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的困难
残疾人创业的困难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对待,那么创业上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的困难相关文章。
残疾人“被动”创业:问题与对策
一、 残疾人“被动”创业的原因
创业可分为主动创业和“被动”创业,一般主动创业者能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明智的定位,善于发现目标和市场,遇到困难不退缩;“被动”创业者大多由于生活所迫或者是很偶然的原因走上创业道路[4]。为什么残疾人创业更多的表现出“被动”的特征?以下从就业困难、工作需求和用人单位歧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就业困难
残疾人有劳动能力但无法找到工作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普遍存在。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占了绝大多数,比例为70.9%,但实际就业的仅为22.9%,即有48%的残疾人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无法就业。很多残疾人就是在整体就业环境不理想,就业无门的情况下想到创业这一途径的。A街道的刘女士说:“我创业是被逼的,一开始我和我的家人根本就没想过走创业这条道路,前几年在外面找工作四面碰壁,困难重重,几乎有半年时间我都是处于失业状态。没办法我就只能考虑自己创业了,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个小吃店,能自己养活自己,也不至于整天没事干,心里好受多了。”
(二)残疾人的工作需求无法满足
残疾人由于其生理缺陷,对工作一般有一些特殊要求,找工作时所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很多工作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1、社区及附近工作岗位有限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单位离家远近”是残疾人在找工作时考虑最多的因素,考虑这一因素的残疾人占总数的47.9%。大部分残疾人由于自身行动不便,活动范围有限,加上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残疾人往往不愿意离家太远,多数人愿就近工作。但社区及其附近的工作岗位有限,残疾人很难找到离家较近的工作,很多残疾人因此走上创业道路。家住B街道的吴女士告诉我们:“原来我也在一个服装加工厂里上班,但单位离家里面太远,每天起来很早,回来很晚,挤公交的时候很不方便。更主要的是我的腿上装了假肢,一走多了路就会被磨得出血。而且我也很害怕在路上走路,我总觉得别人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所以我就放弃了原来的工作自己开了个服装厂。”
2、工作的专业不对口
调查中有52%的残疾人接受了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及以上教育。对于这一部分的残疾人来说,他们接受教育不容易,往往希望学以致用,而不满足于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但从当前残疾人的就业情况来看,残疾人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找到对口工作的人数极其有限。为解决这一矛盾,他们往往考虑创业,且这部分残疾人大多有一技之长,创业相对容易。C街道的陈先生说:“我是学汽车维修的,毕业之后参加了20多场招聘会都没找到对口的工作,后来在一家福利企业干了半年打杂的活,觉得自己那么多年学的东西都浪费了,实在可惜,就自己回家开了个维修店。”
3、工作劳动强度超出可承受范围
残疾人由于自身生理缺陷,要求工作劳动强度在一定限度之内,如果超出其可承受范围,更容易对其身体造成伤害。如D街的吴先生(残疾等级为三级)说道:“我原来在残联的介绍下,找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但干了两个月就没干了……天天搬东西,跑进跑出的,虽然不重,但一点没得歇,我这腿是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的毛病。干了工作后,每天晚上回来我的腿都有点肿,医生嘱咐我一定要好好休养,不然可能会更加严重,没办法我就租了个报刊亭卖报纸了。”
(三)用人单位歧视
用人单位的歧视也是促使残疾人创业的重要原因。歧视现象一方面表现在薪酬上,即同等情况下,残疾人的工资比普通员工低[5]。另一方面表现在残疾人的工作稳定性上,即残疾人的工作稳定性比正常人差,当企业需要裁员,残疾人往往首当其冲[6]。 “我原来在一家小厂搞汽车维修,平时我比别人都努力,干的活也多,但最后不但我的收入没有别人高,单位还嫌我工作慢。像我们这样的,与其看人家的脸色生活还不如就苦点,自己办个厂。”
二、残疾人“被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健全人在创业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难题,残疾人就更是如此。由于很多残疾人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表现出“被动”性,他们会因此面临更多的问题。
(一)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深入
残疾人对相关法规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不怎么了解和不了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残疾人共占54.2%,非常了解的仅占12.5%。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法规,如《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发〔2009〕13号)明确指出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无偿扶持1000元以上的资金作为其就业或创业启动资金[7]。但由于残疾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不深入,他们很少想到通过政府获取这部分资金以及其他的政策支持。
(二)资金缺乏
资金是残疾人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劳动能力较低,其自身积累的资金很少或者基本没有。目前残疾人获取资金的渠道十分有限,一般通过家庭资助、亲戚朋友的帮助或依靠小额担保贷款以及政府补贴,但即使这样也只能筹集到极少数的资金。残疾人所在的家庭往往因为负担较重而不够富裕,又因为是“被动”创业,缺乏对资金的规划和积累,残疾人从家庭中获取的资金较少。亲戚朋友的帮助也是残疾人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很多残疾人都认为“亲友对自己的态度是表面上的,一提到钱的问题就比较敏感了”。例如E街道的周先生,他的创业资金都是自己在未出车祸之前的积蓄。车祸之后,周先生腿部受伤导致残疾,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他便有了开超市的想法,但资金是最大的难题。从亲戚、朋友那总共才借了一万多块,在周先生看来,有些朋友并不是没钱,他们担心借钱给残疾人有去无还。亲戚朋友的态度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小额担保贷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残疾人创业的资金难题。但贷款发放额度有限,覆盖范围小,难以较大范围满足创业残疾人的要求[8];银行从自身盈利角度考虑,为规避贷款风险,对贷款人资格审查较为严格。在贷款办理过程中,证件要求齐全,条件苛刻,办理手续繁杂,给残疾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一些残疾人知道政府的补贴政策但没有去找政府或残联。如C街道的王先生就告诉我们,他知道政府的补贴政策,但他认为“这些钱只有找熟人才能得到,没有熟人在政府即使找了也是徒劳无功”。由于资金有限,残疾人创业一般只在一些资金投入较少的行业,如杂货店、盲人按摩、汽车修配等,资金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三)知识技能的缺乏
创业者的知识和技能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残疾人创业主要限于低附加值和投资回报率低的行业,这与创业者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息息相关。
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48%的残疾人勉强完成了初中及以下的基础教育,而仅有4.1%的残疾人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这除了受残疾人自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对芜湖市盲人学校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得知,该校生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其他城市,这些外来学生大多是因为当地没有类似学校,不得不克服种种困难到异地就学。而即便这样,也有很多学生无法就学。该校不是公立学校,政府拨款很少,师资力量缺乏,招纳的学生数量有限,每年的报名人数都大大超过招收人数,这些未被录取的学生只能再等一年甚至两年。培训作为提高残疾人技能的又一重要途径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培训层次较浅,主要以初级培训为主,难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另外,受各种条件制约,师资、生源、时间等难以保证,既缺乏专业化,又缺少针对性,影响了职业培训的质量[9]。
(四)缺少社会支持
目前,社会对残疾人创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对他们的创业行为并不看好。一方面,残疾人亲友往往对残疾人的帮扶限于表面,另一方面社会对残疾人创业的不信任给残疾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我这个食品连锁店起步之初,我的几个朋友都劝我,现在健全人办个连锁店都难,何况你腿脚不方便,不懂什么经营之道,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街坊邻居也对我的创业议论纷纷。”“我和妻子由于不懂管理,为了招个有水平的管理人才着实花了一番功夫,人家有水平的人都不愿意来我们残疾人这里工作,他们觉得我们残疾人办的企业不稳定、没前途。”这就说明社会上很多人并没有将残疾人和健全人放在平等的位置对待。
(五)行业竞争激烈
残疾人由于资金、知识、劳动能力等方面限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且残疾人创业一般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为主,很少考虑效率等问题,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往往无法应对,难以维持。如在F街道的张女士,她和丈夫共同经营一家小便利店,以前对面某大型超市还没有开业的时候这里的生意还算过得去,能维持生存,现在这个大型超市开业,他们的生意就惨淡了许多。
三、促进残疾人创业措施
残疾人创业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都是实现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维护其尊严具有重要意义。残疾人创业尤其是“被动”创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转变残疾人的观念,树立主动创业意识,由“被动”创业变为主动创业。特殊教育学校应从中学开始就开办相关课程,将创业意识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典型事迹宣传,让成功的残疾人创业者进行讲座,树立残疾人创业的信心。残疾人自身要积极关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将创业想法转为实际行动。
(二)加大对残疾人特殊教育师资投入,完善特殊教育基础设施,确保残疾学生有学可上,同时结合残疾人的实际情况,为残疾人开展创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残疾人技能培训不少,但针对创业的培训却不多见。政府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开办残疾人创业专题讲座等,培训地点最好选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
(三)政府的优惠政策是以残疾人对其了解为前提的,否则政策再好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政府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要加大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仅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安排残联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中进行宣传,提高残疾人对法律和政策的认识程度。
(四)提倡平等、共享的新残疾人观,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尤其是残疾人身边的人如亲戚朋友等,更应该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从资金和道义上支持残疾人创业。另外组织志愿者为残疾人企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营造良好社会气氛。
残疾人自主创业 为何这么难?
作为弱势群体之一的残疾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市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可是,据市残联不完全统计,全市2万多持证残疾人中,只有300多人自主创业。是我市的助残创业力度不够?还是残疾人创业有其自身困难?昨日,记者做了调查。
三年发放创业补贴20多万元
“这两年,我们组织了免费培训,又给予残疾人扶助资金用作他们的创业补贴。”市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三年来,残联加大了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扶持资金达到20多万元。今年46岁的曹先生,是个视力残疾人,他于去年开办了一家按摩店,市残联给予他2000元的创业补贴,令他喜出望外。他感激地说:“我创业,政府给补贴,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不仅要创业,还要创大业!”
两类原因成创业“绊脚石”
虽然市残联为残疾人打造了良好的创业平台,但还是有很多残疾人遇到了困难,他们因自身的原因,在创业路上频频遇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残疾人有创业的想法,却缺乏创业勇气。受家庭环境、心理素质等因素影响,残疾人总是怨天尤人,感叹命运不公,由此造成了做事犹豫不决的性格,在创业时往往瞻前顾后,缺乏果断抉择的勇气。今年44岁的刘先生,是个肢残人,本想自己开个小杂货店,但忧虑能否正常经营和客源是否稳定等问题,到现在都还没有下决心。有的残疾人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遇到挫折就退缩。他们的家人不仅不鼓励,甚至还泼冷水,容易浇灭残疾人创业的信心。三厂街道的钱先生,因遭遇车祸成了肢残人,靠着多年的积蓄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可是因近年来家禽业屡受禽流感等骚扰,他的养鸡场总是亏损,家人极力劝阻他不要再冒险了。去年年底,他把养鸡场关闭了。
创业因人而异不能仅凭爱好
“现在,残疾人创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上,开商店、办按摩店、搞养殖场,其中开商店的较多。”市残联办公室工作人员分析说,残疾人创业不能仅仅凭着自己的爱好,应以自己的身体条件来决定创业种类,不能盲目地看到他人在某一行业创业成功了,自己也跟风搞。
市残联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给残疾人多鼓励、壮胆子,他们将因人制宜地扶持残疾人创业,选择适合残疾人创业的路子,提供创业的孵化器,让他们能正确认识创业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创业时会遇到什么问题,科学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方案。“能养猪的就养猪,能养羊的就养羊,适合开网店的就开网店,让每个有志于创业的残疾人都能找到适合的创业平台。”市残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