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一:
1现代物流概述
1.1现代物流基本概念
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一阶段上,现代物流主要是指融合了传统的产业并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形态,其中的流程主要包括了信息、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现代物流企业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具备全面科学管理系统来处理信息化、电子化的能力,这时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应用就变得必不可少,只有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来处理信息,才能促使物流业高效、快捷。现代物流目的就是控制减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
1.2物流发展现状
就中国目前而言,与物流相关的支出总计人民币达到19000亿,站GDP比重近20%,足以证明第三方市场的潜力之大。而其中物流服务提供商也在过去的几年内,年均业务增涨30%以上。但物流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当的低,很难有达到2%以上的企业,所以第三方物流服务难以扩大规模。
在以往的传统物流当中,物流最为重视的是硬件设备的投资问题,而很少关注软件管理系统的应用,随着社会商业不断信息化这个特点,企业不得不意识到信息管理系统对现代物流管理当中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物流体制当中我国不少企业发展往往停留在仓储、运输上,缺乏提供综合性较高的物流服务。
1.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性
面对当今世界物流企业发展竞相争逐的状况,需要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加强跨地域之间的合作与联系,随着网络资源和技术迅速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在物流当中便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提供给了跨地域之间一种良好联系的平台。
在现代物流网络化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物流信息系统,而其中便涉及到了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软件系统的控制,接受信息,模拟物流路线,指导实际物流流程,使得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物流当中无效和冗余的现象,不仅节约了物流实际输送过程的时间,还能通过反馈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使得整个物流过程形成了有机整体。在如此网络化程度高的物流体系当中,既提高了物流规模,又加强了物流节点当中的联系,抗风险能力增强。通过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在传递中的效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科学化物流产品流动,促进物流行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当今信息时代而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的了,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社会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化是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也使得网络化的技术更多应用在物流过程当中,其中在现代物流当中具体应用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下:
2.1 EDI技术在现代物流当中应用
EDI技术具体是指通过相应的转换软件将原始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平面文件,然后通过翻译型软件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文件,然后在文件外层加上信封保护,通过通信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发送给所需信息的用户,用户方再通过相应的拆除信封,软件转换文件格式来获取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以来EDI中心增值服务,及时性、低成本已经成为了EDI技术的标志。在国内而言,上海等地的一线城市EDI中信息系统技术反战日益成熟,同时这也成了带动国内物流企业发展,改善相关业务的契机。
2.2自动识别技术在现代物流当中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实物和信息匹配关系的问题,使得操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到在整个物流过程当中每一个细节过程,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环境,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货物信息准确性。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当中自动识别技术无疑是提高企业竞争 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之一。
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含了条形码识别技术和无线标签技术,其中条形码技术提供了对物流当中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在加上技术成本要求低,所以成为了不少厂家的技术应用。
实际操作当中,主要是对货物进行识别编号ID,此类编号能确保唯一识别货物,通过条码技术奖货物编号映射到信息网络当中,为了提高整个过程效率,实物到达就能进行及时而有效地对比。
在物流过程当中的每一个交换环节上,根据所掌握的单据信息和实物条形码信息进行对比,保证信息与实物的一致性,这样不仅能精确实物的数量,并且还能对实物进行更为有效分类和集中的管理,使得信息网络能完整模拟出物流整个过程。
2.3射频技术在现代物流当中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目的主要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交变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同时能对传递信息进行识别。由于射频技术具有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射频产品难被恶劣环境污染,所以在不少企业工厂当中使用此类技术来代替条码技术。
RFID系统主要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三大部分。阅读器功能主要是讲主机读写命令以及数据加密传至到电子标签,然后将电子标签数据解密传至主机。电子标签凭借智能读写和加密功能,利用无线电波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对交换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在整个交互的过程当中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数据信息的及时存储和读写控制等。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交通运输能力的不断进步,现代物流配送的过程逐步网络合理化,配送的每个具体环节越趋近于自动化、智能化。现代物流与射频识别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各个环节上的技术水平,在供应链上的各种业务数据输入输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得整个过程精准性高。包括从材料采购到仓储,产品制造到加工包装,运输到配送,增加了每个环节的联系,信息流、资金流能够得到及时掌控,使得实际物流变动性对说整个过程的影响性尽量减少。
2.4 GIS技术在现代物流当中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的环境下,对各种图形和空间地理分布信息进行数据及时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作为地理模型分析的基础,建立各类信息数据相联系的关系图,将此类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同时还要将数据存入至相应的数据库当中,便于及时查询和检索,提供动态地理信息辅助决策。
现代物流的管理当中难免遇到小批量频繁配送、增值服务差等“物流瓶颈”问题,GIS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对所在地理信息检索、配送路线的消息情况、客户管理。事物异常和分析等功能,无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物流瓶颈”问题。
通过GIS技术设置企业间共同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完成企业间物资的有效管理,通过对地区内地理信息的及时了解,制定出在本地区范围内物资配送最佳路径和合理的时间表,提高在运送当中实际承载率,最终到达节省企业间总成本的目的。特别是在当今客户配送服务要求日益纷繁的情况下,及时对当时配送状况了解,并协调配送时的突发事件,保障配送及时到位成了首要问题。通过GIS技术能够及时掌握配送车辆位置信息和查询运行中事故原因,弥补过失,提高现代物流在企业当中的增值服务质量。面对小批量配送频繁的情况,GIS技术提高了配送中及时调整的效率。
2.5 GPS技术在现代物流当中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具备全球范围内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能力。目前GPS技术在现代物流当中应用主要有:
1)在铁路交通运输上,通过GPS与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车辆、集装箱、货物等动态信息,实现了运输和货物追踪的管理,在长达10万公里以上的铁路线路上准确找出相应的信息的车辆,同时还能得知此辆货车运送目的地等基本信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铁路网在运送时的透明度,提供了优质的保障。
2)在军事方面的物流上而言,通过GPS与计算机网络能及时了解到驻军数量以及军队需求,主要是能够为之提供充足的后勤服务和保障。
3网络化现代物流体系
3.1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化
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物流信息网络化的基础之上。物流信息网络化是指在物流信息数据库基础上使信息应用系统实现联网。物流信息网络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组成了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其中整个物流过程包括了采购到存储、包装、运输、装载、配送等各个子系统的信息网络。
3.2现代物流体系特点
现代物流体系网络化后,应用现代信息行业技术专业性质强,信息遍布在每个物流过程当中,来源广泛。地区之间的联系较为 密切,增强了各个物流企业相互之间的带动作用,覆盖面积广,同时能及时收集到实时性较强的信息内容。
3.3现代物流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物流企业作为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使用的主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地不断普及并且带动社会经济上的发展。Internet网络体系已经成为了现企业网络基本结构体系。
Internet网络体系成为了物流企业对于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同时在物流企业当中内部Internet网络(Intranet)与企业外部网络Internet采用防火墙隔离不利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性保障,通过路由器相连接。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部门不断划分成一个个小的网络体系,使得工作更能够细致到位,构成无数对应的信息子系统,使得企业物流运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结束语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当中的应用,使得现代物流网络化、自动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有充分认识信息行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才能把握当前的科技发展,加大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才能使得物流行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二:
1、电网信息网络技术特点
电网信息网络技术是电力系统的最重要的一项技术之一,而电力系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涉及面广: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五个环节;
(2)专业化程度高:除一般的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之外,还包含众多的电力系统专业业务知识;
(3)各地均具有自身的特点:各国、各地区在电网运行、经营管理上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在电网信息网络技术系统上,更难做到完全标准化、产品化;
(4)受国家政策保护,国产化是主要方针。
2、信息业务分析
2.1调度电话及行政电话。属于传统的语音业务,是电力调度及行政工作的重要通信平台,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快速接续速度。
2.2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为了对“四遥”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多采用TCP/IP与10/100Base-T网络接口方式。
2.3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日常业务查询功能,各个部门之间的计算机信息联网均基于电力信息通信专网。
2.4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数据。其作用为调度控制中心采集实时数据,可靠性要求高,并需要较小的时延。
2.5继电保护信号。对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可以通过PCM设备的G.703/64kbps接口接入SDH传输平台。
2.6视频会议业务。基于H.323的运行在分组交换网络的IP视频会议系统,已经逐步被电力企业用户所认可。今后将更多采用TCP/IP的接入方式。
2.7通信支撑网及通信监控信息等附属业务可以通过TDM或IP两种方式进行承载。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正在由基于TDM的语音通信为主逐步转变为承载越来越多的IP数据业务。与此同时,传统的基于TDM的重要业务仍然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
3、信息技术体制分析
随着国家电网改造项目的实施,很多县级电力企业建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基于SDH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但是,目前通信网的网架结构普遍存在薄弱环节。此外,随着网内的IP数据和图像等多种业务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加,以支持单一TDM业务为主的SDH技术体制也难以高效地支持此类业务。
3.1链状网络,可靠性低目前的电力通信网网络拓扑整体上依赖于输电线走向,大体上呈星形或链状拓扑结构,其可靠性很低。根据电力通信网络目前的状况,只能采用线路保护倒换,无法实现环形网保护。
3.2不支持IP业务,在电网系统中,传统的SDH体制主要传输语音等TDM业务。SDH是一个以复杂的集中式供应和有限的扩展性为特征的体系结构,难以处理以突发性和不平衡性为特点的IP业务,无法满足IP业务的需要。
4、技术体制的选择与发展思路
基于以上的技术需求,为了在将来的网络中更好地支持比重日益增加的IP业务,县级电力系统运营者在建设自己的通信专网或对现有的SDH网络进行扩容与升级时,均把目光投向以下的技术体制,即DWDM波分复用技术、RPR弹性分组环和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等。此外,纯IP宽带网络、NGN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对于已经建成SDH网络的地区,从保护投资的角度考虑,应该尽量以现有设备与技术体制升级到适合承载IP业务的通信网络,寻找一种方案,从现在的静态TDM复用模式过渡到动态IP网络模式;对于尚未建设本地电网电力通信网络的地区,应该充分结合业务需求,选择一种适合的技术体制。
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1atform)技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数据业务动态变化的特点,在传统SDH设备上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功能。它将传统的SDH复用器、数字交叉链接器(DXC)、网络二层交换机和I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即基于SDH技术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因此,MSTP既能够兼容目前的TDM业务,又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IP数据业务的要求,同时采用了SDH成熟的组网和保护技术。可以说,MSTP体制为电力通信专网建设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5、电力信息数字化的展望
随着我省电网的不断发展,总公司相关领导提出加强电网结构,提高装备水平,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思路进行电网建设,以提高大电网的驾驭水平。深入开展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运用,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提高各级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水平,逐步实现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重点城市的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4.82小时,城市配电网综合线损率低于4.5%。其他地区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达到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技术导则要求。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守率2012年达到100%。
建立八大业务系统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以业务部门为主体推动业务系统的应用率和实用化,提高信息化系统实用化水平。加强通信主网网络结构,提升主网光通信环网率;综合数据网覆盖全部地区局,主干网千兆到地区局,地区局百兆到分县局;建设光传输B网,与地埋光缆、卫星通信系统构成立体化通信网。建设配电GIS、DMS和配电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配电生产管理信息化。110千伏及以上站点、新建35千伏变电站和分县局光缆覆盖率达到100%,城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逐步实现双环网;光通信网络覆盖全部35千伏变电站。”
6、结束语
电力通信专网最新发展趋势是:在保证可靠传输TDM业务的前提下,支持IP和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对于已经敷设了大量SDH网络的县级及以下电力分公司,MSTP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从而在保护了原有的SDH设备巨大投资的同时,保证了电力专网的可持续发展。第3代MSTP已经针对不同的应用融人多种接人功能,可以根据农电通信业务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种功能的综合应用,对网络实现低成本优化,同时保持其高可靠度。
此外,应遵循环网为主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光纤环网的可靠性,依托电网建设,打破行政管理地域限制,尽量将各变电站都连入环网中。应利用电力系统特有的电力杆塔线路资源进行光缆敷设,优先采用OPGW及ADSS光缆敷设方式,从而根据电网一次网架的建设及通信网的发展需要,使电力通信专网与一次电网结构和管理模式相适应,满足电力通信业务发展需要的骨干网架,提供电网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可靠平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三:
前言
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流行,目前电力系统企业员工的很多日常工作(包括生产MIS、OA、电力营销、视频监控、集群录音等各种系统)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但由于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千差万别,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
1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扩大了管理范围,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但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变得更加严重。例如:计算机病毒通过电子邮件感染并传播;管理网络互联接口的防火墙只配置了包过滤规则,提供的安全保证很低,容易受到基于IP欺骗的攻击,泄露企业机密;部分局域网没有进行虚拟网络VLAN划分和管理,造成网络阻塞,使工作效率减低;绝大多数操作系统是非正版软件,或网上下载的免费软件,不能够做到及时补丁(PATCH)更新,造成系统漏洞,给攻击者进行木马攻击留下后门;绝大多数工作站没有关闭不必要的通讯端口,使得计算机易遭受远程攻击、病毒入侵等等。
2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意义
电力系统企业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企业本部办公室了解分散在全国各地项目部的财务报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在企业本部计算机网络会议系统中获取分散在全国各地项目部的项目资料,与其他管理人员进行研讨,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电力系统企业担负的电网建设任务决定了电力企业要使用计算机网络,它能将分散的电网设施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能将分散在各地的员工连接成一个整体并能将管理范围缩小。利用计算机网络,企业可以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与每个员工联系的平台。管理者的决策要依赖企业员工直接提供的素材,计算机网络能将企业员工提供的大量素材直接呈现至领导者面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电力系统企业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企业经济效益。
3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应对策略
3.1做好电力系统安全风险的评估
开展电力系统企业信息安全建设,首先必须做好安全状况评估分析。评估应聘请专业权威的信息安全咨询机构,并组织企业内部信息人员和专业人员深度参与,全面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发现问题、明确需求、制定策略后开展实施工作,实施完成后还要定期评估和改进。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着重点在安全和稳定,应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不能过分求全求新。
3.2采用信息安全新技术,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电力系统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很多,应该根据安全需求的轻重缓急,解决相关安全问题,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的成熟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采取分步实施。技术成熟的,能快速见效的电力安全系统先行实施。
3.3计算机病毒防范
目前防病毒软件主要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两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将电力系统内各台计算机加装防病毒软件,并且要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版本,建议采用单机版、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及其他防护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病毒防范体系。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安装在单机工作站上,保护工作站免受病毒侵扰。病毒防火墙安装在网关处,对出入网关的数据包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杀死企图进入内网的网络病毒。网络版防病毒软件管控中心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用户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客户端,每台客户端都能实施连接管控中心服务器,管控中心可以对客户端下发安全防护策略、升级客户端病毒库,从而全面监控整个网络的病毒情况。
3.4优化安全设备配置策略
通过信息检测、攻击检测、网络安全性分析和操作系统安全性分析等一系列配置,对黑客进行监控。利用防火墙可以阻断非法的数据包,屏蔽针对网络的非法攻击,阻断黑客入侵。一般情况下,防火墙设置会导致信息传输的明显延时。因此,在需要考虑实时性要求的电力系统,建议采用实时系统专用的防火墙组件,以降低电力系统通用防火墙软件延时带来的影响。
3.5监视网络流量和进行非授权使用检测
通过对网络流量采样.来实时地监视网络流量和进行非授权使用检测。同时,可以通过封锁网络访问或终止非法对话来主动响应非法活动。
3.6物理链路上的隔离
电力系统重要网络采用物理隔离的方法保证其安全性。物理隔离是在物理链路上进行隔离,是一种最安全的防护技术。大体可分成单机物理隔离、隔离集线器和网际物理隔离三类。单机物理隔离:分为内置隔离卡和外置隔离器。隔离卡安装在机器内部,安装和使用比较麻烦,切换内外网时需要重新启动,但安全性最高。隔离卡又分为单硬盘物理隔离卡和双硬盘物理隔离卡。隔离器是外置设备,安装很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缺点是安全性不如隔离卡高。电力系统隔离集线器不需要改变布线结构,单网线到桌面。可以同时接入多个工作站,使用方便。网际物理隔离:电力系统物理隔离器可以完成外网信息的搜集、转发和内网发布三个工作环节,在转发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启动隔离传送器。适合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部门的外网接口处。
3.7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培养信息安全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和必须与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才能真正发挥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设备的作用。
4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维护
4.1维护工作内容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内容包括:设备、链路、电源和配线架等附属设备的维护。具体要求包括:
1)保证设备工作条件,包括供电条件和环境条件等。
2)对系统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根据故障现象和告警指示,利用网管及各种测试工具进行故障定位,找出故障原因,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3)通常采用集中维护方式,将维护人员和必要的维护仪表集中在一个主要站。
4)经常检查交换机与路由器中的端口状态,尤其需要关注端口差错统计信息,对于出错包特别多的端口,应该检查其是交换机或路由器本身的、链路的原因,还是接入设备的原因。交换机或路由器主要查CPU利用率和MEM利用率,接入设备若是计算机,则主要看网卡的设置是否正确、网卡的驱动程序是否和网卡匹配,查出原因后进行整改,检查完后对端口统计信息清零。
5)链路若是光缆,则主要检查现有衰耗和投运时的衰耗差,链路是网线则用专用仪器进行现场测试,光纤不允许小角度弯折,更不能出现直角。
6)网管监控系统和本地维护终端用的计算机是专用设备,禁止挪用,以免病毒侵害.
4.2对维护人员的要求
1)对运行中的网络设备在进行变更设置的操作时,必须有两人同时在场方可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做好如何在操作失败而导致网络设备异常的情况下的处理预案,履行必要手续。
2)处理光接口信号时,不得将光发送器的尾纤端面或上面活动连接器的端面对着眼睛,并注意尾纤端面和连接器的清洁。
3)熟练掌握所维护的设备的基本操作。
4)做好设备的日常巡视工作。
结语
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现代化企业管理中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形势越来越严峻,电力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工作任重而道远,值得电力系统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一起积极探索,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