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开店指南 > 经营技巧 > 刘永好的励志创业史

刘永好的励志创业史

时间: 立康912 分享

刘永好的励志创业史

  20岁之前,他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一件新衣服。四兄弟一起创业,养鹌鹑,他们做成了世界第一。改行做饲料,又成为中国饲料大王。尽管生意做得很大,刘永好却认为,自己还不算是成功。那么,做到什么程度他才觉得成功呢?不妨和学习啦小编先来看看刘永好的创业史吧。

  刘永好的励志创业史

  1966年,作为年仅15岁的红卫兵小将,刘永好跟着老师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他特地挑了一件家里最好的呢子衣服。衣服是父亲1949年土改的时候在地摊上买来的,据说还是英国进口的毛料,在父亲和三个哥哥手中辗转了17年后到了刘永好的手中,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样式也改了不知道多少遍,刘永好把它当成了宝贝。

  毛主席见到了,刘永好渴望着赶快进入共产主义。因为母亲告诉他,只要到了共产主义,“一周吃一次回锅肉,两天吃一次麻婆豆腐”的理想生活就可以实现。但这种理想生活显得遥遥无期。

  1980年春节,刘永好的二哥刘永行为了让自己4岁的儿子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赚了300块钱,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这件事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兄弟们的心里炸开了花。刘氏四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无线电挣那么多钱,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工厂呢?”

  说干就干,这是刘氏兄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学机械的刘永好以及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来说,生产电子产品并不是难事。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人家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

  音响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创业的强烈愿望却被点燃了。当“万元户”成了刘永好的新理想,那是1982年。做什么呢?搞音响投资大,何况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那就从养殖业开始做起。于是,在左邻右舍鄙夷不屑的议论声中,刘永好和兄弟们在自家的阳台上养起了鹌鹑。

  鹌鹑越养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刘永好兄弟们一商量,干脆办一个良种场。四人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家中值钱的物件,凑起1000块钱。三哥陈育新(刘永美)率先“停薪留职”,下乡当起了“育新良种场”的场长。“良种场”的主营业务是孵小鸡、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1983年底,兄弟们一盘点,这一年育新良种场孵鸡5万只,孵鹌鹑1万只,并带出了11个专业户。

  世界鹌鹑大王

  大学生出身,四兄弟专业各有所长,抱团养小小的鹌鹑,“高射炮打蚊子”的效果自然不一样。无论学到什么最新的技术,哪怕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他们也愿意尝试。不久之后,他们开始用电子计算机调配饲料和育种选样,并且摸索出一条经济实用的生态循环饲养法: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

  到了1986年,育新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鹌鹑蛋不仅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刘永好则在这个过程当中实实在在地显露了他的销售才能。

  一开始,刘永好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又在成都最大的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奇大无比的店,每天都堆放着数十万只蛋,近的是重庆、西安,远的是新疆、北京,还有老外的订单。那时候,他们成了全国鹌鹑蛋批发中心,他们已经把鹌鹑养到了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目标。在他们带动下,整个新津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养鹌鹑,最高峰的时候全县养了1000万只鹌鹑,比号称世界鹌鹑大国的德、法、日还要大,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鹌鹑大王和世界鹌鹑蛋大王。1986年,刘氏四兄弟决定用一个充满美好前景的词来重新命名自己的养殖场——“希望”。

  1987年,新津县的养殖专业户小兵团作战,使用刘氏兄弟的饲料和农具,在孵化率、产蛋率和饲料转换率三项指标上都比刘氏兄弟高出2%到3%。在家禽养殖和家禽饲料方面,刘氏兄弟不愿意和身边的农民兄弟短兵相接,他们想到了将产品升级,转战猪饲料市场。

  当时,有一家名为“正大”的外资饲料公司(就是著名的《正大综艺》节目的赞助方),已经占据了中国猪饲料市场的半壁江山。

  1987年,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了10亩地,投资了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找了国内外一批专家进行研制开发,同时将10万只鹌鹑全部宰杀。两年之后的1989年,“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推出市场,擅长销售和市场推广的刘永好开始将自己的销售和广告才能“玩”大。

  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希望”牌饲料的销量就追上了“正大”,“希望”饲料的质量不比“正大”差,每吨的价格却便宜了60块钱。刘永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打得“正大”既没有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最后,“正大”主动找到“希望”,双方达成了协议——“希望”以成都市场为主,“正大”以成都之外的市场为主。这实际上宣告了“正大”退出了成都市场。经此一役,奠定了“希望”牌饲料在中国猪饲料市场的霸主地位。

  亲兄弟明算账

  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集团成立不久,按照兄弟四人的价值取向和各自特长,刘氏产业被划为三个领域:老大刘永言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老三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并且开拓房地产;老二刘永行和老四刘永好一起到各地发展分公司。

  刘永好和二哥刘永行在希望集团的合作堪称是最完美的组合。刘永行擅长内部管理,刘永好擅长对外公关与谈判。

  几年过后,刘永行对外交流的潜质激发了出来,而刘永好的内部管理功底也更加成熟,原本互补的能力和风格开始在企业决策方面产生了分歧。终于,在1995年3月的董事会上,两人开始讨论各自“占山为王”的事。根据刘永好的建议,这次董事会完全在“绝密”状态中进行,只有刘氏兄妹五人参与决策,对各自家属都保密。最终,经过董事会通过,从1995年4月13日开始,总部所有下属分公司的资金与资产全部冻结,不允许公司间流动,也不允许总部调拨。仍然是“资产平均分配”原则,全国27家分公司一分为二,划为东北与西南两个区域,刘永好坐镇西南,刘永行掌控东北。

  从此之后,创业期间产权极端模糊的刘氏兄弟在一夜之间划分得清清楚楚:老大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老二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老三刘永言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妹妹刘永红,也给了她一部分股份,这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亲兄弟,明算账”。

  1993年3月,刘永好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界推选出的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一次站在人民大会堂讲台上发言,《私营企业有希望》的标题刚念出口,台下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10月,作为来自企业界的惟一代表,刘永好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开始和全国的企业家成为了朋友。11月,他赴港参加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作为大陆首次派往这个国际盛会的代表,刘永好又开始和来自全球的企业家们交起了朋友。

  身份的变化,使刘永好的人生舞台一下子扩大了不知多少倍。这对于一向擅长外交的刘永好来说,真的是如鱼得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他的身边便会集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而这个条件却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够幸运地遇到的,刘永好深知这一点。

  1993年,刘永好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这促成了两年后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经叔平任董事长,刘永好为副董事长。1999年5月起,刘永好用了一年的时间,动用资金1,86亿元,完成了对民生银行一些股份的收购,持股量达到1,38亿股,成为占股比9,99%的第一大股东。

  但刘永好认为自己还不算是成功,那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比较成功呢?

  “成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有一个生命的周期,不可能想象出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1万年。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不过几百年,不得了了!因为变化太大了,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做得好一些,更强一些,做得时间更长一些。怎么样保证我们的公司生命周期更长一些呢?那就需要我们这一批人前赴后继地去努力。”

  刘永好的创业经验谈

  刘永好的创业经历

  避免竞争成就饲料大王

  由于把自己养殖鹌鹑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新津县的养殖专业户,1987年县城的养殖专业户小兵团作战,在孵化率、产蛋率和饲料转换率三项指标上都比刘氏兄弟高出2%到3%。为了不和身边的农民恶性竞争,他们想到了将产品革新,转战猪饲料市场。

  两年后,“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推出,擅长销售和市场推广的刘永好开始将自己的销售和广告才能继续发扬光大,他租了一台刻印机,请一个字写得好的朋友写好广告语。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希望”牌饲料的销量就追上了当时在中国猪饲料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正大集团,占领了整个成都市场。

  滚雪球发展问鼎投资大王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希望集团滚雪球式地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希望的创业者们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注意到家族式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弊端,为了使企业跟上发展的潮流,他们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两次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并明晰产权。

  1995年5月15日,刘氏四兄弟明晰产权并进行资产重组,刘永好组建了新希望集团并任董事长。

  刘永好在新希望集团的迅速崛起中做出很大贡献,其企业思维和创新精神受到好评。为此,他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2000亚洲之星”。2002年,新希望集团开始雄心勃勃地进军金融业、乳制品行业、零售业及其他战略投资领域。刘永好也先后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要职。2013年5月,刘永好在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将不再担任董事长,女儿刘畅进入董事名单。

  2013年10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只计算富豪们在投资领域财富值的《2013胡润投资富豪榜》,刘永好家族以200亿元的投资财富问鼎“胡润投资富豪榜”榜首。目前刘永好家族是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7%。

  专注成就成功民营企业家

  如今,与刘永好同在上世纪80年代创业的民营企业家,现在仍然活跃的已经不多了。刘永好与新希望的成功究竟有哪些秘诀呢?在刘永好身上,有几项特质,一是爱学习,二是能吃苦,三是非常专注。刘永好表示,在他看来,成为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最需要的就是首先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业,成为行业的专家、 行家;其次是拥有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的心态;三是要有吃苦的准备,要能做到坚持不懈;还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动力,要“顺潮流而动”,思想意识更要“超前半步”;更为重要的是创业者和创业行为要讲良心,兼顾道德约束和自律。

  当被媒体问及 “如果重新创业会选择什么行业”时,刘永好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业只要有胆量、激情、能吃苦,一定能做好。到了21世纪,要什么有什么,创业显得更困难了。我个人依然看好农业产业,这是一个大市场;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中国农业也需要有一批人为之做出些事情来。”正因为如此,他的主业一直专注于农业,并在这个领域内做深做广。

  民营企业家的处事之道

  很多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往往会出现管理权问题。而刘氏兄弟在这点上处理的非常好,堪称典范。对于分家,刘永好这样评价:“我们兄妹几个都很优秀,有创业激情,能吃苦耐劳,很多地方都值得互相学习。正是这种互补型的团队组合,保证了原始积累的实现。创业时,我们考虑的是如何不倒下去。企业发展壮大了,面对着金钱、荣誉和掌声,看法就会不一致。两次调整,是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和规范,是谋求更大的发展。虽然是亲兄弟,也不可能每件事情都磨合得很好,何况每个人都很能干。经过两次调整,有分有合,大家都发展得很好。”

  “事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无论是在企业界、学界还是政界,与其说刘永好交了很多朋友,不如说刘永好认识了许多老师。一向谦虚谨慎的他将众多智囊纳入他的“知识库”,随时需要,信手拈来。所以,不是一个刘永好在治理企业,而是中国各个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在帮助他治理企业。

  “成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有很多企业都说,我们要在多少年内达到世界500强,我听到很多这样的话。在15年前、10年前、5年前,我都听到过这样的话。可是,现在说这句话的企业都已经没有了。越是要达到世界500强,倒下去的速度就会越快,你朝着这个目标不是脚踏实地去做的话,往往就奠定了失败的基础,失败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毕竟,你在进步的时候,别人也在进步。”

  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人才

  对于企业的人才培养和选用,刘永好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跟我们一起创业的员工,对公司非常有感情,很忠诚,也非常勤奋,说到哪年哪月做过什么事情,他们有时候都会流出泪来。他们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仅有这些人是不够的,我们要引进、培养有现代意识的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国外的工作经验的人才。”

  在刘永好看来,在一个企业待的时间长的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非常强,忠诚度高,出大错的可能性小。但是,另外一方面,要做大事,还要适当地引进新人。对于空降兵,有的企业坚决不要,有的企业大量引进,都有成功的范例。刘永好认为,杂交或者优势互补最好。“我们自己培养的干部,优势是忠诚、不会犯大错误。但是,他们的视野、效率、对国际的管理规则的掌握要弱一些。我们的空降兵,有相当高的素质,对企业比较忠诚,没有跳过很多的槽,老板也很认同。”因此,在引入外来人才的时候,刘永好会提前做各种调查,与他的老板、他的下属、他的同事谈,看他是不是有基本的德行。“没有德,能力再大也不要;有德,能力不大,犯的错误也不会大;德比较好,能力比较强,最好。”此外,刘永好最看中的就是适应性。他既不盲目崇拜国外企业的模式,也不因循守旧坚持自己的管理思路,因此他一方面非常看重在大型民营企业具有长期管理经验的人,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引进一些国际型的人才。“我们还必须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经验、走国际化的道路,土洋结合,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刘永好如是说。

  刘永好的创业故事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有3方面的变化利好民营企业投资。分别为,反腐、对央企适度地控制、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受到一定限制。

  刘永好认为,八项规定要反腐倡廉,这对民营经济很好,降低了成本。他指出,以前到哪儿做事险要送一包烟、一条烟、一瓶酒、一箱酒,后面又麻烦了,现在全部都不要了,国家反腐的八项规定使得,少吃了不少饭,鱼翅都不吃了,对人也是好。

  在演讲中,刘永好以5个故事串联起了他的创业生涯,而且,每一个故事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境遇,非常值得思考与借鉴。下面,就是5个具体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傻子瓜子”与胎死腹中的“刘氏音箱”

  刘永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块儿讨论一下重建改革的逻辑,谈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和我们面临的新机会。我想重建改革的逻辑,逻辑是什么呢?我从几个小故事来讲,可能当年改革刚刚开始或者没有开始的时候,有一次中央政治局讨论开会,讨论动不动年广久的“傻子瓜子”,那个时候他赚了100多万。而小平讲先不要动,看看吧,不碍大局的。小平的看一看有了我们民营经济的机会。就这个“看一看”才有了以后的试一试,才有了以后有益的补充,才有了以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才有了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的重要的基础地位。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民营经济已经有非常明确的定位了,叫做“重要的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发展”等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要进一步市场化,而市场化是与民营经济连接在一块儿的,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可能只能是空中楼阁,市场化和民营经济是正相关的。刚才讲到当年的年光久,其实在差不多的同一个时间我们希望的几个兄弟想做一点事情,我们是无线电的发烧友,“”的时候我们想听收音机,我们村上有一个小伙子喜欢听收音机,花几块钱让我们帮他装了收音机,结果这个小子听到了台湾的电台,台湾的电台让他写一封信做什么事,他傻乎乎地写了一封信,结果就被抓起来判刑了,最后死在监狱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装个收音机他就死在监狱里面了。那时候是不讲市场的,那时有一个说法叫做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我们都是经历过来的。一直到了小平同志的允许看一看,不要动它。当年80年中的时候,我与我们几个兄弟,那个时候我们喜欢装收音机,我们有一个音响很大,声音很好,我的很多同学和老师朋友都希望我们帮他装,我装了几太装不过来的,大家都特别地满意,花钱也不多。后来我想为什么不把它做一个产品呢?那时候生产队可以做一些生意的,我记得我在生产队的时候还跟我们的队长一块儿出去炒爆米花,也赚了不少钱。我们出去几个月就赚了生产队一半的收入,大概是70年代的时候。我想既然爆米花可以,炒收音机也可以吧。我们就把生产队的库房腾出来,自己就开始干了,我们把音响设计出来样机也装出来了,声音挺大也挺好,他们很高兴。但后面队长一想不对,这个问题得问问我们大队书记。大队书记说这个太复杂了,你问公社书记。结果我们用大车把音响拉到公社,书记出来看了一下说什么那么热闹,书记说那是什么东西,我们说是音响,我们要装音响,我们生产队要装音响。他沉默了几分钟说“走资本主义道路坚决不行”,哪有生产队跟人搞音响的,坚决不行。这个事我们心中燃烧着创业的火焰就被扑灭了,那是80年的年中。

  假设那个时候我们公社的书记支持我们,就有两种可能了,第一,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的时候不是傻子瓜子该不该动不动的问题,而是刘氏音响该不该动的问题了。不然的话,可能现在的TCL、海尔他们里面或许就有刘氏电器了了,我们丢掉了一个机会。

  第二个故事:利用政策养鹌鹑养了全世界第一

  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正相关的。但以后开始了有农村专业户,我们再次以专业户的名义找到公社书记、县委书记,县委书记说现在科技兴农知识分子要帮助带10个专业户,我们就带着这样的任务下乡创业的,城里面不让搞我们到农村去。从82年6月份到今年31年了,这31年来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来,我们养鹌鹑养了全世界第一,我们做饲料做到了全中国第一,很快就是世界第一了。我们养鸡、猪、鸭鹅,我们是世界上超过1/5的肉的产品。这样做得益于国家市场化的进程,也得益于国家对民营经济逐步的认同、重视和肯定。刚才讲,从“不动”到“试一试”,到“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到今天的“毫不动摇”。我觉得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逻辑,是和国家改革正相关的。我们这批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中国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今天中国民营经济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了,它已经解决了差不多80%的就业,提供了60%-70%的产品,和上交了超过60%的税收。今天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单单是解决就业、提供税收,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进程。推动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而大家欣喜地看到,三中全会再次地提出了市场化的概念,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的格局。我觉得这就非常地好。

  我们今天在讨论改革的逻辑是什么?市场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我们民营经济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呢?前几天我们在一块儿聊天和讨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第一,八项规定要反腐倡廉,大家觉得特别好,以前到哪儿做事先要送一包烟、一条烟、一瓶酒、一箱酒,现在全部都不不要了,好不好?对民营经济很好,降低了成本。由于反腐,权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我觉得非常好。第二,对央企实事求是要适度地控制边界,不是没边界不是央企有钱什么都可以做,受一定的限制。

  第三,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说地方政府什么都干。另外一方面以前大量的外来投资、外国投资者现在已经趋于弱化了,外来投资的比重和格局已经弱化了。我们看一看以前中国投资的来源主要是哪里?央企、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权贵人士还有外资投资者,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控制或者是有所弱化,或者是有所边界。而另外一个主体就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现在这种格局下没有被弱化、没有受限制,也没有边界。只要你按照法律的框架,是市场的行为都是可以的,而且放开搞活减少限制,这就是一个新的格局。原来是五个主体,央企、地方平台、外资、权贵、民企,前四个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民营企业不但没有受到限制反而受到了大量的鼓励,这就是新的格局。当这个新格局机会来到的时候,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们准备好了吗?

  在新的格局下,国家经济还要发展还要投资,经济还要前行还要按市场的规则去做,靠谁?我觉得民营经济是个主要的依靠对象之一,民营经济将会以国有企业和其他的所有制的企业一道,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我想这或许就是改革的逻辑。

  第三个故事:拒绝被收购的国有企业的下场

  在这方面我们其实还是有好多的故事要讲的,刚才讲到了当初公社书记把我们给“枪毙”了,第二次县委书记说搞知识分子下农村去是可以的,给鼓励,搞专业户给肯定,就有了我们的发展。那个时候政策确实不好,但是市场太好了,我们想做什么?装音响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养鹌鹑吧,也赚钱,我们一养养了全球第一,种蔬菜我们也赚钱,养猪、养鸡我们都赚钱。因为在商品短缺时期什么都缺只要你有什么都赚钱,你认真、脚踏实地什么都赚钱。那个时候是这样的,但是风险也非常大,因为银行不给我们贷款,我们跟亲友借,到年末了人家都要还,我们还不出来没办法,甚至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曾经想过要跳岷江或者是跑新疆,好在那个时候没有跳。以后我们发展得非常好,很快成为了鹌鹑大王全球第一了。我们发现鹌鹑毕竟是一个小产业,我们就开始做饲料。我们开始做饲料的时候那个难,以后国家是双轨制,粮食要票。

  我们用鹌鹑蛋换票,人家告我们说这几个小子走资本主义道路,拿鹌鹑蛋换国家的粮票,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差点把我们抓起来,好在粮食改革开始了,这个事放松了一点点,还有有关的领导保了我们一下,否则我们今天就不在这儿了,早就成为了烈士了。后面我们国家粮食统购统销取消放开了,那时候全国的饲料厂都是国有的粮食系统的,放开了以后他们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们没有优势了,而我们靠市场拼搏非常有优势,所以国有的粮食局饲料厂开始倒闭,我们不断地收购。有一段时间我们收购了国有30多家饲料厂,但有一些不愿意我们收购,觉得民营企业凭什么收购我们啊?我们再怎么样也是国有企业。前不久我们清理了一下,凡是我们收购的20几家企业全部都做得很好,国有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凡是那些不同意我们收购的,当时没有不干成的,再清点一下一个都没有了,因为市场就是那么残酷,市场是讲规则的。我这儿不是说我们是救世主,跟我们合作就一定能行,是因为我们按照市场的规则去做,我们更努力、更拼搏、更市场化。而那时候的国有企业是靠着国家的计划粮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划粮没有了他们自然就倒了。我们的饲料行业是市场化最强的行业。

  第四个故事:为了生存差点把把产权送给国家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我们发展得很好,结果到90年代末一段时间社会上的争论特别多,姓社姓资的争论,有人说私营企业个体户究竟行不行?这时候媒体有很多的讨论,以前领导是到我们这儿来的,现在领导都不来了,我们出去也难了,买粮食运输业不行了,我们觉得日子太难办了,很多人说我们走资本主义道路,我跟我哥找到县委书记说,我不要产权了,但我们跟工厂非常有感情,希望聘我们做厂长,产权我们不要了。我们县委书记特别好,他想了半天说永好,政治上的事我是一个书记我也不太看的明白,但我绝对没有让你们关门的想法和决定要收你资产的想法,他说我建议你悄悄地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这句话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回去不声张悄悄地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适当地停止了发展的步伐。到了91年以后小平南巡一声春雷经济大发展,不争论姓社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下子全国沸腾了,民营经济大发展。有资料显示,在90年前后中国的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时候第一次掉了40%,我们准备上交的那一年。但以后,小平南巡了经济大发展,民营经济也大发展,民营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就在这一年我们开始走向全国在全国各地建工厂收购企业。到现在我们在全国大概有500的家工厂,有8、9万员工,联系了数以百万计的朋友,我们继续养猪、养鸡做饲料,这是最传统的事。我们得到了大的发展。又到了今天,中间当然非公36套,我作为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参与了建议的起草工作,并把全国政协的报告送给的国务院以后,国务院当时的当天就签字了,然后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小组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最后出台了非公36条。

  我觉得比较骄傲的是,那么多年来也为非公经济多多少少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当然这是我该做的我也是受益者。非公36条来了以后,大家都觉得春天来了。但发现这个政策是一个玻璃匣子,没办法又出台了一个新36条,大家反映还是这个样,后面又出台了36条实施细则,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文件都很好,但落实还是不够的。好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一样了,从根本格局上谈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而且从根本上讲中国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由市场来配置资源,而且从格局上来讲限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的作用,限制权贵人士反腐等等这些,我觉得这些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机遇。

  第五个故事:借助互联网创新的新创业机会

  我是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共青团的经济创业的辅导老师和评委,我在很多地方讲希望鼓励创业,希望年轻人都去干和创。前段时间一个公务员的位置几十个人、上百个人抢,但创业的激情就弱了,确实年轻人就应该闯一闯,失败也没有什么。但有可能就创造了自己的这种格局,创造了自己的机会,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当然,中国在新的格局下经济还要继续地发展,我们除了去把握这个机遇还要有新的思索,这个新的思索就是怎么样进行改革,改革通常是国家的改革,但对企业来说也有自己的改革,这是变革和创新,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发现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以前装音响一定赚钱,我们养鹌鹑、养猪一定都赚钱,我们做什么都赚钱,练摊卖衣服也是可以赚钱的,但今天不同了,你再做这些都不行了,因为人家已经有很大的规模了,现在的几个电器商店都非常大了。我们不能做这些因循守旧的传统的事了,因为人家已经很大的规模了,我们要做什么呢?要做一些创新的事。大家说这几年互联网发展得最好,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业,淘宝的马云说过,人的形象是与他的事业成反比的。第二句话叫浓缩的就是精华。马云同志靠的是智慧,靠的是创新、靠的是变革,他搞了一个网上电子商务的销售,居然一天能够卖300多亿,当天我在线上,去年的190亿我也在线长,我专门去了见证了这个奇迹。这种情况下靠的是创新和变革。

  大家做生意,生意就非常地广阔,他要卖电器和生意人家都不愿意跟你玩儿,他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这是互联网的精神,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变革,第三是服务和让利,不断地变。他说互联网的精神是永远在潮头上,你始终在潮头上不容易,稍微一放松就下来了,也就是马云。

  由于互联网带动了很多的新的机会,现在手机有很多的软件、游戏都是给小青年开发的,我认识一个不大的大学生,他一个月居然可以赚几万多块钱,是通过微信买产品,再通过微信的销售照样可以赚钱,一个月可以赚几万块钱,但能持续多久我不知道,但至少这就是新的生意。在创新不断变革的时候,我们能够抓住新的机遇,不要在传统的产业上发力了。搞一个新的东西他没有我也没有,我们都没有想到的,说不定你就赢了,这就是创新和变革。实际上任何时候创业都是有机会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把握这个新的变革、新的机会。


186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