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不分伯仲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

时间: 沙娣999 分享

  不分伯仲的意思是指分不出第一第二,那不分伯仲有什么典故呢?下面请欣赏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不分伯仲的典故,欢迎阅读

  不分伯仲的典故

  傅毅与班固都是东汉有名的文史学家,均为扶风郡人,经历也极为相似,班固16岁时到洛阳太学求学,与傅毅成为同学,一起在太学中崭露头角。永平五年(62年),班固迁为郎,典校秘书,二人又在洛阳相遇。

  汉明帝时期,神雀群集,明帝要求百官作《神爵颂》,班固、傅毅献赋,均得到了汉明帝的称赞,平分秋色。在反对迁都长安问题上,班固作《两都赋》,傅毅也作了《洛都赋》、《反都赋》。汉章帝即位后,召傅毅为兰台令史,二人又成了同事。傅毅作《显宗颂》十篇,显于朝廷,班固心中颇有不平,在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讥讽傅毅“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引出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千古话题。

  汉和帝时期,窦宪任车骑将军,请傅毅为主记室。不久,窦宪升大将军,又以傅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至此,二人又成为同僚,均作《北征颂》歌颂窦宪北伐的功绩。在幕府中,班固和傅毅受到了窦宪的重用,希望有朝一日成就功名。不久,傅毅去世,班固也在永元四年,因窦宪谋反案受株连,死在狱中。

  傅毅作为东汉的文史学家,为世人交口称誉,与班固不相上下。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当时人们的评价:“是以兰台之史,班固、贾逵、杨终、傅毅之徒,名香文美。”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中也说:“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不分伯仲的解析

  成语词目:不分伯仲

  成语发音:bù fēn bó zhòng

  成语解释:分不出第一第二。

  成语出处:无

  成语示例:两位追求者的才学、家世都一样优秀,不分伯仲,让她不知如何抉择。

  成语接龙:不分伯仲 →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

  不分伯仲的故事

  因为小说《西游记》而家喻户晓的玄奘,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僧,以翻译佛经闻名。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高僧的翻译成就不比他差。而且年代比他早,还是一位异域高僧。

  这位高僧传奇到什么程度呢?历史上曾有几位皇帝争相抢夺他。有位皇帝更离谱,兴兵十万出征人家的国家,只为找到他。专家的评价更是高得惊人。说这位高僧进入长安是中国佛教翻译传播以及经文整理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以后佛教在中国开始发扬光大。这位高僧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与玄奘齐名的东晋时高僧、被梁启超称为“译界第一流宗匠”的佛教大翻译家鸠摩罗什。

  如果说玄奘是不远万里赴印度取得真经,那么鸠摩罗什就是去国离乡来到中土弘扬佛法。鸠摩罗什是中外交流史上的名人。有人说他是印度高僧,也有人说他是龟兹高僧。都对,因为其父出生于天竺望族,曾担任西域龟兹国国师,其母为龟兹国公主。

  鸠摩罗什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在他尚未出生时就开始了。据说,母亲怀他后,记忆和理解倍增于前,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梵文。鸠摩罗什5岁日颂千偈,7岁出家,9岁便能登坛讲经,名闻西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

  年轻时,鸠摩罗什佛法修为越来越高,“道震西域,声被东国”。然而,作为一代名僧,鸠摩罗什坎坷的命运是从迈向中土开始的。此时,前秦苻坚统治北方,势力强大。传说苻坚破襄阳城,找到他认为天下最有名的佛教法师道信。道信告诉他,自己不是最有名的,真正最有名最有影响力的是鸠摩罗什。公元382年,苻坚派遣吕光率领十万大军出征龟兹国,目的就是要找到鸠摩罗什,邀请他来长安。但是,在吕光覆灭龟兹国请出鸠摩罗什的第二年,行至凉州时,苻坚就被姚苌杀害。吕光自立为凉王,鸠摩罗什被困凉州17年,受尽凌辱。

  直到遇见后秦皇帝姚兴,鸠摩罗什的命运才开始出现转机。公元401年,姚兴消灭后凉,迎请鸠摩罗什来到长安。鸠摩罗什被尊为国师,受到隆重的礼遇。在当时的北方佛教中心长安,姚兴还修建了一座“逍遥园”,作为鸠摩罗什译经、讲法的场所。

  在这里,鸠摩罗什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先后译出经律论35部294卷,《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等等,所译经典十分广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乘佛教经典。据记载,当时参与他翻译的沙门有八百人,听众三千余人。

  学者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的东汉年间。佛教最初在王室和贵族之间传播,真正开始广泛传播大概在公元4世纪。其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西域僧人鸠摩罗什来到长安。

  此前,佛法虽然传入中国,汉译佛经也越来越多,但是翻译作品多不流畅,聱牙佶屈,艰涩难懂,影响教义流传,佛法在中原长期不兴。鸠摩罗什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局面。

  有人评价鸠摩罗什的翻译文采出众。不妨来感受一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若蜜经》,是他所译经文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段,被称为“六如偈”。他的译作中有诸如“大千世界”、“一尘不染”、“粉身碎骨”、“回光返照”等大量新造名词和音译名词。

  有人评价,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的译经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史家统称他以前的译经为“旧译”,称他的译经为“新译”。他翻译的虽是佛教经典,其影响却超出了佛教范围,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都有着长久而广泛的影响。甘肃武威今存有鸠摩罗什寺,其中有鸠摩罗什舌舍利塔。

  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今陕西户县草堂寺)圆寂,终年70岁。圆寂前,他曾立下誓言:“若我所译经典,合乎佛意,愿我死后,荼毗(火化)时,舌根不坏。”据《高僧传》记载,鸠摩罗什圆寂后,弟子们依照佛礼予以火葬。发现其肉身尽化,唯有舌头不烂。

  这位异域高僧肉身虽化,但他播撒下的佛教文明种子,却早已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不分伯仲的造句

  1. 两人在比赛中势均力敌,不分伯仲,终于难分胜负,双双获得冠军。

  2. 此时,自民党与在野党在实力上已经可谓不分伯仲,情况已经十分尴尬。

  3. MIDI制作方面不分伯仲,但是一般人用惯了Cakewalk,我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

  4. 只有当她抓到撒谎的嫌疑人时,Beckett训练有素的警察能力才能够和Castle的学术技能不分伯仲。

  5. 当各网站内部优化不分伯仲时,想要排名靠前,拼的外链的质量和数量了

  6. 而弹指神通与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各擅胜场,不分伯仲,乃是指法中的并世双雄。

  7. 推选火炬手,与王义夫名气不分伯仲的还有奥运冠军、辽阳人袁华。

  8. 很快,大男爵发生分化,显赫者升为伯爵,其余与普通男爵不分伯仲。

  9. 巧合的是,他的进球分布和高产效率也与2001年的萨维奥拉、2007年的阿圭罗不分伯仲。

  10. 和同一时期的书法家沈尹默相比,二人在“二王”一路的继承上可谓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11. 他的搭档们大多也是与他年龄相当的本土演员,经验不相上下,演技不分伯仲。

  12. 简悦的文家菜与苏菲的文苑小厨比赛不分伯仲,两家菜系均出自文家菜的秘笈。

  13.巨灵神不相上下,结果自然是不分伯仲,因此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铁杆兄弟。

  14. 这样的驱动形式和设定,已经与同等级的后驱车在抓地力、稳定性方面不分伯仲。

  15. 六姐妹为阻止pluto入侵而与其对决,与它不分伯仲,而之后它的血液覆盖了这颗行星。

  16. 与青岛的海水浴场不分伯仲,并向黄明德提出:“青岛搞度假,湛江也可以搞嘛!

  17. 择业时,地点、待遇不分伯仲的两家单位,你将何去何从?

  18. ”因为关夫子比莎翁早生三百年,且二人的成就又不分伯仲。

  19. 记者:您和金庸先生不分伯仲,你们有没有聊过彼此的作品?

  20. 陈季常坦言小妹天资聪颖,与苏轼不分伯仲,苏轼嗤之以鼻。

  21. 时至今日,三方兴隆壮大,实力已自不分伯仲,更固鼎足之势。

  22. 怪不得有人说美国这次两预选人不分伯仲就是媒体操作的结果。

  23. 以前不分伯仲的日本队已经超过我们,韩国队也在一边虎视眈眈。

  24. 他们认为,既然韩日两国不分伯仲,那么世界杯应破例联合举办。

  25. 两人实力似乎不分伯仲,一声剧烈的撞击声后,两人都倒退了几步。

  26. 蒙特特禺毗:拥有巨大身躯与翅膀,战斗力与聂非鲁皮特不分伯仲。

  27. “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


看了“不分伯仲的典故”还看了:

1.天涯海角的典故

2.火树银花的典故

3.不矜不伐典故

4.抓住机遇的哲理小故事6则

5.经典晨会小故事分享

不分伯仲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

不分伯仲的意思是指分不出第一第二,那不分伯仲有什么典故呢?下面请欣赏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不分伯仲的典故,欢迎阅读 不分伯仲的典故 傅毅与班固都是东汉有名的文史学家,均为扶风郡人,经历也极为相似,班固16岁时到洛阳太学求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0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