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自主创业案例
毕业生自主创业案例
自主创业是一个人独立处理事务能力的表现,要怎么开始自主创业呢?看看这些例子或许有所启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案例1:80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当猪倌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求职季”——699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创下历史新高,求职竞争十分激烈。不过,唐山市滦县青年学子贺海洋自主创业当“猪倌”的经历,或许能给不少为求职正一筹莫展的大学毕业生们以启迪。
贺海洋是滦县后店子村人,24岁的他勤劳好学,积极发展规模生态养殖业,探索出“猪—沼—果蔬”生态种养新模式,走上了致富路。2011年,他创办了滦县吉祥牧场并注册了“滦野”商标,现已形成年出栏生猪5000头的养殖规模。同时,绿化荒山175亩,植树造林100亩,新建蔬菜大棚100亩,使牧场成为滦县小有名气的生态养殖基地。
2010年,贺海洋从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曾在当地司法部门找了份工作。然而,仅仅干了几个月,他就辞职回家搞起了畜牧养殖。对此,很多人不理解:他家境殷实,大专学历,工作稳定,回家养猪图个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畜牧养殖也能有大作为。”贺海洋说。他根据市场调研,大胆引进野猪品种,四处拜师学习养猪技术,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殖模式,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猪能手。
为观察野猪的生长情况,他经常在猪圈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野猪生病了,他就翻阅资料、请教兽医,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刚开始,由于不了解野猪的习性,他经常被野猪咬伤。小猪生下来后需要立即剪脐带、消毒、烘干身体,由于贺海洋刚开始不掌握接生技术,第一批生下来的50多头小猪无一存活。这给了贺海洋以沉重打击。但生性好强的他不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2011年秋天,一位经营餐饮的老板来他的养殖场参观,决定全部收购他养的野猪。就在这一年底,他赚到了20万元。
小有成就的贺海洋致富不忘乡亲。从去年开始,他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自己的野猪养殖技术和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后店子村和周边村的66户农户养殖野猪,形成了一个生态养殖群体。
贺海洋还对养殖场进行了扩建建设了一个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产生的沼气除满足养殖场使用外,还能为全村免费提供清洁能源,我们也祝愿这位80后创业者在自己的创业道理上越走越好!
案例2:付婷:90后女生养多肉植物开店创业
它们肥厚多汁、憨态可掬的外形被亲切地称为“肉肉”;你喜欢它们而种满了整个阳台,你就是“肉粉”;你的生活,与种植其他绿植的雅趣不同,是一种跌入“肉坑”的生活。
从爱好到自营多肉小店
登陆QQ搜索关键词“株洲、多肉”,会弹出20个以上的群组,其中,人数在400左右的活跃群超过一半,90后女生付婷,就是其中一个群的管理员。
在“肉粉”们的家中,一定有个区域是专门用来种植和摆放多肉植物的,比如阳台、窗台等地方,经常被“肉肉”们塞满。付婷的家中没有这块区域,她直接开了一间小店,把存货全数搬到十平米的小店里,开始慢慢经营。
“这个好养吗?”常有人问她。
“多肉是最好养的植物,生命力极强,十天半个月不用管它,很多品种只要一片叶子就能长出一棵新的来。唯一要注意的是保持足够的光照,它需要紫外线,其他没什么种植技巧可言。”语速像机关枪发射一样密集的付婷留着短发,一边回答问题,双手一边在泥土中修整每一盆多肉,经她打理后,多肉植物的形状和色彩在花器的搭配下更加奇特丰富,让人眼前一亮,“熊童子”形似刚出生的熊仔手掌,披着一层白色绒毛;“生石花”两瓣对开,果真像大家取的外号“屁股”,迷你可爱;“茜之塔”像千层宝塔一样玲珑堆叠……
付婷花了一些时间研究多肉植物的品种和习性,在此之前她不过是被植物们可爱的外形迷住,随即就跌入了“肉坑”,“跌进坑的说法,完全是因为无法克制购买它们的冲动,但凡看到没见过的品种,养得漂亮的状态,都想占为己有,于是就花钱一盆盆往家里抱了。”在多肉植物市场里,不同品种的多肉身价千差万别,有几块钱的普货,也有数千元的贵货,比如近日在省植物园多肉植物馆中展出的“克里克特”就价值12000元,羡煞一群“肉友”。
建起大棚拉妈妈入伙
出生在湘乡农村的付婷回忆,小时候,因为父亲常年在株洲打工,自己在学习之余总要帮着妈妈在田间务农,“她把土地翻整好,一条条一道道,我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洒下种子。”同学家隔得远了,玩伴也少得可怜,付婷就把田野里的乐趣挖了个遍,各种植物、农作物都能成为她的标本,玩着泥巴也能吸引一群猫狗鸡鸭。
从湖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她当过记者,跑过电影发行,也做过私企的HR,忙碌而快速的生活节奏正适合她风风火火的性格,当身边的朋友变成多肉爱好者后,付婷也迷上了这些呆萌的植物。“只不过,我从小在林间野地里玩耍成长,一直和植物打交道,到了株洲之后,离这些绿色生态渐渐远了,后来加入了多肉爱好者的圈子后,忍不住就想了解它们的习性,这是我的习惯。”以付婷的经历为例,爱上多肉不需要多少时间,即使你喜欢其他的植物,也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多肉取代,“而且你总会嫌弃自家的阳台晒台太小,只是为了这些植物就想换大房子的冲动也很正常。”
自从开始经营多肉植物,付婷就考虑着把在老家务农的妈妈也拉入伙,“我们家里的菜总是太多吃不完,妈妈永远闲不住,也没有其他打麻将、看电视的爱好,一天到晚忙着地里的事,还经常帮邻居家种荒地。”2014年,她和爸爸回到老家,先给妈妈看了一堆多肉植物的图片,“我问她可不可爱,装点家里时不时尚,她直说好看,长得挺有趣。”在她的迂回战术里,还加入了多肉植物的市场分析,最终妈妈答应,把家里的地让出来,交给付婷建大棚,专门用来种植多肉植物。
几个月的时间,妈妈跟着付婷学习多肉植物养殖技术,在自家的菜地里建起了三个多肉大棚,分别用来育苗、叶插和养植物状态,“当然,从总经理到总执行都是我妈一个人在弄。”付婷笑着说,渐渐种出状态的妈妈似乎也跌入了“肉坑”,不仅要求付婷给她买了台智能手机,还要求帮她开通网络,并用微信关注了许多多肉植物公众号,“每天她都浏览这方面的专业信息,还把有价值的知识转发给我,要我多看看。”想不到半年前根本不懂多肉为何物的妈妈,现在反而成了专家指导起她来。
呆萌憨厚的“肉肉”们
永远被挤满的阳台风景
与爱旅游、摄影、越野车的人一样,肉友们也通过QQ和微信交流种植心得,发布团购资讯,还时常晒出自己的“宠肉”照。除了付婷,家住锦绣华都的马倩也是圈子里的一员,打开家里朝南的窗户,各色品种的肉肉们整齐摆放在防护窗晒台上,这是她为多肉植物定制的一个“家”。
曾经特别怕土怕脏怕麻烦的马倩养多肉的时间并不长,在群里,她经常向管理员和资深肉友们讨教种植多肉的技巧和方法,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半个专家,“一入肉坑深似海一点都没错,买肉买到根本停不下来。”马倩说,因为这个爱好,自己会时不时跑到花店遛遛,每周都要往市郊的几个多肉大棚转转,和老板们聊天顺便淘点新品种回家,“想想过去我怕土怕脏,现在却每天却因这些小绿植折腾得像个农民,不过还挺滋润的。”
毕业生自主创业案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