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典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典故
失之东隅,东隅:日出的地方。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下面是学习啦网小编带来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解释
【成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解释】: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典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现在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现在河南渑池东)、宜阳(现在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现在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爬上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洛宁西北)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造句举例
1)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根据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动物们自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办法。
2) 换句话说,张建西虽然失去了对营中唯一地主力部队的掌控权,但基本是得到了他垂涎已久地副千户之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3) 就这样,在近乎疯狂的练习中,他莫名其妙的学会了心意技,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 嗯嗯,我的《醉神话》已经完本在窗外秋雨屋内缠绵的浓情蜜意里,周洛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 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这个道理。
7) 除了“坐树不言”“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外,还有“畏天知命”“以逸待劳”等成语也和这位大树将军有关。
8) 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9) 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1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欧阳克也没想到,原本是奔着九阳真经去的,没想到在失去九阳真经的时候,却能得到斗转星移和参合指的藏匿消息。
11) 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来,只要坚强地活下去,在红尘喧嚣中,她就能如花绽放,一路锦绣。
13) 殿下,此番定下之计已不能行,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番我们也不是劳而无功。
14) 芸娘只是一个人暗自垂泪,有道是得之桑榆,失之东隅,人间悲悲喜喜,莫不如此。
15) 好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了阴风主,到得了清虚的一件杀器。
16) 企业遇到外贸出口不甚景气的情况,就该迅速转变产型,开发新产品,不这样做就会失之东隅。
看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内容的人也喜欢:
1.最有名的帝王典故
3.滕王阁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