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的典故
言不由衷的典故
言不由衷的意思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你们知道言不由衷的典故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言不由衷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言不由衷的解析
【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口不一致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反义词】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言不由衷的典故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的弟弟姬友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也就是郑桓公。他在郑地很受百姓爱戴。周幽王即位后,任他为司徒。周幽王荒淫残暴,郑桓公预计西周王朝将要垮台,便听了太史伯的话,把部族、财产及其家属等迁移到东貌和郐之间的地带。不久,周幽王被申侯联合西部的犬戎族杀死,桓公也在这次动乱中被杀。后来,他的儿子郑武公攻灭了东虢和郐,建立了郑国,国都在新郑(今河南省境内)。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一个新兴的强国。后来逐渐衰弱,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公元前761年,郑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为夫人,叫做武姜。生了太子寤生和叔段。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他就是郑庄公。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俩先后都担任过东周周平王朝廷的卿土,很有权势。当郑庄公任卿土的时候,周平王同时又信任另一个贵族虢公,让他分掌一部分权力。郑庄公对此十分不满,怨恨周平王。这时周室衰微,郑国又正处于鼎盛时期,周平王不敢得罪郑庄公,便对他说:“没有这回事!”想以此平息郑庄公的怨恨。但空口说白话不行,所以周、郑互相交换人质。周平王的儿子狐到郑国当人质;郑庄公的太子忽在周朝作人质。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后,因为太子换父早就死了,所以平王的孙子姬林继位,就是周桓王。周桓王准备把大权交给虢公。郑国人一气之下,便肆意挑衅,借故向周人发泄怨恨。这年夏天,郑国的祭足(郑国大夫,即祭仲)带兵把周朝京都地区内温地(约在今河南省温县)的麦子抢割一空。秋天,郑国人又收割了成周一带的谷子。周朝和郑国从此结下了仇怨。《左传·隐公三年》在记载了这件事情以后,评论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维能问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言语不发自内心,即使互相派了人质也是没有用处的。双方如能设身处地、相互谅解,然后做事,又用礼仪来加以约束的话,就是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破坏得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信不由中”的“信”,这里指人的言语;“中”同衷,衷,是“内心”的意思。成语“言不由衷”就由此而来。
言不由衷的造句
1、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说言不由衷的话。
2、当她了解到你以前所有的“是”不少是言不由衷的,她会痛苦和惊讶。
3、仔细想想,一个虚拟的纪念碑也并不是就像我们刚开始想的那样言不由衷。
4、逐渐地她的文字中的一丝言不由衷开始令她困扰。
5、他们说我是一个聪明的女生,其实是一句言不由衷的恭维话。
6、当一个人被迫或被引诱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时,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观点转变。
7、“不过如果她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会更喜欢这场演出。”他言不由衷的继续说道。
8、但是,政府不能言不由衷或者对政策反应迟钝。
9、我们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我们做着不想做的事情,我们还坚持上完厕所一定要洗手。
10、我不能言不由衷,说我喜欢他们。
11、埃托奥也会有言不由衷时候,人们不便去刨根问底。
12、我又开始了说些言不由衷的话,不知是为了强迫自己不去想你,还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
13、我和他之间的暧昧都是言不由衷。
14、他在详述苔丝生活中的一些偶然事件时,把它们当成了最重要的特点,因此自己也觉得言不由衷。
15、为了赢得多数选民,有时候他们不得不说一些他们自己都弄不明白的言不由衷的话语。
16、他言不由衷地说些需要更加同情之类的陈腔滥调。
17、他重复着邓小平言不由衷的路线---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现代化。
18、这种情形下,人们往往言不由衷,只是作了对推销电话的一个即时反应。
19、他的话只不过是一种言不由衷的恭维而已。
20、忽醒忽睡,连梦都变得空洞,糜烂的落寞言不由衷,灌溻的泪依然在闪烁。
21、其次,要表现出真诚,避免言不由衷。
22、我言不由衷地起立,敬礼,说道:“桥杰明白,请主席团放心。”
23、最坏的时候,他们会被看成是言不由衷或不诚实。
24、出于对自己言不由衷的愧疚,美国参议院最近通过了针对烟农的“买断”法律,这样,美国政府可以不再为它自己也严厉指责的一个行业提供补贴了。
25、她说她喜欢我,这话有些言不由衷。
26、世尊又说,那么就言不由衷的说,随便敷衍几句就可以了。
言不由衷的典故相关文章:
2.言不由衷的典故
4.言过其实的典故
6.无可奈何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