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故事>

草根创业致富的励志故事案例

时间: 弘达781 分享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看看那些草根的故事,学习他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致富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草根创业致富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草根创业致富的故事一

  三个80后投资500元微信卖水果创业,一年后月分红3万

  朋友圈水果微商创业

  一年前,在北京的张洞天再一次和风投公司谈崩。有点泄气的他考虑再三,决定趁着心里的火还没灭,重新创业。

  哈尔滨小老板刘伟,做调料生意6年,年收入10万元。可日子就像每天的货单一样单调,这不是他想要的。

  李伟妈妈在哈达经营水果精品批发很多年,李伟每天帮着搬水果、收钱,但他觉得这生意是爹妈的,不属于他。2014年3月,张洞天回到哈市,和高中同学李伟,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刘伟相约小饭馆。

  3个“不安分”的“80后”越聊越投机,酒是次要的,关键想研究个项目。

  几杯过后,他们感叹,人们的生活习惯变了,以往是“菜市场、破零钱、挨个挑”,现在是“躺在床上、手机付账、开门收货”的时代。微信朋友圈卖啥的都有,大到别墅路虎、小到拉面牙膏,但水果好像还是个空白。

  李伟家有货源,张洞天懂营销,刘伟懂物流。“当时借着酒劲,我说,之前做过调查,包装加上少许水果的进货费,启动资金1500就够用,咱明早醒酒就干。”张洞天说。

  小酒局聊出大商机,仨小伙掏出兜里所有钱说干就干。仨人一摸兜,一人出500块,凑1500元启动资金干起哈市首家水果配送微商,专卖精品水果。每天拍下搭配好的水果发到朋友圈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微商靠口碑,一个客户在朋友圈“晒单”,就在无形中为我们推广

  李伟妈进口水果批发生意做了20多年,这个市场她看得太透。不论体量还是思路,这仨小子的“创新”就是小打小闹。她奚落儿子:“家里生意早晚是你的,折腾什么劲儿!”

  听人劝吃饱饭,就不出来创业了。三人商议,微店名字要时尚,就叫“烂水果”,意思是“烂水果自己吃,好水果给顾客”。1500元大部分用在“置装费”上,仨人挑品相好的塑料袋、托盘、刀叉、湿巾,一套“标配”下来,就剩300多元。

  开局不利。“烂水果”上线一周每日零单,他们开始尝试改变。两个美国红佳丽苹果搭配两盒草莓、一斤美国无籽红提、一个血丝李、一盒蓝莓共120元,转发送澳芒一个……别人卖水果成斤卖,他们搭配成套餐“混合”卖,朋友圈转发还送礼物,再配上专人设计的纸箱,更显高大上。他们的目标客户,定位热衷网购的年轻白领阶层和年轻家庭,这些人愿意在朋友圈晒照片,无形中为“烂水果”品牌做了推广。客户可随时微信下单,选择套餐品种数量,坐等鲜果送上门。

  微商靠口碑,“客人觉得不好吃,我们包退换。顾客不在家请人代收,钱可以下次再补……”张洞天说。”改造后的“烂水果”很快在朋友圈里传开。

  开店一年客户近2万,每月分红近3万元,买了4辆面包车

  创业初期再小的成本也要节约。送货全靠三位老板的六条腿。刘伟是三兄弟中相对健壮的,三箱水果40多斤,端起来眼睛都挡住了,从哈达端到地铁口,徒步一站地多。本来他做调味料买卖,月收入小一万,他不会舍不得一元钱坐公交,但现在,一元钱也是成本。

  一位客人住在松浦观江国际,李伟倒了三趟公交车,下车发现这里是手机导航盲区,走了半个小时也没找到交货地点;一天中,最多爬过6次7楼……

  随着口碑越做越好,他们的订单逐渐增多。2014年4月,送货不得不用拖车,6月末买了第一辆面包车,11月第二辆,到12月末总共买了4辆面包车,聘用4名司机。

  微信个人用户的好友上限是5000个,2015年年初,哥仨注册了第4个“烂水果”微信账号。现在,他们微信客户近2万,高峰时每天订单150个;水果生意在第一个旺季,月流水达上百万;分红从最初每月只保证三人1000多元,到销售旺季,每人每月分红近3万元。“从来没想过微信水果生意能做得这么大。”刘伟说,哥仨正考虑向哈市周边区、县发展,让大家都能尝个鲜儿。

  【微信创业感悟】

  顺大势。借助“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造的大势,顺势而为。实体店面,百平米以上,年租金至少在10—20万元,还需支付水电等费用。做微商,没有这些支出,大大降低了创业风险,减少了创业成本。

  行动力。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说:“许多人都想创业,但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三个人有想法了之后,马上就去做,成了哈尔滨第一个水果配送微商,占了先机。

  差异化。选准目标客户,搞差异化经营。三个人专做进口水果配送,目标就是年轻白领阶层,这部分人热衷互联网购物,愿意在朋友圈晒照片,无形中为“烂水果”品牌做了推广。

  找对人。与有特长能团结的人结伴创业。李伟家有水果货源,张洞天有网络营销的特长,刘伟熟悉物流,三人互补长短。

  草根创业致富的故事二

  80后小伙弃放弃铁饭碗,小岛上种稻养鸭的创业故事

  毕业季又到了,怎样面对自己的职业人生,成为困扰当下许多年轻人的难题。然而,苏州有一位“80后”年轻人,在捧了7年事业单位的“金饭碗”之后,2年前,出人意料地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了旁人看来颇为“另类”的选择。

  王树基出生于1983年,给人的印象是典型的大男孩,青春,阳光,透着一股子灵气,还有些小小的狡黠。而问起他的工作,他会很兴奋地打开话匣子。“我可是个有知识含量的新型农民,种的是生态大米,做的是环保项目,而且还是为自己打工。人生的道路千千万,创业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和价值。”

  放弃文广局事业岗位,来到徐州的一个小岛上开始梦想旅程

  2006年,王树基从徐州师范大学毕业,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他获得了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的机会,并顺利取得了事业编制,主要的工作是组织和安排各类节庆活动。可以说,这份工作既专业对口又符合他的兴趣特长,更是很多人羡慕的“金饭碗”。然而工作七年后,一次随意的聊天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次因工作需要,王树基随车运输东西,坐在副驾位置的他随意和司机聊起了天,司机告诉他,自己是盐城的农民,到城市里打工,孩子和父母留在老家,老家有几亩地,他父母每年就靠国家收购和补贴过日子。开货车虽然辛苦,但每月至少5000元的收入,顶得上老家种地一年。现在农村大量的年轻人到城市打工,村里很多地都荒废在那儿。

  无意间的几句话让小王上了心思,是不是可以把荒废的土地集中起来做些事情呢?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如果有了地,哪怕只是保障自己及家人的饮食安全也好啊!怀着这样简单的初衷和想法,王树基找到了几个朋友,大家竟然一拍即合,说干就干。随后他们开始考察土地,筹措资金,王树基还来到了双塔街道创业能量站,专门了解了创业政策并参加了创业培训。两个月后,他们决定在徐州微山湖的一个小岛上开始自己的梦想旅程。小王顶着压力,毅然辞掉了事业单位的工作,一头扎进小岛,做起了草脚农民。

  岛上没通路没通电,摆渡来回要1600元,拆下电瓶车的电瓶维系30瓦的灯泡

  “现在想想,当初决定创业靠的是一股子没来由的热忱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甚至还有些年少轻狂。真正做起了农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幼稚,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成长和成熟起来。”如今,说起创业初期的磕磕绊绊,王树基颇有些“都付笑谈中”的大气和坦然。

  创业的首要问题就是交通,小王他们选择创业的小岛,其实是一块没有通路的河田地,岛上没有通路也没有通电,更没有人居住。附近的村民都是划船上岛进行种植,顺便捞些河里的鱼虾来卖,从而维持生计。

  小岛地属南水北调的枢纽,京杭大运河和微山湖的岔口,周边50公里不允许有工厂建设,这让小王他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岛上生态环境非常好,土质、空气都不受污染,为种植生态大米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忧的是创业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王树基介绍说,摆渡一个来回就是1600元,要运4台水泵过去抽地下水,才能维系水稻的生长需要,每天80升的用油硬是过了河从这头扛到那头,而走上一圈要好几千米。晚上晚了回不去,将就在地里的简易房里睡一宿,要知道荒岛无电的一宿是很难熬的,除了电瓶车拆下的电瓶简单维系一个30W的灯泡,整个岛上没有一丝其它的光亮。

  上网查资料找到“稻鸭技术”种植生态大米,80后小伙伴开始农民生涯

  “其实,这些在我们决定创业的时候就有了心理准备的,但是真正亲身体验的时候,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80后’还是有点扛不住了。可是,已经把自己工作七年的积蓄全部投进去了,当初辞职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对父母保证,一定不会退缩和后悔。有句话说得好,不逼一下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这么艰苦的环境我们最终还是HOLD住了。可是技术的难题却着实让我们犯了难。”

  确实,这群“80后”小伙伴想要种植的是生态大米,不打农药不用化肥,而这几个创业伙伴却没有一个是学习农业相关专业的,技术从哪里来,这让大家一筹莫展。好在,年轻人有的就是探索精神,通过朋友圈和网上资料查找,他们发现了在我国已经实验十年之久并且已经相当成熟的稻鸭技术。特殊培育的鸭子孵化后第7天就开始到水稻田里与水稻共同生长,鸭子吃虫翻土提供肥料,而水稻田就是鸭子的家,利用生态循环达成共赢。这项技术吸引了他们,在参观了几个成熟的企业,学习相关技术后,他们聘请了技术专家,用稻鸭技术正式开始了农民生涯。

  “困难是不少,但乐趣更多,野鸡野兔野鱼野虾,漫步小岛,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自己种的水稻每天长高,看着为水稻服务的鸭子每天长大,真的特别幸福。其实很多城市人都向往农村生活,那是真正的放松,没有朝九晚五,没有电脑电视,纯净得像回到从前。自己动手烧吃的,偶尔划划船捞点鱼虾,自己种菜养家禽,人生有这样一次经历真的很幸福。”王树基感慨道。

  种植的大米一年就达到了绿色标准,最大的收获是女儿懂得珍惜粮食

  创业两年,王树基的事业在街道创业能量站的关注和扶持下稳步发展,如今,已成为高校产学研教学基地,种植的大米一年就达到了绿色标准,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年。创业的第二年,也就是今年,他们更准备在收获以后进军有机大米的种植和培育。

  从“五谷不分”的大学生到掌握现代农业知识的“新型农民”,从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到担负十余人事业的企业负责人,王树基的青春充满了未知和希望,也更多了些责任和担当。

  “做父亲了,家庭教育是大头,我有个三岁大的女儿,小时候挺乖,现在有些小淘气。”

  王树基坦言,现如今的年轻人很大程度会依赖父母帮忙带孩子,于是就有了隔代宠,女儿之前吃饭总有些浪费,宁愿饭后吃零食,但是,自从爸爸开始从事农业,她就知道自己家里吃的米是爸爸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晚的米饭吃得干干净净一粒不剩!“或许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吧!”说起自己的女儿,王树基满是幸福。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草根创业致富的故事相关内容

  

122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