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城墙是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城墙是
城墙,指旧时农耕民族为应对战争,使用土木、砖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其它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想知道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城墙吗?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城墙是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即南京地区于历朝历代营造的城池城垣,有狭义广义之分。但一般均指现今保存完好的明城墙。
狭义范围:特指明朝京师应天府(即南京)营造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是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遗产点。
广义范围:指南京地区历朝历代建造的城墙,其中包括春秋三城(棠邑、濑渚、冶城)、战国两城(越城、金陵邑)、秦汉秣陵城、孙吴建邺城、六朝建康城、南唐江宁府、南宋建康府城、元朝集庆路城和明南京城(含京师城墙、浦口明城墙、六合城墙、江浦县城等)等。
南京城墙 南京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对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墙———南京古城墙的抢救性维修已取得显著成效。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倾全国之力,历时21年建成的都城城垣。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南京城墙现仅存京城城墙约21公里,但仍为国内外最大规模的砖石砌筑的都城墙。
目前,古城墙修缮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已完成九成,加上以前维修的近3公里城墙,南京已维修城墙7公里,占现存城墙的1/3,毁损严重的主要险段得到了有效保护。据悉,南京市政府今年投入6000万元维修城墙4.2公里,用于城墙周边环境改造的资金超过3亿元,维修城墙的长度和资金超过以往50年的总和。为不改变文物原状,南京对原状保存较好的城墙采用老城砖补砌,修复墙体;对破损坍塌严重的城墙采取内置框架,外贴条石,顶部铺设城砖的修复方法,使补筑的城墙与老城墙的整体风貌和谐一致。
南京城分外廓、京城、皇城、宫城4道城墙,其中京城城墙总长度33.676公里,有城门13道,水关2座,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墙高约14至21米,底宽14米。
历史沿革
公元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吴王夫差在冶城山建冶城始,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谋士范蠡在今中华门长干里一带筑“越城”,周二里八十步(约942米)。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尽占吴故地,在今清凉山筑城,称金陵邑。211年,孙权在诸葛亮、刘备、张紘三人先后劝说下,将政治中心由京口(镇江)迁至秣陵(南京),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建石头城。东晋义熙年间(405—418)石头城改为砖砌。周七里一十步,约今6里。明洪武二年,石头城作为应天府城的一部分重加修建。
台城为东晋、南朝的宫城,在都城之内,相传梁武帝即饿死于此。位于鸡鸣寺后紧靠解放门处,长250余米,与明城墙相接,是南京明城墙中的一段“盲肠”。朱元璋原本准备从鸡笼山脚下的鸡鸣寺直接经过鼓楼岗与石头城相连,后为实战需要改变计划,利用玄武湖天然屏障,沿其向北筑城,一直扩大到临近江边的狮子山,把鼓楼岗以南的大片土地都围了进来。因“盲肠”与六朝宫城毗邻,长期以来人们以讹传讹,称之为“台城”。
金陵城建于五代十国的杨吴时期。914年,昇州刺史徐知诰派部下陈彦谦重修金陵城,周二十五里,至920年修成,三年后再次拓宽,917年以此为都城建南唐。使其“南倚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西带石头城”,城周四十里。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攻取定远后采纳冯国用:金陵“龙蟠虎踞”适宜建都的建议。三年后攻下集庆,改名应天府。1357年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明城墙的建造正式拉开序幕。如今的南京城即明初的都城所在,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明南京城东连石头,南贯秦淮,北带玄武湖,城周33.676公里,包括历代都城于其中,为世界第一大城垣。
1366年8月,改筑应天府城,并在钟山之南建造新宫,此为第一期工程,至1367年9月完工;
第二期工程自1369年至1373年,以筑新城为主,向北拓宽旧城直至江边;
第三期工程继续进行至1386年12月“新筑后湖城”止,建造聚宝、三山、通济各主要城门以及后湖城和主要街道。
朱元璋建造南京城墙的功绩也许可以从南京地区的顺口溜“神策金川钟阜门,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中寻找出“内十三”的影踪。朱元璋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调动一部、三卫、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二十余万工匠修筑城墙,同时在五省烧制城砖,建成面积43平方公里,京城城墙全长33.676公里,囊括了六朝时的建康城和南唐时的金陵城,高14-21米,上宽4-9米,下宽14.5米左右,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
传说朱元璋在建好都城后,带着他股肱大臣和皇子登紫金山观察城的形势,在一片赞扬声中,皇四子朱棣提出“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对准紫禁城”的潜在担忧。同时,城南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都城防守极为不利。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朱元璋下令建造“外十八”的故事,外郭号称180里,各段用砖砌的部分加起来约40里,外部土城高度约在8-10米,上宽6-8米。
16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的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也称:“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清代作家吴敬梓,曾在南京秦淮河畔生活多年,他在《儒林外史》中写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清楚地记述了南京城墙的来历和规模。
为便利交通,自清代起,在定淮门与清凉门之间开辟草场门;神策门与太平门之间开丰润门(今玄武门);1921年开海陵门(今挹江门);1929年开武定门,改朝阳门为中山门,改石城门为汉西门;1931年开汉中门、中央门,改聚宝门为中华门;1934年开新民门;1936年开雨花门,1952年开解放门;1991年在三山门(水西门)以南开集庆门。
1995~1996年,解放门至玄武门段城墙修缮工程。 1996~1997年,石城门复城城墙修缮工程。 1997~1998年,后标营段城墙排险加固工程。 1998年,太平门段城墙加固工程。 1998~1999年,九华山西段城墙抢险加固工程。 2000~2001年,集庆门段城墙修缮工程。 2002~2003年,石头城段城墙修缮工程。 2003~2004年,东西干长巷段、红山土段、神策门瓮城城墙修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