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高管薪酬的秘密
高管薪酬激励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它在实质上反映了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问题。因而,完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关键:要建立规范运作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形成机制,下面一起看下美国企业高管薪酬的秘密。
中国一些企业高管在为自己的天价薪酬辩护时,往往拿美国几家顶尖公司的高管薪酬做比较,而且只比较薪酬货币绝对值,掩盖了其薪酬构成。单一比较高管薪酬货币绝对值不但不合理、不科学,也很片面,带有极大的误导性。
美国企业高管薪酬绝非一些媒体报道的普遍那么高,拿天价薪酬的高管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企业高管薪酬在全国平均工资的2-4倍之间。
根据美国劳工部2012年5月发布的工资统计数据,2011年,美国全国各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年工资为45230美元。企业33类经理人的平均年薪为107410美元,只有13类经理人年薪超过10万美元。薪酬最高的首席执行官(CEO)平均年薪为176550美元,市场经理平均年薪为126190美元,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经理平均年薪为125660美元,财务总监平均年薪为120450美元,总经理(运营官)平均年薪114490美元,销售经理平均年薪为116860美元,人力资源经理平均年薪为108600美元。
在美国,企业高管通常指企业最重要的、领取工资最高的前5名领导,通常包括首席执行官、财务经理、运营官、市场经理和另外一名重要的企业领导人。
美国企业里的一把手就是首席执行官,他的薪酬最高,其他高管的薪酬与之相比就逊色多了。中国所说的企业高管包括的职位要比美国的多,我们把董事也列入企业高管行列,不少企业董事长拿着企业的最高薪酬。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0名领取最高薪酬的高管除了中信集团的总裁、中国银行的信贷风险总监和深发展的行长外,其他7名均为董事长或副董事长。而美国董事的平均现金薪酬仅高出全国平均工资一倍多。根据全美董事协会的研究报告,2005年,美国200家顶级公司的董事薪酬中位数为17.7万美元,其中45%为现金,55%为股权,也就是说,美国有一半的董事拿到手的现金不到8万美元。
即便是拿天价薪酬的高管也并非年年如此,因为美国企业高管薪酬构成与我们的不同,他们的高管薪酬可不单指工资,还包括短期绩效奖、长期绩效奖、各种福利、养老金和保险等所有形式的有价值报酬的现值,而高管薪酬的主体部分是奖励的股权。
既然是股权,其收益就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效益好,股票价格上涨,那高管就可以把股权变现;如果企业效益下滑,股票价格下跌,那高管股权也就被“套牢”,根本无法变现。如股神沃伦·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公司行政总裁,他的现金年薪30年保持10万美元不变,他的薪酬主要来自股权收益。高盛高管2009年现金工资为零,所有高管的薪酬只能来自绩效奖,并规定绩效奖只能是股权,这就意味着,企业亏损了,高管拿不到分文薪酬。
所以,从公司年报看,美国顶级企业CEO的薪酬是不少,但实打实的现金工资则比重较小。2005年,美国1500家大型企业CEO的薪酬中位数为320万美元,而现金工资仅为69.7万美元,其他基本上都是绩效奖的股权现值。这1500人管理的企业资产平均为21亿美元,资本总市值平均为22亿美元,销售额平均为15亿美元。
美国一些企业高管虽然拿着不菲的薪酬,但他们的开销也大,住房、用车等消费一般都要自己掏腰包。另外,美国企业高管如被股东起诉,其诉讼费和败诉后的赔偿,均要自己支付。1933年,美国烟草公司股东起诉总裁乔治·华盛顿·希尔,股东认为他的130万美元薪酬过高。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必须接受司法审查。后来,世通公司和安然公司董事们也是自掏3300万美元与股东打官司。
企业高管薪酬过高很容易引起公愤,《金融时报》2003年7月2日刊文所称:“CEO是患人格障碍症的贪婪的说谎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反社会者’。”2005年,美国华信惠悦公司调查了管理超过8000亿美元资产的55家机构投资者,90%的人认为高管薪酬过高。2011年9月17日,美国纽约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该运动很快蔓延至美国全国以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领运动”主要抗议企业高管拿着天价薪酬,把企业搞垮后让政府救市,损害所有纳税人的利益,也就是用99%的人的血汗钱去满足1%的人的贪婪。
为了防止高管给自己开出天价薪酬,美国企业高管薪酬一般必须经过股东批准。对有政府注资的企业,则要求高管的年薪现金不得超过50万美元,额外薪酬必须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发放,而且要等这些公司归还了政府所有注资后方可授予;如发现公司财务作假,公司前25位高管必须交出所有奖金;对亏损企业,高管则可能得不到任何薪酬。例如,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刘易斯2009年就是零薪酬,他还要把已经领到手的100多万美元工资还给美国银行。
美国薪酬专家普遍认为,高管薪酬只有合理并与普通员工的工资保持不太大的差距,才能增进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生产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