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开店指南 > 融资 >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时间: 晓铧971 分享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信贷融资是指企业为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同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或者信誉比较好的融资公司签定协议,借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在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那么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希望你们喜欢。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经验表明,通过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视大银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涛

  较高的信贷成本及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普遍原因。笔者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外中小企业信贷的基本特点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并提出了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设想。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国际难题。世界银行2008年11月发表报告(以下简称“世界银行报告”),在45个受调查的国家中,由于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较高的信贷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明显居于弱势。大、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比分别为3.0∶1.2∶1.0,即大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资金总量达到了小企业的3倍,是中型企业的2.5倍。从信贷成本来看,大、中、小企业的相对比例分别为1.0∶1.3∶1.4,中小企业信贷成本明显高于大企业。就风险而言,大、中、小企业的贷款不良率分别为3.9%、5.7%和7.4%,中、小企业的风险比大企业分别高46%和90%。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大、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1.1%、2.8%和6.0%,比国际大、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低2.8个、2.9个和1.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的风险比大企业分别高155%和445%,表明我国企业风险低于国际水平,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风险差距高于国际水平。尽管如此,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均优于国际水平,大、中、小企业贷款在各类企业贷款中的相对分布达到2.1∶1.5∶1.0。因此,相对国际平均水平而言,我国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较大。

  中小企业信贷困难的基本因素

  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回收成本、信息采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都比较高。经济波动、直接融资渠道不发达、信息共享机制缺失等因素往往还会放大这些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信息缺失

  由于中小企业生存时间短、经营不稳定,而且较少与银行发生业务往来,商业银行难以掌握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其信贷风险。中小企业信息缺失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对其发放贷款,这在征信制度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设立专门的征信机构以及贷款申请材料的完善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持有这种观点的发展中国家银行比例为67%,高于发达国家银行23个百分点。2001年、2002年和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因财务状况不良、信用不高和经营管理水平欠佳因素被银行拒绝贷款申请的比例均在50%以上。

  大企业相对中小企业获取信贷资源有优势

  世界银行报告反映,45%的发达国家银行以及15%的发展中国家银行认为,信贷市场上大企业挤占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导致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一般认为,大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大,银行放贷操作成本小,风险低,因此,大、小银行均倾向于向大企业放贷,从而挤占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也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仅占间接融资的10%左右。由于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手段尚未成为我国各类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所以尽管资本市场融资成本较低,大量有条件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大企业仍然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无法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

  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对称

  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对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更为敏感。在经济下行周期时,流动性紧缩首先反映在生产供应链条末端的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对利率变化导致的成本上升更为敏感,也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替代。而在经济上行周期时,宽松的流动性则首先惠及大企业。世界银行报告表明,39%的银行认为影响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因素是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信贷市场上其融资地位也处于相对弱势,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了信贷资源,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持续上升,贷款余额占比稳中有升

  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导影响,今年年初以来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明显上升,贷款余额占比稳中有升。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表明,目前主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为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1.8%,比上年末高18.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4.6%,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21.6%,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水平仍然相对较高

  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中型企业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为228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8%,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06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0%,比上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良贷款总量减少比较有限,这主要是同期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较快所致。同期,大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1%。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水平仍然相对较高。

  中小企业贷款存量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发达地区,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

  从地域分布看,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北京、辽宁、福建等八省市,其中浙江、江苏、广东的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从行业看,中小企业贷款存量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新增量更多地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倾斜。

  中小企业贷款以抵(质)押形式为主,信用形式贷款余额占比有所上升

  从贷款形式看,抵(质)押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49.1%和51.6%,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2个和2.6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保证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32.8%和32.6%,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3个和高1.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占比分别为18.1%和15.8%,比上年末分别高2.5个和1.1个百分点。

  大型金融机构占据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主要份额,中小金融机构仍以服务小企业客户为主

  目前,各类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含企业票据直接贴现)余额占全部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依次为:国有商业银行(37.1%)、股份制商业银行(21.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5.1%)、政策性银行(13.6%)、城市商业银行(10.6%)、外资金融机构(1.8%)、邮政储蓄银行(0.5%)和城市信用社(0.1%)。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占比共计73.3%,占据了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主要份额。

  中小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为贷款发放主要对象,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小企业贷款(含企业票据直接贴现)占城市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6.9%和33.3%。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以大型企业客户为主,小企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的比重分别为8.4%、11.4%和17.2%。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设想

  经验表明,通过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视大银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世界银行报告表明,给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比简单地提供信贷补贴更为重要。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水平、降低中小企业进出门槛和产权转让费用有助于中小企业公平地获得银行资金。此外,加强征信建设能够降低中小企业信息采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助于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的中小企业进入及产权转让成本均为0.2%,荷兰、芬兰及新加坡等国的中小企业退出成本为1%。世界银行报告还表明,较高的退出门槛及严格的劳动管制会显著增加中小企业调整的难度,降低中小企业部门的活力。

  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按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其行业性质有针对性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类型。服务型中小企业主要需要流动资金贷款和经营性开支借款。有关研究表明,种子期企业需要天使基金、个人投资者和政府资助进行研发;起步期企业需要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成长期企业要靠私募股权融资或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成熟期的企业较容易从商业银行融资,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各种再融资手段实现融资。丰富的融资渠道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全国小企业金融抽样调查”(NSSBF)的数据表明,1998年在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以“主要所有者”,“天使基金”、“风险基金”(或称“创业投资基金”)和“其他股权”形式为主的股权融资约占总资产的49.6%,而债务融资占其总资产的50.4%。众多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工具以及一些以股权或债权为抵押物的、介于股权与债权之间的夹层贷款或中间融资创新产品,充分满足了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目前,我国通过开设创业板、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以及发展库存产品及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推动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从企业客户群体看,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客户为小企业。创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同时,可以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在保证“风险可控、监管到位”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存贷比等指标的监管区间。

  在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大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讲,包括社区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在提供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最新研究表明,大银行利用其网络、咨询和科技优势,在提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资产管理、保理、租赁、信用评级等金融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这些机构通过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等方式,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坚力量。世界银行报告显示,91%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以及90%的发达国家银行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据2002年英格兰银行报告,英国4家大银行发放了全部中小企业贷款的86%。美国小企业局调查也表明,2006年6月末,美国中小银行、大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中小企业贷款的份额分别为55.3%和44.7%。我国大银行也在积极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以建行为例,建行建立了专业化经营的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与小企业共赢的路子。创新开发的“速贷通”、“成长之路”、“联贷联保”、“供应链融资”、“循环额度”和“仓单质押”等融资产品,既受到了小企业欢迎,又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担保制度,扩大贷款质押和担保面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特别是完善《担保法》。从法律上明确动产抵押范围,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库存产品、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范围。研究成立政府性再担保机构以及由企业、财政和金融机构三方出资和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相互合作,达成共赢。

  坚持市场化发展和公平竞争原则,在必要环节上对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政策扶持

  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为私有产权,灵活性高、适应性强,新陈代谢活跃,在必要环节上对中小企业应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修订中小企业标准,使扶持政策能够惠及真正的中小企业之外,合理降低中小企业实际税赋、减少行政收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美国税收制度实行的是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累进税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半年的纳税宽限期,同时对于雇员人数在25人以下的微小企业按个人所得税率征收。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降低所得税下限;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资额15%~23%的财政补贴;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幅度一般为2%~3%。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报告显示,从1994年到2001年,亚太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在2001年,为中小企业实施减税政策的国家占比上升至60%,比1994年上升了42%。2009年,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分别由6%和4%统一降至3%,减轻了中小企业税收负担。

  千方百计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

  各国中小企业在劳动力素质、经营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发达国家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很重要的经验是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很多国家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法律、评估、融资、会计、人才、产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未来,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征信建设,使征信记录对信贷发放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持和补充作用。

  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因素

  1.政府因素

  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原因。大型企业能够容易地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得到资金,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却相应被提高了许多,中小企业要取得贷款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

  2.金融机构因素

  (1)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政府为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带来更深层次的危害,都采取了谨慎性原则。这一宏观调控,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首先受到伤害。金融机构内部清理整顿,使得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惜贷"。(2)缺乏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小企业的规模歧视依然存在,大银行从节约成本费用角度出发,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虽然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成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行,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最终还是制约着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3.信用担保体系因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并且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4.直接融资因素

  企业的直接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的股权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债券融资。从股权融资来说,上市的门槛太高,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急需的资金。虽然创业板的推出,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的特点将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但创业板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足,或许能相对缓解融资问题。从债券融资来说,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而且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债券发行额度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要通过债券融资几乎没有可能。

  5.法律体系因素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尽管《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少数法律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上市等融资方面的保护甚少。200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经济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实现经济民主化的重要一步。但是,《中小企业促进法》也存在着局限性,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中小企业融资的自身因素

  1.中小企业素质较低,信用状况较差

  中国中小企业的素质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乡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竞争力,市场风险高,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向其发放贷款。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或合伙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大,信用观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把握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增加了放贷风险。

  2.中小企业缺乏担保物

  无论是什么企业要求贷款或者担保,都需要有担保物来提供保证。中小企业仅有的抵押品就是其有限并且价值低廉的土地、房产和机器设备,其规模也就制约了这些抵押品的价值。

  3.中小企业人才匮乏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为私营企业,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的管理理念和领导力,而企业的发展需要管理者能表现出一定的远见卓识,具有先进的融资理念,为企业规划出合理的融资方式,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来筹集资金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中小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留住人才的能力弱,使得企业新鲜血液注入少,先进理念和技术难以运用于企业,制约企业的发展。


看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的人还看了: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2.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3.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解析

4.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5.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28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