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董事长任正非的创业故事_任正非的业故事
这是一个今天很多外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任正非
创业人物任正非简介
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地区镇宁县,中共党员,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已并入重庆大学),毕业后参军从事军事科技研发,后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
他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曾在业内外产生过广泛影响。
2011年《财富》杂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任正非居首。
2011年任正非以11亿美元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153名,中国第92名。
在《财富》2012“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中位列第一,2013年蝉联第一。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1987年,徘徊在深圳街头的任正非没有想到,好运气即将降临到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
任正非只占华为1%的股份,段永基曾经担心有一天他会不会因此而被人赶下台,而任正非的回答是,如果这一天到来了,说明华为成熟了。
1987年,徘徊在深圳街头的任正非没有想到,好运气即将降临到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
一
改革开放已近10年,全国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就在那一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变得十分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计划,但是似乎和任正非还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一年他43岁,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
在这里,先他而来的妻子成为南油集团的高管,却最终结束了两人的婚姻关系。
任正非自己还只是南油集团下属的一个电子公司的经理,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任正非而言,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只有可以想见的平淡无波。
然而和所有始于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机会从天而降,任正非的人生道路从此走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给1987这个本来相对平淡的年份,加上了一点重量。
故事的开始方式很深圳。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深圳华为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
凭借特区一些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都是一样的。
更何况任正非本人也是通信技术的门外汉,他的爷爷是一个做火腿的,父母是普通教师,他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是暖供,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可能使他成为中国比较早用上电话的人,却远不足以令他对这个产业有深入了解。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天上掉下一块东西,人们觉得只要是馅饼就已经喜出望外了,实际上天上掉下的是块金子。
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熊秉群先生在总结中国电信产业30年历程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的电信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这个阶段里各个企业以购买国外的设备或者是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进行发展。
正是有了这些合资企业,才使国内的制造企业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
第二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就是在程控交换机方面的突破。
“虽然程控交换机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当时的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通过六五计划、七五计划研发出了中小容量的程控交换机,但是当时这样的一些成果,要转化为产业,特别是成为商用化的设备,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第三阶段,就是进入21世纪的通信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10年。
43岁拉起旗帜单干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
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
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也就是“七国八制”,即美国AT&T、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法国阿尔卡特,以及日本NEC和富士通。
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任正非决定要自己开始做研发。
二
任正非后来解释自己早期的这一次转型的原因的时候说:“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
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了。
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根本”,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最初有50多人,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
这里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
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
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
这是创业公司所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打起地铺,令外国企业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