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研究现状有什么
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开始复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茶文化进入全面繁荣时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研究现状,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成立了一批中国茶文化研究社团和机构
虽然中国茶文化酝酿于两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但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仅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兴起的“文化热”大气候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很快建立起茶文化研究机构、学会、团体等。1982年,台湾率先成立中华茶艺协会;1988年,台湾成立中华茶文化学会;1990年,中华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于1991年4月在杭州正式落成开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开始筹备,1993年正式成立,每两年举行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致力于茶文化研讨与交流,不久前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了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2001年,在浙江上虞成立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江西省社科院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于1998年成立,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2000年成立,这是茶文化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前者将茶文化作为江西省社科院的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后者是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唯一一个研究基地。此外,香港、澳门和全国许多省区市纷纷成立了茶文化社团。目前,大陆已有湖北、四川、浙江、河北、辽宁、福建、山东、新疆、云南、宁夏、贵州等省级茶文化学会或协会成立,还有湖州、广州、昆明、思茅、桂林、宁波、绍兴、抚顺、汕头等市级茶文化学会和协会的成立。这些研究机构和学会、协会、团体的建立,对开展茶文化研究和交流,推动茶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出版和发表了一批中国茶文化研究论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陆续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杂志,为茶文化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条件。《茶人之家》杂志1983年创办,1993年改名《茶博览》,200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自1983年开始编辑《陆羽研究集刊》,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自1990年起也编辑《陆羽茶文化研究》;《农业考古》杂志自1981年创刊后,先辟有茶史专栏,1991年开始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北京的《中华茶人》和《茶世界》、上海的《上海茶业》、广州的《茶文化》、昆明的《民族茶文化》、四川的《茶界》、河北的《河北茶文化》等也先后创办;此外,《茶叶科学》、《中国茶叶》、《中国茶叶加工》、《茶业通报》、《福建茶业》、《广东茶叶》、《茶叶》、《茶叶通讯》、《茶苑》等茶学杂志也刊发一定数量的茶文化论文。而一些文史哲、艺术、饮食类杂志及大学学报也偶尔刊发茶文化论文。众多出版社也纷纷抢滩出版茶文化书籍,形成一股茶文化书籍出版热潮。
综观20多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是发表了数千篇茶文化论文。以《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为代表,该刊是国内容量最大的茶文化杂志,每期约300页,刊发各类文章130篇左右,每年出2辑,现已出31辑,计约发表文章4000篇。初步统计,20多年来全国刊发的各类茶文化文章约有6000篇,其中研究论文约3000篇。
二是出版了六百多部茶文化著作。近年来茶文化热不断升温,茶文化著作出版也日趋繁荣。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共出版的各类茶文化书籍有600多种。
(三)中国茶文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20多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在茶史研究、茶艺和茶道研究、陆羽及其《茶经》研究和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四个方面。
1、茶史研究
在中国茶文化研究中,中国茶史的研究起步最早,目前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热门。
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是茶学宗师陈椽的《茶业通史》。该书初稿完成于1977年,定稿于1982年,1984年5月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全书43万字,分茶的起源、茶叶生产的演变、中国历代茶叶产量变化、茶业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中外茶学、制茶的发展、茶类与制茶化学、饮茶的发展、茶与医药、茶与文化、茶叶生产发展与茶叶政策、茶业经济政策、国内茶叶贸易、茶叶对外贸易、中国茶业今昔共15章。《茶业通史》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通史著作,书中对茶叶科技、茶叶经济贸易、茶文化都作了全面论述,是一部体大思精之著,是构建茶史学科的奠基之著。1993年,陈椽又出版《中国茶叶外销史》(台湾碧山岩出版社),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历史作了深入研究。
茶学宗师庄晚芳的《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朱自振的《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也为茶史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关剑平的《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对汉魏六朝茶史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陈文华的《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按本书的实际内容应该取名为《长江流域茶文化史》”[1],实际上是一部关于中国茶文化史著作;滕军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对中国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程作了细致的研究。诸家著作都是厚重之作,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积淀。
郭孟良的《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茶史读本。中华茶人联谊会编辑的《中国茶叶五千年》(人民出版社2001年)是第一部编年体的中国茶史著作,对近现代茶界大事记载尤详。
沈汉、朱自振的《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其中上篇是由朱自振撰写的《中国茶文化史》;余悦的《茶路历程——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茶文化史著作;姚国坤、胡小军的《中国古代茶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王建平的《茶具清雅》(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胡小军的《茶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对中国茶具的历史和发展作了梳理;陶德臣的《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年)论述中国茶叶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吴旭霞的《茶馆闲情》(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连振娟的《中国茶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对中国茶馆历史和演变作了梳理。
断代茶史著作有梁子的《中国唐宋茶道》(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廖宝秀的《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96年),沈冬梅《宋代茶文化》(北京:学海出版社1999年),丁文的《大唐茶文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孙洪升《唐宋茶业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还有少量地方茶史著作如《浙江省茶叶志》、《四川茶业史》等。另外,一些综合性茶著如《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也涉及到中国茶史的内容。
各种杂志上还发表了一批关于中国茶史的研究论文。
当前中国茶史研究的趋势,一是专门史研究,二是断代史的研究,三是综合研究,朝茶学通史方向发展。茶史研究的时间跨度基本集中于古代(清代及其以前),对20世纪中国茶史的研究则非常不够。然而20世纪是中国茶学、茶叶科技发展最重要、成就最大的一个世纪,理应得到重视和加强研究。
诚如凯亚所说,中国茶史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2]。有关先秦的茶史,扑朔迷离;汉魏两晋南北朝茶史,语焉不详;中华民国茶史,新中国50年茶史,亦待补阙如之憾;至今尚无一部涵盖中华民国、新中国50年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茶史著作。除陆羽、吴觉农外,古今众多杰出茶人尚无传记。中国茶史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缺憾和空白,亟待从学术上去填补、开拓。
2、茶艺和茶道研究
茶艺是茶文化的基础,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艺和茶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内涵和外延均不相同。虽然中华茶艺、茶道古已有之,但是它们在当代的复兴、被研究却是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台湾是现代茶艺、茶道的最早复兴之地。蔡荣章自198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现代茶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并创立无我茶会。其夫人林瑞萱女士主持坐忘谷茶道室,夫妇俩志趣相投。蔡荣章独著有《现代茶艺》(台湾中视文化出版社1989年)、《无我茶会180条》(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1999年)、《茶道教室》(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茶道基础篇》(台湾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说茶之陆羽茶道》(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等,林瑞萱独著有《心经讲义——茶道精神领域之探求》(台湾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1989年)等,夫妇合著有《现代茶思想集》(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2000年)、《茶学概论》(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2000年)等。蔡荣章、林瑞萱夫妇为现代茶艺、茶道的理论和实践作出重要贡献。
范增平、吴智和、张宏庸、周渝等也是台湾较早致力茶艺推广和研究的人,范增平出版了《喝杯好茶》(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1999年)、《生活茶艺馆》(城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茶艺学》(修订版,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生活茶叶学》(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等,吴智和则出版了《中国茶艺论丛》第一辑(台湾大立出版社1985年)、《中国茶艺》(台湾正中书局1989年)等。张宏庸著有《茶艺》(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台湾传统茶艺文化》(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等。
大陆方面,在茶艺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有突出成就则有童启庆,她先后出版了《习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生活茶艺》(金盾出版社2000年)、《影像中国茶道》(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为现代茶艺、茶道提供了范式。
此外,陈文华在《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余悦在《中国茶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以及《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对当前的茶艺、茶道概念和特征、精神作了精要的阐释。丁文的《茶乘》(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对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林治的《中国茶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中国茶道》(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对茶艺美学、茶道精神等进行了探讨。乔木森的《茶席设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对茶席设计的基本构成因素、一般结构方式、题材及表现方法、技巧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丁以寿则以《中国茶道义解》、《中国饮茶法源流考》、《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中国茶艺概念诠释》、《中国茶道概念诠释》等系列论文(均见《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对茶道和茶艺的概念、分类及两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中国现代茶艺、茶道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3、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茶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研究,是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陆羽的出生地湖北省天门市,不仅成立了天门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还成立了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在陆羽生活的第二故乡浙江省湖州,也成立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编辑《陆羽研究集刊》,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编辑《陆羽茶文化研究》,《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也辟有“茶圣陆羽研究”专栏,促进了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1)《茶经》的辑校、注译和研究
台湾最早从事《茶经》研究者为林荆南,他在1976年即将《茶经》今注今译,这是中国当代最早的茶经译注本。接着是张迅齐在1978年将日本布目潮风的《中国之茶书》里的《茶经》译成中文,见张迅齐编译《茶话与茶经》(台北:常春树书坊)。1980年,朱小明根据日本福田宗位的《中国之茶书》,将《茶经》译入《茶史茶典》(台湾世界文物出版社)里。但此后台湾的《茶经》的译注就没有进展了。
张宏庸的对陆羽及其《茶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整理工作,计已出版的有《陆羽全集》(茶学文学出版社1985年)的辑校、《陆羽茶经译丛》(茶学文学出版社1985年)的收录外国图书、《陆羽书录》(茶学文学出版社1985年)的总目提要、《陆羽图录》(茶学文学出版社1985年)的文物图录,以及《陆羽研究资料汇编》(茶学文学出版社1985年)的相关史料整理,可惜后来并未继续。
大陆对于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起步较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产生了一批成果。如张芳赐等《茶经浅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傅树勤、欧阳勋《陆羽茶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蔡嘉德、吕维新《茶经语释》(农业出版社1984年),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7年),陆羽研究会编《茶经论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陆续出版了一些,其中以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最为精审。肖毛电子版的《茶经集注》在网上流传很广,考证时有新解。
童正祥、周世平辑编《新编陆羽与茶经》(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全书分陆羽生平、陆子茶经、陆羽诗文集、友人咏诗选、历代铭记选、纪念地图集七部分,资料翔实。本书虽然以资料见长,但也注入作者的研究成果,许多观点以注解的形式呈现。
在当代这些《茶经》的注译和研究著作中,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和陆羽研究会编《茶经论稿》无疑是《茶经》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游修龄对《茶经·七之事》“茗菜”的质疑,丁以寿对《茶经·七之事》“《广雅》云”的考辨,沈冬梅对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版本的考论,寇丹对《茶经》文化内涵的揭示,朱乃良对《茶经》与唐代茶文化关系的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创见。
除了对《茶经》的成书时间分歧较大外,通过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基本对《茶经》的版本流变、成书地点、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达成共识。
(2)陆羽生平和思想研究
陆羽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被后世奉为茶神、尊为茶圣,享有崇高的声誉,理应得到重视和研究。
关于陆羽研究的成果,基本集中在大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发表了一批有新见的论文和专著。
朱自振(史念书)《全唐诗中的陆羽史料考述》(《中国农史》1984年1期),钩沉《全唐诗》中陆羽的行迹资料。
傅树勤《茶神陆羽》(农业出版社1984年),则是最早关于陆羽的传著。
欧阳勋研究陆羽及其《茶经》30年,发表论文《“茶圣”陆羽》(《中国农史》1983年4期)等,出版专著《陆羽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显示出深厚的积淀。
寇丹发表多篇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论文,后来结集成《陆羽和茶经研究》一书。他关于陆羽形象、思想性格、理想的论述,关于陆羽“西江水”的阐释等,别具慧眼,成一家之言。
丁文《茶魂》(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是一部关于陆羽的评传,分身世、游历、隐居、友情、茶具、茶艺、品水、事业、结论共9章,末附“陆羽年谱”,颇具系统、实用。
周志刚对陆羽与李冶、怀素交往的考论切实,而他的《陆羽年谱》(《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第4期),援引历史材料,言必有据,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陆羽生平年表、年谱最可信的一种。
钱时霖对陆羽在湖州写《茶经》的考证、《陆文学自传》真伪的辨析,朱乃良对陆羽研究中一些有争议问题的考辨,都有独立见解。
尽管陆羽的出生是个迷,生平有许多空白和疑团,性格、思想也复杂,但经过20多年的研究,陆羽的形象渐渐清晰、丰满起来。
4、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出版
(1)茶文化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和汇编
茶文化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和汇编,是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
新时期最早出版的是陈祖椝、朱自振编辑《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1981年),收入自唐至清的茶书58种和少量杂著、艺文,虽然仅40余万字,但重要的茶书和资料基本收录,所以广受欢迎,但是该书对一些茶书的内容视为“游戏之作”而删削又留下遗憾。
1990年,吴觉农编辑《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将南宋嘉年间至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编撰的16个省、区的1226种省志和县志中有关茶和山、水的历史资料悉数收录。
1991年,朱自振编辑《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方志茶叶资料汇编)》(东南大学出版社),收录26个省市自治区的1080种方志中有关茶的资料。
1999年,阮浩耕、沈冬梅、于良子释注点校的《中国茶叶全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一方面该书收录现存茶书64种,其中辑佚7种,后附已佚存目茶书60种,是搜集中国古代茶书最多的一本汇编;另一方面,又加以点校和注释,并附作者简介,考定版本源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而由陈彬藩、余悦主编,35位茶文化专家历时10年编辑而成的250万字的《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出版),成为收集中国古代茶文化文献资料最全面的资料汇编,为中国茶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该书校对欠精,引用时应慎重。
余悦总主编的《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目光关注当代茶文化资料,从收录的茶事诗词(古体)、散文、小说、歌曲和论文来看,虽非各类资料的“全编”,也颇有参考价值。
方健对中国茶书的搜集、校正,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2)辞典的编纂
张堂恒主编《中国茶学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陈宗懋主编、二百余位学者合作撰著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其中也有相当部分茶文化的内容。
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主编的《中国茶文化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全书144万字,收入词条近万,是一部全面宏富的中国茶文化辞典。
(3)其它
茶学宗师王泽农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农业出版社1988年),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王镇恒、王广智主编的《中国名茶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它们虽然是茶学著作,但其中也有部分茶叶历史文化资料。
中华茶人联谊会编辑的《中国茶叶五千年》虽说是一部编年体茶史著作,但也可视之为茶史资料集,该书对研究近现代中国茶叶科技、经济、文化、教育、交流等极具参考价值。
陆羽及其《茶经》的资料汇编。
上列四个方面成果是就主要方面而言,此外,在茶与儒道释、茶与文学艺术,茶俗、茶具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成果。如赖功欧《茶哲睿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及有关论文对中国茶文化与儒道释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余悦《问俗》(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姚国坤《饮茶习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对中国各地茶俗的研究,于良子《谈艺》(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翰墨茗香》(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对茶与书画篆刻的研究,寇丹《鉴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宋伯胤《茶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吴光荣《茶具珍赏》(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对紫砂壶及茶具的研究,钱时霖《中国古代茶诗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庄昭选注《茶诗三百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对中国古代茶诗的注释和研究,都取得一定成果。
新时期的中国茶文化研究总的来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诚如余悦所论,“一是学术的空白点仍很多,有些历史遗留的问题未能解惑,有些热点问题也没解决”。“二是有学术创见,有学术突破的论文不多”。“三是治学态度浮躁,急功近利的问题带有普遍性”[3],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作者:以寿谭茶
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下)
丁以寿
二 中国茶文化学科定位
(一)名词——概念——学科
1、“茶文化”名词的确立
尽管中国茶文化在中唐时期已经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和被接受却是当代的事。
在大陆,茶学宗师庄晚芳最早使用“茶文化”。1984年,庄晚芳先生发表论文《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国农史》1984年第2期),首倡“中国茶文化”。1986年,他在《茶叶文化与清茶一杯》文中则称“茶叶文化”,其实“茶叶文化”与“茶文化”同义。1989年,他在《略谈茶文化》文中又重提“茶文化”。
在台湾,1984年,吴智和出版《茶的文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茶文化”呼之欲出。1987年,张宏庸在《茶艺》(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一书中采用“中国茶文化”名词。1988年,范增平等发起成立“中华茶文化学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茶文化”名词在海峡两岸共同出现,并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但是还未被普遍接受。198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性大型茶文化活动仍称“茶与中国文化”。199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孔宪乐主编的《茶与文化》,也是称“茶与文化”。不过,此时“茶文化”已成潮流,势不可挡。尽管“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没有采用“茶文化”的说法,但它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和流行,这是主办者所始料不及的。
1990年10月,在浙江杭州举办了首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研讨会主题是“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播”,王家扬主编的《茶的历史与文化——九0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由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出版。“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开始筹备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工作,后来于1993年11月8日正式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同年,在江西南昌成立了“中国茶文化大观”编辑委员会,着手编辑《茶文化论丛》、《茶文化文丛》。至此,“茶文化”新名词算是正式确立,并被社会接受。
2、“茶文化”概念确立
从一个新名词发展到新概念,需要有过程和时间。不过,“茶文化”由名词发展到概念的时间很短,这也反映出茶文化发展的迅猛。
1991年4月,王冰泉、余悦主编的《茶文化论》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余悦(彭勃)撰写的《中国茶文化学论纲》,对构建中国茶文化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探讨[4]。认为中国茶文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中国茶文化结构体系的六种构想,茶文化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六大问题:茶文化基本原理、茶文化分类学、茶文化历史学、茶文化信息学、茶文化比较研究、茶文化研究方法。作者在当时就有自觉的学科意识,难能可贵。
1991年5月,姚国坤、王存礼、程启坤编著的《中国茶文化》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以“中国茶文化”为名称的著作,筚路蓝缕,开创之功不可没。
199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每年两期,为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茶文化研究中文核心期刊。在第1辑上,发表了陈香白的《中国茶文化纲要》等一批有份量的学术论文。
1992年,王家扬主编的《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集》由台北碧山岩出版社出版。而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1992年出版)是继姚国坤等的《中国茶文化》后的又一部同名力作。虽然后来又出版了几部同名著作,但除了黄志根主编的《中华茶文化》尚有特色外,其它无一能达到王玲的水准。朱世英主编的《中国茶文化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辞典。
可以说,到1992年,“茶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正式确立。但是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一时难以统一。后来不断有人通过论文、著作对茶文化的概念进行阐释,如詹罗九《茶文化浅说》(《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刘勤晋主编《茶文化学》(农业出版社2000年)、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和《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姚国坤《茶文化概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等,从而进一步完善茶文化概念。
3、“茶文化”学科的确立
早在1991年,余悦就撰文呼吁建立“中国茶文化学”,王玲也提出构建“中国茶文化学”[5]。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以高校和科研系统为主体的一批茶文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茶文化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出各自的贡献。浩耕、梅重主编的《中国茶文化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年)、余悦主编的《中华茶文化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和《茶文化博览丛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阮浩耕、董春晓主编的《人在草木中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对茶文化进行有系统的专题研究。此外还出版了许多单本的茶文化研究著作,发表了大量的茶文化研究论文。关于新时期茶文化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已在前面论述过,兹不赘述。
2003年,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被批准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以茶史、茶道、茶叶经济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王镇恒、詹罗九、夏涛、丁以寿、姜含春、高旭辉等为研究骨干,外聘蔡荣章、范增平、刘勤晋、关剑平、黄志根、陶德臣等为客座研究员,计已出版《茶业通史》(陈椽著,农业出版社1984年)、《中国茶叶外销史》(陈椽著,台湾碧山岩出版社1993年)、《论茶与文化》(陈椽著,农业出版社1993年)、《中国名茶志》(王镇恒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中国茶文化大辞典》(王镇恒、詹罗九等主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茶文化学概论》(高旭辉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年)、《名泉名水泡好茶》(詹罗九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等著作,外聘客座研究员也出版了10多部茶文化著作。
200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把“茶文化学”作为重点学科,以陈文华为学科带头人,余悦、王河、赖功欧、施由民、胡长春等为骨干。“茶文化学”学科组成员代表著作有《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陈文华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长江流域茶文化》(陈文华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国茶文化经典》(余悦等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茶路历程》(余悦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茶趣异彩》(余悦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中国茶韵》(余悦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茶叶大辞典·茶著部》(余悦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茶典逸况》(王河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茶哲睿智》(赖功欧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茶韵幽雅》(胡长春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茶具清雅》(王建平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2004年12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以程启坤为主任,姚国坤、刘勤晋、沈冬梅为副主任的直属机构——学术委员会,投入巨资,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茶文化学术研究。对中国茶文化研究进行全面规划,建立茶文化研究文库,组织全国茶文化专家进行课题攻关,已见成效。
2005年8月,在江西社会科学院在婺源晓起主办“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标志着茶文化学科建设的自觉。
更重要的是,自本世纪初以来,在中国高校中,不仅在茶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设有“茶文化”研究方向,而且在茶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中也设有“茶文化”研究方向,事实上已将茶文化作为茶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子学科。尽管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毕竟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国家研究生招生目录里。
可以说是不约而同,全国许多省市都在致力茶文化学科的建设。综上所论,2004年,是标志着“茶文化学科”地位被初步确立的一年。
茶文化的概念
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学科定位,“茶文化”概念的明晰、内涵和外延的合理界定是前提。
关于“茶文化”,目前比较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是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定义。陈文华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按照文化的层次论,广义茶文化包含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层: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事物。对茶文化而言,是指有关茶叶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茶叶消费使用过程中各种器物的总和,包括各种茶叶生产技术、生产机械和设备、茶叶产品、饮茶中所涉及到的器物和建筑等。
制度文化层: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表现为各种制度,建立各种组织。对茶文化而言,是关于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制度、经济制度等,如历史上的茶政、茶法、榷茶、纳贡、赋税、茶马交易等,现代的茶业经济、贸易制度等。
行为文化层: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它以民风民俗形式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对茶文化而言,主要是指各地、各民族形成的饮茶习俗等。
心态文化层: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对茶文化而言,是指在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学艺术等。
广义茶文化太宽泛,狭义茶文化又嫌狭隘,根据茶文化的特点,还是取不广不狭的中义为当。中义茶文化包括心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的全部,物态文化层的部分:名茶及饮茶的器物和建筑等。物态文化层的茶叶生产活动和生产技术、生产机械等,制度文化层中的茶叶经济、茶叶市场、茶叶商品、茶叶经营管理等不属于中义茶文化之列。茶文化在本质上是饮茶文化,是作为饮料的茶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具体说来,中义的茶文化主要包括饮茶的历史、发展和传播,茶艺和茶道,茶俗,茶文学与艺术,茶具,茶馆,茶与宗教、哲学、美学、社会学等,茶学史,茶学教育,茶类和名茶等。茶文化的基础是茶俗、茶艺,核心是茶道,主体是茶文学与艺术。
茶文化研究现状有什么相关文章:
茶文化研究现状有什么
上一篇:茶文化营销方案有什么
下一篇:中国茶文化研究院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