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作品读后感
王小波的作品思维比较严谨,如他本身一样。读了他的作品,感慨会有哪些?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王小波作品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篇一
学文科的,感性思维强。什么是感性思维?,大概意思是从一滴水能一下想到大洪水,跳跃、不着边就是感性思维吧;但读了王小波之后,我觉得理性思维更有乐趣。从王小波的经历来看,理性思维可不是好玩的,需要什么数学、逻辑知识,或者说理科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我缺乏得很,是不是就不能进行理性思维了。恐怕也不是。什么是理性思维?我的理解是:在日常生活中,想什么事得靠谱。比如,看到了一个问题,我就开始想:这是怎么回事?我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在脑子里分析分析,没准儿还要动手查资料、做个试验、实地查看、找个朋友请教一下什么的,再试着想一个应对的办法。这个过程往往把脑子搞得很累,但会乐此不疲。这似乎就是王小波常说的思维的乐趣吧。
第二个感受是中国知识分子应多搞一些DIY。这是从《沉默的大多数·打工经历》想到的。这篇短文我读了好几遍,王的文笔太幽默了,好几个地方我都笑出声来。文章讲的是王小波和老曹为一家中国餐馆装修房子的经历。王小波是照着中国的标准来考虑这活计的:“我虽是不懂,但有一把力气,干个小工还是够格的。人家老曹原是沪东船厂的,是从铜作工提拔起来的工程师,专门装修船舱的,装修个餐馆还不知道怎么干吗?”。
由于工具不对,加上餐馆老板的吝啬,这活最后也没有干好。还是街面上早在等候的一些“美国人民”接手,结果,这些电工、管子工、木工们干起活来极其专业:“美国包工头接下了这个工程,马上把它分了出去、、、今天上午是你的,下午是他的,后天是我的,等等。几个电话打出去,就有人来送工具,满满当当一卡车。这些工具不要说我,连老曹都没见过。三下五除二,就把我们留下的破烂从室内推出去。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篇二
文章中的王小波和老曹都应该是中国人所说的知识分子吧。我不是说,大学教师一定要会电工的活,工程师一定要会刨木板。但我常想,在生活当中,锻炼很强的动手能力,先别说将火箭搞上天,就是用双手或者借助工具,起来改善一下周边的生活环境,对自己对家人总是有好处的吧。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定义很宽,但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总算是个知识分子吧,说整体有点大,但笔者见过的主儿,很多人的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当然也包括笔者本人。这动手能力就是指英文中的DIY (Do It Yourself)那些东西。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不用DIY那么辛苦,我当了官,自然有人为我做;我有钱,自然有人为我做。这些都不假。但是DIY总是要动脑动手的,DIY用嘴的地方不多,DIY做多了,心里那叫一个充实、那叫一个自信。DIY也帮助我更多地去花时间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渐渐远离那些有关世道人心的无谓争论。只关心具体问题,不关心世道,世风不是日下,人心就会不古?在中国,做这方面工作的人太多了,也没见得开出个万世之风、恒久人心出来。
这条感受立意虚了点,你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怎样就怎样?那才是疾人说梦。我有了这样的感受,就先将它用在我身上,这才是可行的吧。
王小波说出了许多我们想要说的话,但是这些话支离破碎,散落于书的各个角落,需要我们认真寻找和体会。
〈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都超出了我的理解力,〈红拂女奔〉好像很隐讳,很让人费脑筋。相比之下,〈黄金时代〉倒是很易读。大作家是不是都对性偏爱有佳。王小波常说起维多利亚时代的地下小说。那些书我没看过,但是读完之后最初的感受像是读色情小说,好在这把年纪,对这样的描写有了相当强的抵抗力。但细想一下,觉得小说还是揭示了一些深刻的东西:在中国,集体主义被看得很重。人人最好都一样行事,不要太出头。如果你行为出格,就会被看作另类。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群众好像个个都是警察,一千个手指指着你,一千双眼睛看着你,“只许好好改造,不许乱说乱动”,二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出头,要行事另类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会招致嫉恨乃至围攻。
但是人与人不同,再厉害的文化也不可能做到每一个都按着一个步调行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和追求。在性面前,人的行为更是千姿百态,用道统的那一套,希望将每个人拴住是很不现实的,实际上也没有拴住。“性是一种权利”,这是李银河博士说的。只要没有妨碍到公共秩序、没有妨碍到其他人,管她做甚。退一步,背后议论议论也就罢了,还要运用权利对她及王二进行身心上的惩罚,就更不对了。
你要让群众对所谓出格的事情闭嘴是不现实的,嘴长在别人脸上,管得着吗?重要的是应该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依据个人的爱好,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让群众大跌眼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争论、有反弹,比如,广电总局封杀柯以敏、杨二,就是一个反弹的例子。我并不喜欢这二个人,但我很希望中国多出一些柯以敏、杨二这样的人。她们可以起到标本的作用,她们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不顾周围的群众,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在所不惜。
奇怪的是,群众虽然对“出格”的事很烦感,但“出格”的事如果多了,群众好像一下子睡着了,变得麻木起来,任你“出格”下去,甚至与你一起“出格”。关键是做“出格”事的人要像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那样:硬着头皮顶住。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篇三
首先须要说明的是,这世上肯定还有人写的东西,比王小波更能打动我。我只是看到媒体、网络上都在议论他和他的作品,才引发好奇,试着去读一些他的作品。那些比王小波写得好的人,我只能感叹他们的运气不好,没有被这个社会挖掘出来,成己之名,施惠于众。但又一想,人家还不一定愿意被发现,也不屑为人之师,我这是在瞎操心。
再者,我根本没有能力将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好在这样的事自有人去做。所以这个读后感是零零星星的、断断续续的。听说人身上有几个穴位特别敏感,在王的作品里,有几个地方像是点中了我的几个敏感穴位,那种感受倒是记得很深。读后感就围绕着这样的感受来写。
最后,我觉得挺对不起王小波的,因为我读的是盗版,中间有不少错字。我有时想,就因为我看盗版,让王小波损失了一些收入,这是对人家辛勤工作的不敬。我就不说“很多人不都在看盗版吗”这样的话了,就把看盗版王小波作品的不安说出来,并决心以后要是有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一定去买正版来读。
喜欢王小波是从《沉默的大多数》开始。最先听到他,人们总是带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还造了个“三部曲”,让人想起了中学的高尔基。因为中学语文给我少年时的心灵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一听这词就不舒服。大家议得再热烈,几乎是无动于衷。后来,又听说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没有阅读的兴趣,直到有一天,在报上读到一条消息,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向前来面试的学生提出问题,其中一个是:《沉默的大多数》作者是谁?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在地摊上买来一本读了起来,顺便说一下,这书都摆上地摊了,地摊的小书贩卖的书绝对是畅销书,不然的话,人家小书贩怎么赚钱。这更说明这部书有“文章”。
读了王小波后,我才知道原来人是要思维的。这话听起来有些娇情。但我以为不是。你要让我对此做个科学的分析,我做不来。就觉得人人都会思维,但要独立地思维,这点很重要。
独立这东西在中国特别珍贵难得,为什么?社会环境不好。往大处说,大清垮了,中国处处受人欺,革命了几十年才获得独立,死了多少人,费了多少财?这不是说着玩,有史实为证;从小处说,中国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父母养育不容易,但是十八岁以后,要想独立做点啥,还要处处受到牵制。
我觉得人格独立的前提是思维独立、思维独立的前提是质疑。思想不独立主要是不敢质疑或没有养成质疑问的习惯。在这方面,不必从大处说起,犯忌。从自己的经历说说倒也可以小喻大。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当着全班的面,夸某位女生好,说她如何品学兼优,并号召我们大家向她学习,我们那时也很配合,努力学她。但效果并不好,搞得将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搞乱了。回过头来一想,老师那样做没有错,他总是想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大家,奋发向上。但我的经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榜样的力量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的。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相关文章:
5.作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