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普洱茶与佛教的关系

时间: 思行858 分享

  普洱茶在我国中除了与道教具有很大的关系以外,普洱茶与佛教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它们的关系怎样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普洱茶与佛教的关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普洱茶与佛教的关系

  普洱茶是清代进贡朝廷的贡品,雍正年间以来,向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办的,数百年来,普洱茶名扬中外。普洱茶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普洱茶的原产地和发祥地思普区,居住着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汉、回等14种世居民族,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形成的虚幻反映等多种因素,在民间产生了各种超自然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道教、佛教等。因普洱茶具有敬献、养心、解渴、提神、消食、明目、解毒、保健等功能,在各种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故本地生产的普洱茶均派上了好用场。与普洱茶有关系的佛教,在思茅有:汉传大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滇西北迪庆及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

  汉传大乘佛教,在思普区多为汉族信仰,思茅、普洱、墨江、景东、镇沅、景谷、江城等县有寺庙,澜沧、西盟拉祜族、佤族地区有佛房。清代《普洱府志》载:观音阁在府城西北,明万历年间土舍那天福建临莲池上又莲台寺,康熙五十年修。现该寺经修缮仍在观音山。镇沅县者东乡有明代天启年间的和尚洞。进入清朝以后,思普区境内大乘佛教佛寺、佛房增多,佛教活动直到194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佛教正常祭祀礼仪有所恢复。佛教活动主要内容有:忏法、盂兰盆会、佛陀诞辰(农历四月初八)、成道日(农历腊月初八)、涅??日(农历二月十五)、观音成佛节等节日,众僧戒斋设坛,举行法会等。出家僧尼入寺后一律以“释”为姓,僧尼必须素食,守十戒,平时住寺礼佛、诵经、坐禅,以“禅定”作为基本的修行方法,此外,从事一些农事和手工业劳动。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坐禅时通夜不眠;二、满腹时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抑制性欲。僧人坐禅、祈祷、解渴、茶会均要用茶。坐禅要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如此长时间的坐禅,势必产生疲劳困倦,需要饮茶醒脑提神,方能坚持。再者,僧人还有“过午不食”的戒律。因此,具有提神益思,破睡驱眠,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效益的茶,便自然成了僧人们所必需的而又不违反教义戒规的最理想的饮料了。佛教历来提倡禁欲、禁酒、戒荤吃素,而茶汁性淡、醒脑提神,既符合佛教戒酒禁欲,忍受苦难的教义,同时又利于佛教修炼“禅定”时以茶助兴。因此,佛家把茶叶视为“神物”历来倡导饮茶。佛门寺院还在不同的场合饮用茶:以茶敬佛祖、菩萨、祖师,用“奠茶”表示对其无尚崇敬和尊重;以茶敬施主、香客及游览者,沿袭着我国人民传统的客来敬茶的习俗,用“寺院茶”表示对来者的敬意;以茶为受戒僧人虔饮,僧人在受戒前后均饮用“受戒茶”,让僧人受戒后虔诚坐禅。可以说,大乘佛教的诸多佛事活动离不开普洱茶。

  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为“巴利语经典系佛教”,此佛教传入思普区的时间已有数百年之久,在西双版纳、孟连、景谷、景东、墨江、普洱、思茅、江城、澜沧、西盟等县,傣族、布朗族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此佛教与普洱茶的关系密不可分。傣族称佛寺为“碗”,一般分三个等级,土司所在地的佛寺称总佛寺,四座以上村寨佛寺组成的佛寺其中一座为中心佛寺,最基层一级的就是一个寨子的寨佛寺。1996年统计全区有佛寺168座,分布于景谷、江城、澜沧、孟连、西盟5个县。佛寺的祭司“安章”主持宗教活动,丧葬和祭神驱鬼,接待来客,均要用茶。过“雨安居”关门节时,进入斋戒期(从傣历九月月圆日到十一月月圆日,整三个月)。佛寺僧侣坐禅及信教老年人住进佛寺持戒、听经、坐禅时也要饮茶。

  唐代饮茶风尚

  初盛唐时期的诗歌写到茶、饮茶的,多与僧人、寺庙有关。例如,杜甫《寄赞上人》“紫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又《巳上人茅斋》“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二“劝酒客初醒,留茶僧未来”。许多作品单从诗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例如:王昌龄有《洛阳尉刘宴与府掾诸公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刘长卿有《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有《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这跟上文所说饮茶风气始于佛门浮屠为了防止参禅静修犯困瞌睡,是有因果源流关系的。其实就是陆羽的嗜茶,习惯很可能也是早年在寺院里养成的,陆羽是弃婴,由僧人收养长大。

  但是,中唐之后,饮茶在士大夫阶层已经蔚成风气了。邀请好友品尝新茶,饮茶叙谈、下棋,举行茶宴,都是可以入诗的生活内容。还有人把向人乞茶、携妓去茶园采茶都写入诗歌。饮茶显然已经被当作一种幸福生活的标志了。

  后来遭刺杀的宰相武元衡,他有一首诗写的就是一次他跟同僚们品尝新茶的事,《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郎中》。下边这些诗句则都反映了饮茶叙谈、茶宴、携妓采茶等情况:

  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韦应物《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茶炉依绿笋,棋局就红桃(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鲍君徽《东亭茶楼》)。

  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其五)。

  簟凉朝睡重,梦觉茶香熟(元稹《解秋十首》其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白居易《麹生访宿》)。

  孟郊、姚合都是喜欢饮茶的人,他们都曾经向他人讨过茶叶。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还是托朋友向另外一个人讨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自己原先有过的好茶叶喝完了,茶叶罐都空了;“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提出请朋友代为乞讨的要求,而且表示自己亟需茶叶。可见,孟郊有饮茶的瘾。姚合有一首诗,诗题很直截了当,《乞新茶》,但是其乞茶方法十分别致,“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他是拿自己的诗换取茶农的茶叶。

  看了“普洱茶与佛教的关系”的人还看了:

1.中国茶文化的来源

2.中国茶文化心得体会

3.茶文化知识

4.各地的茶文化介绍

5.藏族饮茶的历史

138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