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篇(2)
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篇
三毛散文集读后感4
我曾问过自己,何为命运?曾几何时一个桀骜的人也屈于把命运挂在嘴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于自身命运的逃避,看似扣上了一顶硕大而沉重的帽子,却掩盖了不争而懦弱的事实,而命之高低起伏,好坏与否,好像颠倒说之也能行得通。
我依然坚信努力是会有所回报的,这样的回报不是当下,而是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庆幸当初的自己,那种执着和勇敢,这个世界不是大多数人的以为就是正确的,不甘于平淡的人生毕竟是少数。我曾相信只要一直奋斗下去,是会得到一个期望值,而我,离这样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我会自认为过去的辛苦是值得的,在那种嘲讽和笑妄的闲言碎语中,我挺住了,而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华严经》云:“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意思是如果你修行佛法,就应当做到极致。虚云大师曾说:“登山须登顶,人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则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则不知沧海之深浅。”讲的是佛法的修行,对于真理的寻求应当抱着探求究竟的态度。其实,就算你不修行佛法,做其他的事情,也应当做到极致。只有在极致处,生命才有光辉。也只有在极致处,才有可能通向最终的倒库。拖泥带水,瞻前顾后,那么,就永远活在泥潭中。
周梦蝶有诗:“没有比脱轨的美丽更慑人的了。”《疯狂原始人》里的主人公直接说,“你这样窝在洞穴里按部就班地活着,就叫活着吗?那叫”没死“,又说,“不要躲藏,要活下去,要追随太阳,你就能找到明天。”在习惯里混过一生,而是在行走里活过一生?不极致的人生,是否还叫人生?
佛陀说,“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没有人可以驾驭你。”我们不相信有人回来奖励我们或惩罚我们,只有自己可以奖励自己,或者惩罚自己。时间给我们的不该只是答案,还有坚韧,宽厚与温柔。
当我从那个黑暗的年代走向寻找光明的路途,我遥望本该坎坷的征程,当有那么一点希望时,我是欣慰的,沿着生命的海岸线一路向前,再也找不回年少的印迹,岁月,抹去了我固有而璀璨的青春,剥夺了我的青涩,却留守了我的轻狂,我以稳重的步伐走向成熟,也亲手打开一场期盼已久的纤窗。
好一番到极致的梦想,既然奔跑着,就别停下。我不能说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曾被一些人否定的我,又何须今时今日在乎他们的眼光。我想有一天,当我那些被人可笑和看似不切实际的未来变成真,我想我也会一笑而过,毕竟这些人给了我叛逆和倔强。既然选择了,就一直铿锵,既然学会了行走,就继续学着奔跑远方。
当我一天天在走向奔三的时光中,后来的我时常觉得人不属于动物,人的生命更像是季节,春夏秋冬,寒冷的冬天总会突然来到,让人猝不及防,可春天也一定会如期而至。
想象着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我心里忽然变得坦然起来,人,必须接受自己是孤独的。孤独是我们自找的,因为我们太珍惜自我。太多习惯用你拥有多少东西来评判你是谁,其实你的身份并不是靠你拥有什么来决定的,这两者是不同的。我不是一个证悟了的人,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我又很多的恐惧失败和期望,有人说:“只要人的心里有不安全感存在,就一定会有信仰。"人要有信仰,可我是缺少了,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我想思考了无数次我该需要怎样的人生,或者是我该要如何走,怎么走。我不禁感叹了无数次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对,一切变的太快了,人们往往走得也太快了,太快的结果都好像是为了赚钱,赚钱为了什么,为了获得幸福,为了自我满足与需求,我们拼命赚钱,可是我们的视野太狭隘了,狭隘到只剩下金钱了。
时间不会等我们去虚度,但一定会等到给我们一个结果,我们走成了有限的生命,却也拓展了无限的可能,我们漫步人生,也行于霞光满溢的陌路,做一个忐忑的行者,坚忍出自我的大好红尘。
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
带着灵魂把万水千山走遍 第一次听到三毛这个名字,我以为他是动画片《三毛流浪记》里的那个瘦瘦 的但又古灵精怪的孩子,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三毛竟是那样的一个奇女子。
侠女三毛曾说“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 ,带着一颗对生命、对自然、对未知充满 好奇与感恩的心,三毛出发了。
然而跋涉了万水千山,路也有结束的时候,三 毛选择了自己来结束那段路程,用自己决绝的方式给无数热爱她、热爱她文字的 人们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背影。但她也曾经宣告世人,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 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就这样,在一个 略带寒意的凌晨,三毛走了,但是那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的奇葩,至今还是多少 人的梦里落花..... 在我的眼中,三毛是一个心存善念、闯荡世界的侠女。三毛是一个与众不同 的女人,她因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而独自走进撒哈拉沙漠,寻找生命的真善美; 一个有灵魂的精怪,一万水千山走遍的豪情,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遭遇,引出无 数传奇的故事;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以美丽的文字,融入自己的情感,为我们 构筑了一个有泪有笑的文字世界。可以看得出来,三毛在撒哈拉的那段日子,是 她生命中最为难忘的的一段时光,在那里有笑声也伴有泪水。但我感觉,在心底 里,三毛是一个对生命、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女子。看她的那些作品,就感觉就是 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在眼前播放,是那么的生动。三毛去撒哈拉之前,荷西 就已经先去那里找到工作找到住的地方暂时安定下来了, 所以她去了以后不会感 觉很仓促。荷西负责赚钱,制作家具,而三毛凭她的美丽善良和智慧把沙漠中的 家装饰的独具魅力。她用沙漠中捡回来的东西做装饰物,把自己的家装饰的独具 三毛韵味。可以说是为了把三毛留在身边,荷西着急着结婚,他们在沙漠中结婚 的,那一片撒哈拉沙漠在当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他们的结婚再现在的我们看来 有点搞笑、 有点惊奇和意外, 但更多的是别具风格。
由于他们分别是不同的国籍, 现在又都在其他的国家有许多的文件要填,结婚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更为让 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都是在前一天才知道明天自己要结婚, 估计这在别人是 不可理解的, 但当时就是那个样子, 只因为他们住在沙漠。
荷西对三毛很是了解, 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一付骆驼的头骨,而三毛对这个很是喜欢,大叫这个礼物很 是豪华。他们走路去镇上的法院结婚,路上又是风沙满面的,走到的时候已是汗 流满面,就这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我们看来也许有点滑稽,但这恰恰就是三毛 风格,一切皆有可能。简单的婚礼过后,这对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年轻人终于算是 结束了单身生活,成立以一个小家庭,而这个小家庭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是酿造出 无数的乐趣。
可以说三毛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子, 在单调的沙漠生活中她总是能创造出一 些乐趣来。就比如做饭,三毛把他们家做饭的乐趣演绎的是淋漓尽致。他们因为 生活的环境不同,因而对事物的感觉也不一样,而三毛的妈妈从遥远的台湾给他 们寄来中国食物,对吃惯西餐的荷西来说,那无疑是美味佳肴。一把粉丝,三毛 把它做的花样百出,并且逗那个老外行荷西是“雨” ;用海苔做饭卷,糊弄荷西 那是复习纸,荷西当然不会那么轻易上当啊,自然是吵吵但吃的开开心心。沙漠 中的中国饭馆总是其乐融融,当荷西的老板来家里吃饭的时候,三毛用黄瓜代替 嫩笋居然炒出了老板一生吃过的最好吃的“嫩笋片炒冬菇” ,这就不得不说三毛 的神通广大了。在这样的家庭里自然总是笑声连绵了。而那个异国女子三毛在这 片撒哈拉的土地上, 也总是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在撒哈拉, 女人的地位非常低, 而且还特别的封建,有病宁可病着也不愿意去医院里让男医生给看病,就这样去 那里以后不久,三毛充当起了悬壶济世的医生。她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用简单 的方法来医治一些疾病,当然这跟她那一颗善良的心分不开。而让我忍俊不禁的 是她给别人补牙,补牙的材料是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指甲油,更为有趣的是 她居然还陈列出这一系列的好处,什么不脱水、不透水、胶性强、气味芬芳、色 泽鲜艳,怪不得三毛这么极力称赞,确实是难得一见的补牙“好材料” !就这样, 三毛用她的智慧和爱心,为许多的当地妇女解除了一些病痛,同时在做这些事情 的时候她还偶尔客串一下兽医的身份。沙漠巫医三毛当得是不亦乐乎,使人不得 不羡慕她的那片天地。
不得不说,我很佩服三毛的勇气和胆识。从她作品中的那些故事可以对她的 生活有个大致的了解,撒哈拉在三毛的笔下是一个充满浪漫和异域情调的地方, 但同时我们也很清楚那是一个寸草不生、环境恶劣、愚昧落后的地方,一些美丽 的东西实际上是只存在于三毛的心中和笔下的。
就像在三毛住的地方不远处的坟 地,半夜独身回家的她会唱着歌来克服恐惧穿过那片地方,当我们坐在明媚的阳 光下读她的文字的时候也许很难体会她当时的那种感觉, 但我们至少可以感触到 她的那颗勇敢无畏的心。但更多的时候,对三毛是一种羡慕。羡慕她可以有那么 一片天地,由她去书写。她真的很可爱,为了开开心爱的车子,不惜在烈日滚烫 之下去接荷西下班,同时为了争取开车的权利也是想了许多好办法。而最后自动 放弃开那心爱的车子,竟是因为路上的行人。在漫天都是黄沙的撒哈拉,居住在 比较偏远地方的人们想到镇上去一趟是极其不容易的, 他们可能要顶着烈日走上 整整一天的路途, 开着车子的三毛总是不忍心看到在下面拖着沉重步伐前进的沙 哈拉威人,那样心里会有负罪般的感觉。而在平日里,她会在家里开一个小小学 习班,教那些对现代文明知识都不懂得沙哈拉威妇女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三毛对 她的学员们很是爱护也很是尽职尽责。
同时平时这两个可爱的大孩子也会找一些 有趣的事情来做,为沙漠中的生活找一些乐趣和自在。可以说三毛和荷西就是一 对活宝,那样枯燥的沙漠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变得津津有味。而他们更是彼此心灵 上的依靠,心心相印、默契地快乐生活,直到那片土地从西班牙殖民地中划分出 去,他们离开那个地方。
三毛的文字有时候充满着诙谐和幽默,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候又满是淡 淡的哀愁,字里行间浸透着她那真挚的感情,有的时候可能就是淡淡的叙述,但 是就是那样的淡淡的文字,却能抓住读者的心,让人不知不觉之中跟着她来到了 另外的一个世界。特别喜欢三毛的一篇小说一样文章《秋恋》 ,但我又说不清楚 那还早呢的是小说吗,抑或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吧。在他乡求学的女孩遇到了来自 故乡的一个男孩,他是海员,只在巴黎停留两天。就在两天的时间中,他们像是 相识很久的恋人一样,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很喜欢那篇文章,是因为三毛把那种 孤独的感觉写的是那样的真切。一个女孩子,远离自己的家乡在异国他乡求学学 画,当极度寂寞的时候,时间就像是一把利刃,在刺痛着她的心,那是一种令人 窒息的空寂。她想念家人,学会了抽烟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坏女孩只是因为那是 一种寂寞的排解。当第一天遇见那个海员但是自己又逃走之后,她真的彻底崩溃 了,无法抑制地在自己的房间中任泪水奔流。那是一段浸透着淡淡惆怅与忧伤的 文字, 但就是那段文字把一个人内心的落寞写的是那样的真切, 那样的贴切细腻。
以至于后来秋日的某一天,当我走在北京的街头,伴着身边静静落下的金黄的银 杏叶子,我莫名的就想起三毛的那篇文章,就是那种寂寞之感就会如潮水般涌上 心头,就感觉三毛的文字所描述的,有时候就是你想说的话只不过你不知道怎样 用文字去把他表述出来的一样。望着周围穿梭往来的人流,泰戈尔的那首诗给了 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生命有如度过一重大海,我们相遇在这同一的狭船里。死 时,我们同登彼岸,又向不同的世界各奔前程。人与人的相遇本不是一件易事, 能相恋在寂寞的异国他乡,那是怎样的难得。正向小说的结局一样,终归还是要 分离,但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和寂寞将永埋心底。正因如此,才特别偏爱三毛描 写细腻感情的文章,因为他们总是能穿透一切,直达心灵的最深处,让人不得不 为之动容,感叹文字的强大魅力...... 而三毛最后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背影,她用自己的双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踏 上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不归之路。三毛虽出生于战乱年代的 1942 年,但因出生 于律师家庭她得以无忧无虑地躲过许多生活的艰辛, 但同时三毛又可以说是不幸 地,她曾多次强调她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只有三个,父母和荷西。但遗憾的是, 荷西英年早逝,而她与父母的关系有长期不怎么和谐。三毛性格叛逆极有可能就 是源于家庭对她的严格要求和屈居姐姐之下的自卑心理。
后来三毛因受外界的刺 激曾休学在家接受心理治疗,在这期间安排学画,后来又在大学里旁听哲学。三 毛出身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她自己也是一个基督教徒,但由于她的叛逆性格, 使得她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基督教徒,因为她除了信基督教之外,还信佛,这一 点是有违基督教教规的。三毛还相信飞碟的存在,相信非洲的巫术,相信神秘力 量,相信前世今生,她在《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说,她确信她的前世是印地安 人,她在参观了敦煌的石窟后,她听到了石佛对她说的话。她最喜欢的两本书之 一是《红搂梦》 ,她想到过出家,而自杀是另一种出家。三毛成名前一直不快乐, 成名后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也陷入了长期的不快乐。不管在事业和婚姻上,在成名 前,三毛都是父母眼中的失败者,就是成名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三毛的文章也不 被父亲和家人看好, 所以三毛在父亲面前一直很自卑。
三毛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 她把依附父母也看成是自己的失败,但又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她把父母的过分 关爱看成是负担和束缚,荷西的早逝,更使她感到“虽生犹死”般的孤独。
三毛在作品中无数次地写到过自杀,她说 1981 年如果不是琼瑶用了整整七 个小时强迫她答应不自杀,她早已不在人世。她之所以留下,是为了不伤害活着 的亲人以及广大爱她的读者。可是十年以后,她发现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远没有她自己想象得那么重,她有一篇文章形象地描述过这种心情:在一次家人 聚会上,她三次大声宣布她要结婚了,但没有任何一位家人做出她期待的回应。
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她除了三年讲学之外,主要的时间用于巡回演讲,回答 读者来信, 可以说是在用她的生命反馈报答社会, 像一个布道者一样。
在此期间, 她在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之外,还要忍受肌体上病痛的折磨。从众多的读者来信 中,她看到的,感受到的大多是人们的抱怨,痛苦和求助,所以她要尽一己之力 去帮助别人,在公开发言中呼吁人们要向逆境抗争,要热爱生活,要爱人。她生 命中最后的十年,可以说几乎不是为她自己活的,是为家人和读者活的,她在尽 她的一份力。
当她觉得她已经完成了她的使命, 她有权选择休息, 或许这个决定, 在她去世的十年前就已经计划好了。
了解三毛,体验她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之感,就很能够理解她选择的死亡方 式,也许在她看来那只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每次读到三毛描写的她 在荷西去世之后的心里感受,写她在荷西墓前的守候,内心总是泪流,总是觉得 要三毛这样一个奇女子去承受那样一份痛苦实在是不应该。
一个人孤独寂寥地行 走在消逝的生命中,那会是怎样的落寞和难过,宁愿她不去一个人承受那种撕心 裂肺之痛。
三毛曾经说过“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 ,是的,文字是三毛面对这个世界所 给予的最好的礼物。带着一颗纯真的灵魂,三毛把万水千山走遍,在三毛的文字 当中,我们走遍万水千山......
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三毛不死鸟读后感
我总是看不懂那些鸿篇巨论,因为它们太深奥了。而这种深奥又常常让我觉得它与现实相差甚远——我无法从中体会到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而《三毛》却不一样。总觉得它是一种很有灵气的东西,在向世人传达着某一种语言。三毛以她最清新的笔调,最平凡的文字,写出了人世间最真实也最厚重最有份量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
亲情是人最不能割舍的一段感情。人们常说“血浓于水”。我想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亲情的博爱。亲情是一份理解、一种包容。有些东西可以想得很慷慨,但面对亲情,到了要真正做出抉择时,内心的私爱却能占据人的理智。“如果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这是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第一篇《不死鸟》中对父母亲说的一段话。面对三毛的“不成器”,三毛的父亲没少叹息过,但那份爱使得他能够包容三毛所有一切不合常理的行为。正是这份无私的爱,所以三毛才会那样地祈求上苍让她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为了爱的缘故”,忍着彻心的苦,切肤的痛,一个人独自喝下那永别的苦杯。
没有人会习惯一个人生活,身边没有朋友的微笑亦是忧愁,人总会莫名奇妙地空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空心的稻草人,没有感情。朋友之间讲求的是信任、是理解。“善良之心,与世可依。”无论是自己熟悉的人还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三毛说“人跟人之间‘知心’最重要”。她的真诚、善良、一诺千金,使她拥有了很多很多真心的朋友。无论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莫里,还是渴望飞翔却没有自由的哑奴,还是……他们对三毛真挚的友情,让人感动得想流泪。
爱情是最真挚的仰慕,是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爱是给予,在保留自己独立人格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需要双方之间的磨合。爱是理解,这份理解首先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在信任恋人的同时给予对方更多的空间与自由;爱是责任,要爱对方,尊重对方的人格,为对方的现在以及将来担当责任;爱也是能力,只有有爱的能力,才能为恋人缔造幸福。三毛与荷西之间的爱情故事看似云淡风情、细水长流,实是惊天泣地、永恒不灭。只因那里面融入了太多的真情。
在寻觅真善美的过程中,我还要继续我的足迹——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正如三毛自己所写“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分执着,拼命探求而得不着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
珍爱生命,珍重“亲情”、“友情” 和“爱情”,我懂得了。
看过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篇的人还看了:
3.下小雨随笔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