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创业团队
如何管理创业团队
创业初期最需要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阶人才,可是这个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本请到这些人,这时候该怎么办?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如何管理创业团队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如何管理创业团队:
招人:态度决定一切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分享:创业初期最需要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阶人才,可是这个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本请到这些人,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首先得分清楚什么是“高阶人才”。在外企里拿着高工资的,一定就是高阶人才吗?其实不一定。有些外企在中国本身就很强势,产品不愁市场,有些人仅是适合打顺风牌而已。很多职业经理人空降到小公司反而失败,为什么?因为他不具备在创业企业工作的心态,他需要的资源很多,而小公司要什么没什么,很多人首先从思想上、心理上就接受不了。这种所谓的“高阶人才”对创业企业是没有意义的。
创业公司所需要的人,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是不是“海归”,是不是来自名校名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有热情;二,对中国本地市场是专家;三,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企业需要的是做,需要的是结果。
留人:机制决定成败
对于一些能人,创业者可能暂时付不起很高的工资,但你一定不要把他们当成打工者。创业者要建立一种与人分享的分配机制,把能干的人变成企业的中坚力量。这样的游戏规则是企业成长的根本。
硅谷精神并不像人们所说的只有创新,只有创新是成功不了的。提到雅虎好多人只看到杨致远,可是如果没有风险投资商帮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架构,使得更多优秀人才加盟,就靠杨致远他们两个博士就能做成市值五百亿的公司?不可能。
从来没听说过美国对软件企业有什么倾斜政策,对互联网企业有什么免税优惠,这些都不是创业企业成长最重要的支撑。利益共享的核心理念才是硅谷风险投资最大的价值,只有合力,才能将1做到100。中关村不少企业做着做着散伙了,一个变成了五个,谁也做不大,所以中关村成不了硅谷。
我做360搜索的时候就常劝很多创业者,不要拿国内传统企业的钱,也不要拿国内风险投资商的钱。因为国际风险投资最适合帮助你建立一个符合现代企业理念和现代企业精神的组织架构和利益分配机制,这才是风险投资最重要的价值,超越了投资本身。这一套游戏规则使创业者与员工之间不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也使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产生利益共赢的关系,它引导着你与有能力的人分享利益,共享成功。
建立不起这样机制的企业是先天不足的企业。在挣钱的时候,也许能通过发展掩盖问题,一旦碰上困难,就会导致崩盘。
如何管理创业团队
以下是小编的推荐阅读:4招教你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现代人的思想常陷入困局,生活的苦闷集中体现在生存压力大、社会的不公平、以及精神无所追求。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身不由己”的感慨其实源于自身无法行使自由意志,而是由各种焦虑和恐惧支配着自己的这一事实。
在听凭后者的本能驱使下,我们往往做出并非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接着又必须很快找到言不由衷的借口来安抚自己不安的内心。可是由于自身长期受应试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思维习惯,人们不太清楚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而导致不幸福感如此强烈。
我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出路。
第一,产生质疑。
很多人往往都是在面临过不去的坎时,才小心试探自己内心最软弱的深处:“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但擅于使用“鸵鸟缩头逃避法”的人们往往无法直面自己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因为这意味着否定自己的价值。
但是挫折的痛苦也是帮助人产生质疑的动力,拷问灵魂“这样想真的是对的吗,这样的想法真的符合我的意愿吗”,然后开启顽固的心灵之锁。所谓彻底的自省,就是要质疑他人、社会长年加载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因为质疑是思考的起点。
第二,进行阅读。
阅读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生搬硬套,而是提供自省的切入点和内化于心的思维素材。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基础,那么人的思想必然容易画地为牢、固步自封。
阅读呈献给我们极其多元化的知识与观点,使人可以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经历、经验和体悟。而批判性的阅读以后,择其善者整合并构筑完善自己的三观之中,才是阅读的内化过程。
当然,从聊天中受启发、在菩提树下顿悟、行万里路、甚至夜观天象都可以提供思考的素材,然而,个人认为阅读为上乘之道,因为它比其他方式提供的素材更多,更不需要碰运气。
第三,深入思考。当充分认识自我、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后,思考则成为必经之路。
因为要想寻求灵魂的出路,定然需要你踏上思考的旅程,即使不求窥得天道,也可为人生破而后立,重塑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获得困苦的释放和超脱的快乐。
思考的途径有两种,冥想和写日记。
通过冥想,能够观察自己的思维是如何跳跃,如何逃避不安以及怎样为自己找借口的。而写日记可以强迫自己回想经历过的事情,感受当时的情绪,以及反思从中学到的知识道理,有助于自我成长。
思考可以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为自己的困惑交出答卷。
第四,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提出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能否真正使人脱胎换骨的关键环节。
认知的转变,如果永远是纸上谈兵,那么比无知者更可悲,因为他们已看到前方的曙光,却无法挣破混沌的迷雾。
觉悟,需要通过选择和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无论是面对拖延症或者是面对未知的恐惧,在质疑、阅读、思考以后的实践,才会最终产生那个叫做“幸福”的东西。
对于个体而言,质疑、阅读、思考和实践并非串行的步骤,而是或并行、或循环、或交叉的行为,带着质疑去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在思考中进行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并再次质疑,然后继续通过阅读和思考寻找答案。
犹如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不断循环上升,直至得到自由的新生。
唯有思想和行动得到自由,突破原有模式的框架,达到知行合一,内心才有可能真正抵达彼此渴望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