办企业的人为主体,将30年的改革过程看成国家主持的国企,民业,外企不断博弈的利益杀场,为我们刻画了一副栩栩如生的改革发展图。也许这里没有大人物眼里的政策设计,没有实权派关心的民计民生。但我辈看了以后,却会被勾去许许多多的回忆,然后再一一归于清晰,并感概一声:确是如此。
改革还没有走向尽头,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现下的我们,面对了反腐,经济结构调整,缩短收入差距,政治体制改革等任务。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眼下的局势更加严峻。但是这是中国跨入富强之林必修的一课。哪怕悲观,失望的论调尘嚣直上,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所经历的,犹如美国在四五十年代,日本,香港在六十年代所经历过的,是生产前的阵痛。只有勇于面对,并闯过这关,我们才能真正发展。犹如吴先生所言:“他们(富有原罪的企业家,官员)其实并不陌生。在任何一个商业国家的财富积累初期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人群,而且必然会出现这些人......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但是说实话,我希望它快点过去”
最后,摘抄一段吴先生的题记作为结尾: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阅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3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是一本记载着自1978年至2008年间中国企业的变革过程,作者吴晓波在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历程。书中的一些人物更是中国早期改革开放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作者也对现时中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如联想、万科等的创业史有着生动的记录。
《激荡三十年》上卷记录了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邓小平1992年南巡的历史性进程,改革开放使中国打开了对外的大门,赶上了最后一次世界革命的浪潮,中国也由此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下卷写到中国在 “亚洲金融风暴”、“9•11事件”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上。正是因为有了亚洲金融风暴导致亚洲国家经济的衰落,才会有中国制造的崛起;正是因为有了一波又一波的“宏观调控”和“专项整顿”,才会有科龙、健力宝、三九等盛极一时的企业黯然衰落。书中一个又一个企业和人物的兴衰成败、起起落落之中,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缩影也跃然而出。
读完本书回顾改革三十年,民营私营经济的不断认可的过程可算坎坷,从以前它是的资本主义尾巴,到改革初期是社会主义有益补充,再到现在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构成部分,民营私营经济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历史上实现公平可谓颇多周折,相信过去老一辈也很难相信现在市场的开放程度。
尽管市场的改革开放,国家企业体制的一系列改革,政府主导的经济格局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些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私营经济根本就不可能涉及,政策允许的行业对于私营化来说也是有歧视的。就如电力行业不能放开一样,一方面关乎国计民生,另一方面其实中间也牵涉了很多方方面面的利益,还有就是大的私营企业能够得到政府良好的关照,因为这些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纳税收入方面,都是当地政府的招牌和政绩的贡献者,小的私营企业当然就不受政府的重视,在过去一系列公布的数据显示,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倒闭导致流失一大部分劳动力,间接使一部分乡镇企业不能长期存活。这是过去一度出现的经济情况。
中国改革开放经过30年的发展,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成为现代商业社会。200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排在全球第三位,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贫富的局面也非常明显,因为国家的垄断性使得社会的很多收益都是国企获得的,国家从中得到了大量财富,资金非常充裕。国家商业银行聚拢大量资金,通过发放贷款投资固定资产等经济活动,使得固定资产的投资一度过热,进而使得国际热钱流入推高房价,造成了轻微的通胀;但是另一方面社会的保障制度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水平,民众的个人收入实际上低于国家GDP增长和CPI的上涨水平,所以我们现在的政府有很多钱,企业有很多钱,老百姓没有那么多钱,那么这个状况如果不改变的话,消费很难改变。
自从去年11月份的时候上升到6.9%,很多人说这是一个食品问题。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所有的非贸易产品的价格都在大幅度上升。这种经济情况已经变成了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如果通货膨胀问题不能很好的得到控制,它对经济稳定,对政治稳定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自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中国的股市就开始从6124点下滑到了今年六月份的3000点,在短短的八个月里面中国股市的市直就蒸发了近1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还多。加上中国春节的雪灾,5.12四川的大地震,这些自然灾害都使得中国的经济雪上加霜,使得人民在物价指数高企和通胀压力下的生活过得更加困难。这些都是事实,我觉得我们既要尊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圈,巩固现有的经济成果就像是中国改革开放方向不可动摇一样,防止通胀、巩固房地产市场化成果,是防止国民财富付之东流,也是巩固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更是对民生“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承诺。中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不应该怨天尤人,整天骂通胀整天骂股市大跌,骂是没有用的。国家已经不断出政策救市和压抑通货膨胀,但市场有他的内在规律,有个成熟的过程,这不单单是一个政府的事情更加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拥护我们政府的政策,努力地工作和学习熬过这一个艰难的时期,相信美好的将来在黎明前的黑暗过后就是灿烂的阳光。我们准备着迎接中国第三次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