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茶文化的介绍
现在很多民族都有着自身的茶文化,那么彝族茶文化你们知道它的基本姿势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彝族茶文化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彝族茶文化的介绍
彝族的隔年陈茶:今彝族支系的族,倮族等少数民族,古代通称蒲满人。蒲满人是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祖先,每到工休叶大发季节,祖先们常到大森林中采摘野生茶作为祭神和祭祖的贡茶,并有经过发汗的隔年茶能治病的传说。彝族的茶文化与饮茶习俗茶是绿色天然饮料,源于中国,而遍及世界。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饮茶习俗。洋溢着中国灿烂、绚丽多姿的饮茶文化。新颖悦目的百样茶叶产品、韵味幽古的百样茶具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展现我国数千年代茶文化的精华和品饮艺术。一壶窨香浸透千古,人与自然瞬即一体。云南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奇异,傣族的竹筒茶、爱伲族的土锅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布朗族的青竹茶、拉祜族的烤茶、佤族的烧茶、白族的三道茶、以及香飘十里外、味酉严一杯中的纳西族“龙虎斗“,展现了民族特色,表达了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彝族茶文化的种类
1、“百抖茶”:将一小土罐置于火中烘热,放入茶,边烘边讯速抖动数百次,直到茶叶变黄并飘出焦香味时,倒入杯内,然后冲入开水,泡出来的茶水色厚味香。
2、“罐罐茶”:把茶叶放入罐内,置于火旁烤,焙烤至茶叶酥脆焦黄时灌入适量事先烧沸的开水,待罐内的茶水泡沫停息后加水在火上煨煮至沸腾,便可起罐倒水饮用。罐罐茶味香、汁酽、色美、爽口有神。
3、“油茶”:煨煮茶水至沸,把沸水倒入事先备好装有酥油、麻籽油、蛋清、盐巴等物的茶缸中,轻轻搅动片刻,在火上往返移动茶缸,让其受热平均,反复数十次,就可倒入茶杯趁热饮用。油茶清新爽口、醒脑利目,滋补强身。
4、“清茶”:净水盛入茶壶,置于火塘边慢慢加热,壶中冒出热气时再加入适量的水,同时放入茶叶,把茶壶放在火塘上煮沸,用筷平均搅动,煮沸2分钟左右即可倒茶饮用。清茶光彩金黄,色香具佳。
5、“盐巴茶”:把茶叶放入土陶缸内,移近火塘慢慢烘烤,罐内发出“噼啪”响声并有焦气息时,向罐内缓缓加水备好的开水,再煨煮5分钟左右,加少许盐,就可倒茶饮用。彝族喝“盐巴茶”时,一般都配有包谷、糯米、荞等杂粮制作的粑粑,边吃边喝,恬静可口,十分安闲。
彝族支系繁多,民俗形式多样,但在很多的民俗流动中,都离不开茶。如在青年男女恋爱的过程中就多次用到茶。男方初次到女方家提亲,要带一些酒、烟、茶、糖,女方一般不表什么态;第二次去时同样带一些酒、烟、茶、糖,女方收下了就表示同意,若不收礼物,男方也就不必再去了。第三次去时同样带烟、酒、茶、糖,女方要叫一些支属来吃“火竜酒”,一面吃酒喝茶一面约定吃“订亲饭”
彝族茶文化的历史
1、雷鸣茶的由来:
a: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城南10公里的徐营坝区,有一个自然村叫河硐,但上了年纪的老人则习惯叫它瓦罐窖村。据《云南省南华县地名志》记载:“河硐,地处山脚,因村前有小河,古时居民建窖硐烧陶器,故名。”晚清福建诗人黄大琮随军来到南华,对河硐的土陶写过一首杂咏,诗云:“南乡尚耐作工劳,范土成模职业操;瓦器可资旁邑用,设窑算有一人陶。”瓦罐窖村烧制陶器自明代洪武年间开始,是大量汉族移民云南传入的生产工艺,到清代时达到鼎盛时期。所能制造的陶器,有大缸、酒坛、药罐、陶锅、陶盆、陶壶、陶碗七种五六十个不同规格的产品,深受云南各族人民喜爱。产品除畅销滇中、滇南、滇西大半个云南外,还远销到缅甸、泰国各地。
b:当时烧制出来的一种灰黄色,比中药罐小一些的陶器,是用来煨茶的,我们叫它茶罐。在云南农村,旧时几乎家家都会有一个茶罐。云南人种茶也爱喝罐罐茶,沿着滇西茶马古道流行的待客习俗也是喝罐罐茶。
c:罐罐茶在滇中又俗称“烤百抖茶”,讲究的是一个“烤”字,就是在烹罐罐茶的时候,先要把茶叶放茶罐里“烤”一下。“烤”茶用文火烤,火力不能太大,一般是在农村烧柴的火塘边的火灰上炙烤,边“烤”边上下不停地颠簸、抖动,抖动的频率越快越好,时间要在一百次以上,待罐中的茶叶微黄,弥漫出一股浓郁的茶香,再加入适量沸水。故罐罐茶也俗称“烤百抖茶”。
d:在滇中,罐罐茶还有另一个俗称,叫“雷鸣茶”。烹罐罐茶前先要烧一壶开水置火塘上备用,待茶叶“烤”好后,就趁热把适量开水“沏”入茶罐,这时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汽浪从罐底直冲而出,仿佛是下雨时打了个响雷,茶叶在罐中上下翻滚,故罐罐茶也叫“雷鸣茶”。这第一次沏入的水不能太多,一半即可,否则会溢出。待茶叶泡开后,再续添水吹去浮沫,就可以享用了。
e:第一道罐罐茶味酽,苦涩如药,一般人难以下咽,但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之功效,上了年纪的彝族老人每天起床后都要烤一罐酽茶喝下去,一天都神清气爽。第二三道茶水会有清香苦凉味,茶汁的口感最好。四五道之后,就要像煨药一样地煨茶了,喝后先苦,慢慢的会有一些回甜味。如果烤茶时温度、时间不够,受热不均,倒入开水时声音不够响亮,或烤好的茶叶又放置凉了,沏入的水温度不够,也没有出现“雷鸣”般的响声,这罐茶就称“哑巴茶”,待客时一般是忌讳出现这种情况的。
f:古人言: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寿之妙木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古今奇特之仙药也。有时,在滇中农家的罐罐茶中,配以相应食物,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医治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发烧、咽喉肿痛时,可将一块黑井砣砣盐放火炭上烧红后,沏在“烤百抖茶”里,我们叫做盐茶,喝起来味道特别苦也特别咸,但只要你喝上几口,喝时让茶汁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慢慢咽下,疗效神奇,喝上几次病就好了。如遇上家中有人腹泻拉痢,就将一把糯米炒糊,将黑乎乎碳化了的糯米加入“雷鸣茶”中,我们叫这种茶为糊米茶,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可治疗脂肪泻、积食和消化不良。再适量加入白酒和红糖,可治红痢、白痢等急慢性肠道传染病。
g:喝罐罐茶需要有耐心,也是需要些时间的。在我的印象里,滇中上了些年纪的老人都喜欢喝罐罐茶,也只有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有闲工夫一边喝着这罐罐茶,一边在墙脚晒太阳。他们喝的茶不是什么香茗,大多是些本地产的粗茶,有的甚至是从山上采回的野茶,一次要放一大把,味酽且苦涩,不到三十岁年纪的人喝着都嫌它苦。彝家小孩并非不能享用罐罐茶,而是嫌它苦涩不愿喝,说是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能享用罐罐茶,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h:彝族是个火的民族,家里堂屋中的火塘一年四季永不熄灭。一只茶罐日复一日常年煨在火塘边上,冒着热气,点缀着彝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年复一年飘荡出彝家人日常生活的气息和芬芳。
彝族烤茶的制作方法:
a:彝族烤茶的方法颇为讲究,主要有几种:首先彝族的烤茶煎法与一般的冲茶有所不同。
b:它是先将绿茶放入烤热的铜制或陶制茶罐内焙烤,直至茶叶烤得酥脆、略黄时,趁热端离水源,灌入事先烤热的水少许,待罐内茶水泡沫稍息,再冲入热水至灌满,又于火上煨煮片刻便可起罐,让茶叶沉淀一会儿,方倒出茶水滤过,内加盐、炒米、核桃粉、芝麻等即可饮用。彝族的烤茶色、香、味俱佳。
2、隔年陈茶:
a:彝族的隔年陈茶:今彝族支系的族,倮族等少数民族,古代通称蒲满人。蒲满人是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祖先,每到工休叶大发季节,祖先们常到大森林中采摘野生茶作为祭神和祭祖的贡茶,并有经过发汗的隔年茶能治病的传说。
b:彝族的茶文化与饮茶习俗茶是绿色天然饮料,源于中国,而遍及世界。
c: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饮茶习俗。洋溢着中国灿烂、绚丽多姿的饮茶文化。新颖悦目的百样茶叶产品、韵味幽古的百样茶具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展现我国数千年代茶文化的精华和品饮艺术。一壶窨香浸透千古,人与自然瞬即一体。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自古至今分布最广的土著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发现、制作和饮用茶的民族之一。至今在西南彝区,烤茶及“一茶二酒三食肉”的习俗仍然到处可见。
猜你感兴趣:
3.各地的茶文化介绍
5.川茶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