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饲养 > 一只乌鸡的饲养成本及方法分析

一只乌鸡的饲养成本及方法分析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一只乌鸡的饲养成本及方法分析

  乌鸡肉可以温补我们的身体,那么乌鸡的饲养成本有多少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只乌鸡的饲养成本分析,一起来看看。

  一只乌鸡的饲养成本分析

  养几百上千只的根据市场价减去5~10元是利润,其余就是成本。

  乌鸡的饲养方法

  乌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光照

  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自然光照即太阳光,这种光照因季节不同,时间有长短,强度不易控制。人工光照是灯光,可人为控制其时间长短与光照强度,但易受停电等影响而

  干扰鸡的正常生理机能。开放式与半开放式鸡舍应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

  1.光照作用

  光照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和增强母鸡的性腺活动,从而使母鸡的卵巢、输卵管等得以发育,使母鸡处于繁殖状态或增强产蛋强度。因此,光照主要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产生影响。光照对鸡的影响主要是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据报道,光的颜色也有影响。

  2.光照时间

  是指在一昼夜内连续或间断地给予鸡群自然或人工的或两者相结合的光照时间。

  光照对育成鸡性成熟年龄的影响不在于光照强度,而主要决定于光照时间的长短。在育成期逐渐延长光照时间会提早性成熟,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则会推迟性成熟,因此育成期的光照时间只能逐渐缩短,切勿逐渐增加。

  光照时间对产蛋鸡的影响主要是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刺激排卵和增强产蛋强度。因此,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增加,切勿减少。

  不同时期的鸡群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一般光照时间安排如下:1~7天24小时;8~30天12小时;31~100天8小时;101~140天9~10小时;141天开始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每 天16小时止。

  就一昼夜连续的光照时间来说,每天照明10小时以上对母鸡的性腺活动有刺激作用,为使母鸡发挥最大的产蛋潜力,一般每天应给予连续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而超17小时对鸡产蛋又有不良影响。注意:产蛋期光照时间的增加是逐渐的,一次调整量最多不应超过1小时,否则易发生脱肛,光照时间增加到最长时(16小时),应恰是产蛋高峰期。在自然光照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应用人工光照补充其不足的光照时间。

  3.光照强度

  是指光照时光线的亮度,通常称为照度。常用勒克斯作为照度单位。不同时期,不同种类鸡的适宜的光照强度不尽相同。光照强度对鸡的生长发育、产蛋和行为状态均有明显影响。

  幼雏视力较弱,为使其尽早和较多地开食饮水,光照强度大些为好,1~14日龄宜用20勒克斯。此时如光线偏暗,易引起雏鸡生长不良,死亡率增高,14日龄以后光照强度逐渐减低为5~10勒克斯。育成期的光线暗些为好,这样,既省电,鸡群也较宁静,又可防止啄癖发生,一般以5~10勒克斯为宜。

  母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产蛋量也有所增加,因此,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10~15勒克斯为宜。

  4.光照管理

  必须按光照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实行光照管理,所制订的光照制度既要保证必需的光照时间与强度,又要尽量减少电力消耗。光照制度应有利于控制母雏性成熟及促进母鸡产蛋量的提高。制订好光照制度后不要随意变动,否则会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光照制度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鸡舍类型以及季节变化而定。

  开放式鸡舍的光照以自然光照为主,不足时根据光照制度补以人工光照。

  灯泡应经常擦拭干净。灯泡的大致高度为灯泡间距的2/3。灯泡高度即灯泡至鸡身的垂直距离。灯泡间距即两灯泡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同瓦数灯泡获得10.76勒克斯照度应保持的高度和间距见表。

  不同瓦数灯泡获得10.76勒克斯照度需保持的高度和间距

  灯泡瓦数15254060 75100

  灯泡高度(米) 使用反光灯罩1.11.42.03.13.24.1

  不使用反光灯罩0.70.91.4 2.1 2.3 2.9

  灯泡间距(米)使用反光灯罩1.7 2.1 3.0 4.7 4.8 6.2

  不使用反光灯罩1.1 1.4 2.1 3.2 3.5 4.4

  (二)温度

  环境温度是影晌鸡体热调节的主要外界因素。尤其对开放式鸡舍来说,温度基本上是随季节与昼夜的变换而波动的,是与鸡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生产费用密切相关的。温度对鸡的活动、饮食、生理状况与代谢强度均有影响,从而影响鸡的各种经济性状。温度对不同鸡群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乌鸡的整个生产周期可划分:

  0~60日龄为育雏期;61~150日龄为育成期;151日龄以后为产蛋期。

  乌鸡的饲养环境温度要求如下:

  第一周33~35℃,第二周32~33℃,第三周30 ~32℃,第四周28~30℃,第五至八周26~28℃;

  第九周开始为育成期,适宜温度为20~25 ℃;

  产蛋期种鸡的最佳温度一般在20℃左右。

  温度过高对蛋重及蛋壳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鸡舍设施状况来调控温度。一般情况下,种鸡的饲养环境不应低于10℃或高于32℃,否则产蛋率将明显下降。

  (三)湿 度

  鸡舍内湿度大小,决定于空气中所含水分和气温的高低。表示空气中湿度的指标常用相对湿度。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对鸡群的影响不大,但在极端的情况下或与其他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也可对鸡群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不应忽视。

  鸡舍内水气的来源有:

  ①大气中原有的水分,雨季水气增加;②鸡群呼出的水分;③饮水器水面蒸发的水分;④鸡粪便蒸发的水分。

  高温高湿或低温低湿对鸡群的影响最大。鸡舍内湿度过大,地面潮湿,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繁衍,尤其是鸡球虫病的发病率将会提高。

  乌鸡适宜的相对湿度,雏鸡约为60%,育成鸡为55~60%,种鸡为50~55%。

  在生产实践中,防止鸡舍内湿度过高的方法有:

  ①鸡舍的建址应选择在高燥的地方,坐北朝南;②鸡舍的设计应保温防湿;③通风换气,使水蒸气排出舍外;

  ④利用刨花、锯末、垫草等吸收粪便中的水分;⑤尽量减少舍内漏水,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舍内干燥。

  (四)通 风

  通风换气是调节鸡舍内空气环境的重要措施,通风直接影响鸡舍内温度、湿度以及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等。通风的方法有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如通风控制合理,可使温度和湿度适宜,这样,鸡群健康,耗料少,生长发育快,同时产蛋也多,也节约了用电。通风在不同的季节要求不同。在冬季鸡舍内应保持一定的温度,通风量不宜过大。在夏季气候炎热,为达到减少湿度使鸡体散热快,又能使舍内温度降低的目的,就必须加大通风量。

  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极微,一般以百万分之一(lppm)为单位计算。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是由于鸡群的呼吸、排泄,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而产生的,对人、鸡均有害。

  1.氨 气

  氨气无色,水溶性强,有刺激性臭味,主要是由饲料、粪便及垫料等在温热、高湿的环境下发生腐烂产生的。在饲养密度过大,温热高湿,管理不善,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浓度会逐渐增加。

  氨对鸡的粘膜有刺激作用,降低食欲,降低抵抗力,引起生产下降,严重时中毒死亡。鸡舍内氨气浓度不得超过20ppm,一般闻不到大的气味,人的眼、鼻感不到刺激,则氨的浓度就不会超过20ppm。

  2.硫化氢

  硫化氢无色,易挥发,有强烈腐败的臭蛋气味,易溶于水。主要是由于粪便、垫料、饲料的腐败分解及肠内排出的气体形成的。硫化氢毒性较大,在较低度长期作用下,会使鸡的体质变弱,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浓度较大时则会刺激神经系统,使鸡的瞳孔缩小,心脏衰弱,导致组织缺氧。鸡舍内硫化氢的浓度不得超过10ppm。

  3.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无色,无臭,略带酸味,主要由鸡群呼出。二氧化碳本身并无毒性,但当空中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缺氧,造成呼吸困难、昏迷,甚至窒息死亡。鸡舍内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0.5%。

  4.尘 埃

  空气中夹杂尘埃,微生物常附着在上面,这些微生物随空气流动被吸入鸡呼吸道,引起许多疾病。空气中尘埃的浓度取决粪便、垫料、通风强度、气流方向、湿度和鸡的活动程度等等。

  为了排除有害气体,除应定期进行鸡舍清扫、冲洗和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水,不使其在舍内有分解机会外,主要靠通风换气来解决。

  孵化与人工授精

  (一)孵化方法

  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很多传统的人工孵化方法。主要有:火炕孵化法、缸孵化法、炒谷孵化法、塑料热水袋孵化法、煤油灯孵化法等。随着养禽业的发展,产生了现代化的孵化法——机械孵化法。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孵化方法。

  1.机械孵化法

  机械孵化具有孵化量大、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可靠、易操作、孵化效果好等特点。适合于大、中型养鸡场使用。孵化机是发展现代化养鸡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可分为平面孵化机与立体孵化机两大类,立体孵化机又可分为箱式孵化机和房间式孵化机。

  (1)孵化前的准备

  孵化前应对孵化室和孵化机进行检修、消毒和试温。

  孵化室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一般孵化室内的温度以22℃为宜,不得低于20℃,亦不应高于24℃,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为了便于保持温湿度,孵化室的窗子要小,保温性能良好,采光系数以1:15~20为宜。为使孵化室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天棚要离地面3米以上,并有专门的通气孔或风机。

  孵化室和孵化设备在入孵前要彻底消毒,以保证雏鸡不受疾病感染。孵化室的墙壁最好用石灰水刷白,出雏盘应先用碱水清洗,后用药液消毒,孵化机内清洗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熏蒸方法是,按每立方米容积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盛于搪瓷器皿内,放入孵化机底部,在温度24℃以上,相对湿度75%以上的条件下,关闭机门熏蒸10小时,再开机门。

  孵化机在入孵前要检修,以免中途发生事故。入孵前试温2~3天,待一切机件运转正常,温湿度稳定后,方可入孵。

  (2)上蛋

  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上蛋孵化。将挑选好的种蛋大头向上放在孵化盘里。由于种蛋保存期温度较低,为使上蛋后很快达到孵化机内温度,入孵前4~6小时或12~18小时,将种蛋置于22~25℃的环境下预热,一般每周入孵两批,入孵时间最好在下午4~5点钟,这样一般可在白天大量出雏,工作方便。每批入孵的多少,应根据设备条件、孵化出雏能力、种蛋供应、雏鸡销售等情况而定。

  (3)孵化机的管理

  主要观察孵化机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如遇升高或降低,应及时调节。孵化室内温、湿度及换气,也应依气温情况适时调节。

  (4)照蛋

  孵化期内应照蛋3次,以便及时验出无精蛋和中途死胚蛋,并可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5)移蛋(落盘)

  在孵化第十八天或第十九天最后一次照蛋后,将孵化盘上的蛋移入出雏盘中,此后停止翻蛋,增加水盘,提高湿度,准备出雏。移蛋的时间可依胚胎发育情况灵活掌握。在育种场要作系谱记录,在上蛋时即将每只母鸡的蛋标上记号,按顺序装入蛋盘,移蛋时应将同一母鸡的蛋移入同一个种蛋盘或同一个出雏网袋中,以便出雏后编号。

  (6)出雏

  发育正常的鸡胚,孵满20天就开始破壳出雏。在出雏期间,视出壳情况,及时捡出绒毛已干的雏鸡和空蛋壳,以利继续出雏。但不可经常打开机门,以免温、湿度降低,影响正常出雏。出雏期间应经常在地面上洒水,以保证室内和机内的湿度。出雏结束后,应抽出水盘和出雏盘,彻底清洗、晒干和消毒,准备下次出雏用。

  每次捡出的雏鸡,放入出雏箱或雏鸡专用盒中,然后置于30~35℃的暗室中,使雏鸡充分休息,准备进入育雏舍或等候接运。

  (7)停电时的措施

  孵化期间停电时,如备有发电机应立即发电,如无发电机,应用火炉或火墙加温,使孵化室内温度保持在37℃左右,打开全部机门,每隔半小时翻蛋一次和转动风扇一次,地面上喷洒热水,调整湿度。如是短时间停电,可不必另行加温加湿。

  (8)翻蛋

  在孵化开始至移盘这段时间里,孵化机内的种蛋应每2.5~3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应为90°。如果此期间不翻蛋,势必会出现许多粘壳蛋,影响正常出雏。

  (9)孵化记录:每次孵化应将上蛋日期、蛋数、种蛋来源、历次照蛋情况、孵化结果、孵化期内的温湿度变化等做好记录,以便统计孵化成绩和为以后的生产提供参考资料。

  2.火炕孵化法

  (1)孵化设备

  ①孵化室:可用普通房屋代替,糊严顶棚和窗缝,室内要求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在室内南北侧各搭一铺火炕,中间留一米左右宽的过道,炕上搭摊床。

  ②火炕:炕形与普通火炕相同,炕高约70厘米,宽约180厘米,长度依孵化量而定,在炕墙适当位置留一个20厘米×20厘米的烧火口,炕的内部结构以花洞式搭法为好,要求炕温均衡,好烧、不倒烟。

  ③摊床:摊床是我国传统孵化法必不可少的设备,供后期孵化和出雏用。在火炕的上方搭设,一般1~2层,床高120厘米左右,宽与炕同或比炕窄40厘米,长度依孵化量而定。床上钉好木板或铺双层秫秸帘均可,床周围钉上15厘米高的挡板,床面铺牛皮纸,纸上铺6厘米厚的麦秸等,再铺上草席。

  此外,还应准备棉被、毯子等保温用品和温度计、照蛋器、蛋盘等用具。

  (2)孵化操作技术

  ①试温:孵化前2~3天烧炕,检查各点温度是否均匀,掌握炕温规律,当炕的温度稳定在40~45℃,室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达50~60%时即可孵化。

  ②入孵:把选好的种蛋经过消毒,直接平放在炕席上,围上棉被或保温物,盖上棉被,若种蛋装盘孵化,可将2~3个蛋盘重叠起来,然后盖上棉被孵化。种蛋入孵前应预热5~6小时。

  ③温度调节:根据不同季节、气侯及种蛋的胚龄,通过调整烧炕的次数和时间、覆盖物的数量、翻蛋、晾蛋、移蛋等办法来调节孵化温度。炕孵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调节是否得当。

  炕孵法的温度多采用变温孵化的方法,随着胚龄增加,孵化温度(炕面温度)从41~43℃逐渐降到37.5℃,具体变化情况如下表:

  表2 炕孵法的孵化温度(炕面温度) 孵化天数 1~2 3~5 6~11 12 13~14 15~16 17~21

  孵化温度(℃) 41~43 39.5 39 38 37.5 38 37.5

  ④照蛋、翻蛋、晾蛋与移蛋:火炕孵化一般是5~6天入孵一批,为简化操作过程,一般照蛋、翻蛋、晾蛋、移蛋等工作均可相互穿插进行。在整个孵化过程中照蛋两次,头照在第五至六天,二照在第十一天。每隔4~6小时翻蛋一次,直至14天上摊床。翻蛋时将上下层胚蛋、边缘与中间胚蛋对换位置,结合照蛋、移蛋进行翻蛋,并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决定是否晾蛋和晾蛋时间的长短。

  ⑤上摊:入孵14天后,要立即将胚蛋移至摊床上孵化。若为两层摊床,则将入孵14~17天的蛋放在上层,18~21天的蛋放在下层,直至出雏。上摊前将室温提高2~3℃,再把胚蛋移上摊床,摞2~3层,用棉被盖好,升温至38℃左右,每天仍要进行翻蛋、移蛋,将边缘蛋与中心蛋对调位置。18天后不再翻蛋。此时应防止高温,蛋温应控制不超过39℃,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上。

  出雏后,孵化盘、雏鸡盘、孵化室要消毒,棉被、毯子等要晾晒。

  3.缸孵化法 缸孵化法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流行较广,历史悠久。

  (1)缸孵设备:温水缸孵法备用水缸、盛蛋盘(铝盆、铁盆有铁锅、盛蛋锣、炭盆)等。两种孵缸的设置见图7和图8,摊床与炕孵法相似。

  (2)缸孵法操作技术:种蛋入孵前要暖缸,分别用温水或炭火将缸烘热至39℃左右,然后将种蛋放入盛蛋箩或铝盆中,再放入缸中。

  缸孵法在缸孵期(1~10天)可分为新缸期(1~5天)和陈缸期)(6~10天)两个阶段。入孵后3~4小时开始翻蛋,以后4~6小时翻蛋一次,主要将上与下,边与心蛋互换位置,缸孵期温度1~2天为38.5~39℃,3~10天约38℃,上摊温度与炕孵法相同。

  4.温室孵化法

  温室孵化具有孵化量大,不受电源限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其缺点是操作时温度高。

  温室孵化,就其内部结构来看可分为架式、摊式和摊架结合式;就供温方式而言,有烟道式、地炕式,二者均以煤为燃料。现将温室架孵方法介绍如下:

  (1)孵化设备及用具:

  ①温室:温室要保温,可利用旧房改建,室内砌夹层墙,夹层间填充锯屑保温。应有顶棚和水泥地面。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内外套间,一间作温室,另一间作摊房兼工作间。温室内装八角形孵架或平面重叠式多层孵架。

  炉子设在工作间,温室内砌“回”字形或“八”字形火道和火墙,炉膛内径60厘米×45

  厘米,火口为20厘米×25厘米,火口与烟道连接处坡度应逐渐增加,烟道内径约20厘米,烟道离地面高度约30厘米,可以做成火墙,烟囱设在温室外。

  ②蛋架及翻蛋装置:每间温室设蛋架两组,每组3行,每行10层,每层间距20厘米。

  蛋架由4片八角形架组成,4片八角形架安装在带有滚珠轴承的铁轴上,要以铁轴为中心,用夹板联接铁片构成联动装置,孵架长180厘米,可平放56厘米×56厘米的蛋盘3个,一层蛋架翻动时,能牵动其他各层,翻蛋时以铁轴为中心,向前或向后倾斜45°角。

  ③蛋盘:每个蛋盘均为56厘米×56厘米,高5~6厘米,内装8条刀口状横木,每行可装蛋12个,共12行,每盘可装蛋144个。

  ④门窗及通气孔:温室的门窗应用双层木结构,中间填锯末,门上开一个20厘米×30厘米玻璃小窗,供室外观察用。每间温室设8个通气孔,互相对开,形成对流,每个孔20厘米×20厘米,每个孔用能活动的木板调节孔眼大小,以调节空气进拙量和温室温度。

  其他用具:出雏盒、摊床、水盘、照蛋器、干湿温度计、消毒药品等等。

  (2)孵化技术操作

  孵化前应试温,一般试温1~2天,室温保持在39~40℃,放蛋位置温差不超过0.5℃,试温期间,改进一切不足之处,一切正常方可入孵。

  ①上蛋:种蛋经消毒后,大头朝上装入盘中,放进蛋架,然后关增长门、气孔,使蛋温在入孵后8~12小时达到预定的温度。

  ②温、湿调节:根据室内温度的高低,决定烧火次数和时间,并通过升降火道与烟囱联接处的铁皮闸板、开闭窗户、门帘、通气孔等来调节温室温度,为了尽可能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烧火时注意掌握“大火不烧,小火不断”的原则。

  一般温室湿度容易偏低,可通过增加水盘、湿麻袋片、地面洒水、墙上喷水、通风换气等调节。

  ③翻蛋及通风换气:每1~2小时翻蛋1次,14天以后每天翻蛋6次,18天以后不再翻蛋,翻蛋时将蛋架向前或向后倾斜45°角,人工翻蛋时应注意将架中间的蛋与架四周的蛋互调位置。

  (二)种蛋的选择、保存、消毒与运输

  1.种蛋的选择

  种蛋不是每一个都可以用来孵化,即使是优良种鸡群的蛋也是如此。种蛋质量的好坏,是育种与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对雏鸡的质量及成鸡的生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选择。种蛋质量好,胚胎发育良好,生活力强,孵化率高,雏鸡质量好;反之,种蛋品质低劣,孵化率低,雏鸡生长发育不良,难以饲养。

  种蛋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种蛋的来源,然后进行外观、听音、照蛋透视、剖视抽查等方法选择。

  种蛋必须来自生产性能高而稳定、繁殖力强、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如白痢、马立克氏病、枝原体病等)、饲喂全价饲料和管理完善的种鸡群。

  种蛋的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外观选择:要看种蛋的清洁度、蛋重、蛋形、蛋壳颜色等。入孵种蛋,表面不应有粪便、破蛋液等污染物;蛋重要适中,符合品种标准,过大,孵化率下降;过小,雏鸡体重小,蛋重相差悬殊则出雏不整齐。一般选择35~40克的乌鸡种蛋为宜;蛋形以椭圆形为最好,过长、过圆、腰凸、两头尖的蛋必须剔除;蛋壳颜色应符合本品种要求。另外,钢皮蛋、沙皮蛋、皱纹蛋等均应剔除,不能作种蛋用。

  (2)听音:两手各拿3枚种蛋,转动五指,使蛋与蛋互相轻轻碰撞,听其声音,完整无损的蛋其声音清脆,破损蛋可听到破裂声,应该剔除。

  (3)照蛋透视:用照蛋灯或专门照蛋器械,在灯光下观察蛋壳、气室、蛋黄、血斑、肉斑等项内容。破损蛋可见裂纹;沙皮蛋可见一点一点的亮点;看气室大小了解蛋的新鲜程度,并可观察气室位置是否正常,正常新鲜蛋的蛋黄颜色为暗红或暗黄,如发现蛋黄上浮、蛋黄呈灰白色、蛋黄沉散等现象,均应剔除;如发现蛋黄上或蛋白上面有白色点、黑点、暗红点,转动时随着转动出现血肉斑,育种孵化应剔除。

  (4)剖视抽检:此法多用于育种或外购的种蛋。将蛋打开倒入衬有黑纸或黑绒的玻璃板或平皿中,观察是否有血肉斑和新鲜程度。一般只用肉眼观察即可,在育种上则需用蛋白高度测定仪等专用仪器进行测量。新鲜蛋应是蛋白浓、蛋黄高度高,否则为陈蛋。

  2.种蛋的保存

  经过选择的种蛋,或从种鸡舍捡出的种蛋,如不马上入孵,就应该置于种蛋贮存室保存。种蛋的保存对种蛋的质量和孵化十分重要。如保存不当,会导致孵化率降低,甚至造成无法孵化的后果。

  保存种蛋应有专用的种蛋贮存室,并要求隔热性能好,清洁,防尘沙,杜绝蚊蝇老鼠,能防阳光直晒和穿堂风,有条件的可备有空调机、排风扇等,以便调节贮存室的温湿度及通风。

  (1)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最适宜的温度应在10~15℃。保存时间短,可采用温度上限,保存时间长则应采用温度下限。由于鸡胚发育的临界温度为20℃,因此,种蛋保存的环境温度一般要低于20℃,最高不得超过23℃。

  还应注意,刚产出的种蛋降到保存温度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胚胎对温度大幅度变化非常敏感,逐渐降温才不会损害胚胎的生活力。一般降温需要一天左右。

  (2)种蛋保存的相对湿度:种蛋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蒸发,其速度与贮存室内的相对湿度成反比。为了尽量减少蛋内水分蒸发,必须提高贮存室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65~70%为宜。

  (3)种蛋保存期内的转蛋:保存期内应进行转蛋,目的是防止蛋黄与壳膜粘连,以免胚胎早期死亡,保存时间在1周内可不必转蛋,超过1周时,每天转蛋1~2次为好。

  (4)种蛋保存的时间:种蛋的保存时间对孵化率有较大的影响,种蛋在适当的环境中(如有空调设备的种蛋贮存室)保存两周以内,孵化率下降幅度小;保存期在两周以上,孵化率下降较显著;保存3周以上,孵化率则急剧下降。因此,一般要求种蛋保存1周以内宜,最多不要超过两周。如无适宜的保存条件,可视气候情况掌握,天气凉爽(早春、春季、初秋),保存时间可相对长些,一般10天左右;严冬酷暑,保存时间应相对短些,一般在5天以内为宜。

  (5)种蛋的放置方位:一般认为种蛋在保存期间应该小头向上竖放,这样对提高孵化率有利。

  3.种蛋的消毒

  鸡蛋产出后,蛋壳上附着的许多微生物即迅速繁殖,细菌可通过气孔进入蛋内,这对孵化率和雏鸡质量都有不利的影响,尤其是鸡白痢、枝原体病、鸡马立克氏病等,能通过蛋将疾病纵向传给后代,其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消毒。

  (1)消毒的时间:就理论上来说,种蛋消毒最好在鸡蛋刚产出后立即进行,但在生产实践中不可能做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每次收集种蛋后,立刻在鸡舍里的消毒室消毒或立即送孵化室消毒,最好不要等全部集中到一起再消毒,更不能将种蛋放在鸡舍里过夜。

  由于消毒过的种蛋仍会被细菌重新污染,因此,种蛋入孵后,仍应立刻在孵化机里进行第二次消毒。

  (2)消毒方法:

  ①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每次收集完种蛋,捡出脏蛋、破壳蛋、畸形蛋,立即在鸡舍消毒室消毒,每立方米容积用42毫升福尔马林加21克高锰酸钾,在温度20~24℃以上,相对湿度75~80%以上的条件下,熏蒸30分钟。在孵化机里进行第二次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28毫升加高锰酸钾14克熏蒸30分钟。如果只在入孵时进行一次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

  毫升加高锰酸钾7克,熏蒸一小时。

  在孵化机内消毒时应避开24~96小时胚龄的胚蛋。如种蛋从蛋库移出后,蛋壳上凝有水珠,应提高温度,待水珠蒸发后,再进行消毒,否则对胚胎不利。

  ②新洁尔灭消毒法:以1:1000(5%原液+50倍水)新洁尔灭溶液喷洒于蛋表面,或在40~50℃的该溶液中浸泡3分钟,取出晾干后置于孵化器内进行孵化。

  ③高锰酸钾消毒法:取高锰酸钾10克,加清洁水50升,在40℃的该溶液中浸泡2分钟,取出晾干入孵。

  ④紫外线照射消毒法:用紫外线光源离种蛋40厘米,照射1分钟,背面再照射1次。

  4.种蛋的运输

  种蛋一定要包装好,最好用特制的纸箱和蛋托。也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如用纸箱、木盆、篾篓等,装蛋时尽量在蛋与蛋、层与层之间充填碎纸、木屑、谷壳等垫料,但这些垫料一定要干燥清洁。包装时应进行选蛋,剔除明显不合格的种蛋,尤其是破蛋,有条件的还可进行种蛋消毒。包装要牢固,并做到轻装轻放。包装箱外用绳子或包装带捆牢。并注明“

  种蛋”、“不要倒置”、“易碎”、“防雨”、“防震”等字样。

  运蛋要求快速而平稳,最好是空运或船运,其次是火车运输。运输中要防止强烈震动,减少颠簸。运输种蛋还要考虑季节,夏季要防日晒、高温,冬季要防冻裂和注意保温。

  运输种蛋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开箱检,检出破损蛋,被破蛋液污染的种蛋要用软布擦拭干净,然后装盘、消毒、入孵。

  (三)孵化技术

  孵化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的效果,孵化应掌握好外界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翻蛋、晾蛋等,给以最适宜的孵化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1.温 度

  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是决定孵化成功与否的关键。胚胎发育要有一定的温度,只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才能获得高的孵化率。

  乌鸡孵化比较适宜的温度是恒定37.8℃,出雏时的湿度恒定在37℃左右。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严重时会造成胚胎死亡。

  胚胎发育阶段不同,对外界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孵化初期,由于胚胎刚发育,自身产生的体热很少,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差,此期孵化的温度要稍高些;孵化中期,胚胎发育逐步加快,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增强,孵化温度应保持恒定;孵化后期,即孵化至19~21天,胚胎自身产生大量的体热,要把胚蛋转到出雏机内等待小鸡出壳,这时的温度要稍低些,出雏机温度要比孵化机内温度低1℃(即36.5~37℃)。

  2.湿 度

  湿度对鸡有胚肿发育也有很大作用,也是孵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但胚胎对相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要比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一些,一般要求达到40~70%。在南方虽然自然相对湿度较高,但仍要掌握好相对湿度的主低变化。

  乌鸡孵化相对湿度,在孵化初期(1~7天),胚胎需形成羊水,尿囊液,湿度要求高些,为60~65%;孵化在期(8~18天),因胚胎的羊水、尿囊液需排出,相对湿度要求低些,为50%;孵化后期(19~21天),小鸡即将出壳,为防止雏鸡绒毛与蛋壳膜粘连,应给予较高的相对湿度,一般可提高到70%左右。

  3.通 风

  由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为保持胚胎的正常气体代谢,必须供给充足的新鲜空气。因此,通风换气非常重要。如孵化箱内通风换气好,就可及时满足胚胎正常发育的氧气,并及时排除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蛋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超过1%时胚胎发慢,死亡率高,弱雏增加。因此,孵化时必须保持孵化器内空气新鲜,内速正常,通气孔的大小和位置适当,风扇转速适中。孵化初期通气孔可不必打开,但孵化中后期,通气孔一定要打开。

  通风与温度、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风良好,散热就快,湿度就小;通风不良,温度散发慢,湿度高。通风过大,必要的温、湿度都难以保持。因此,应综合考虑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调节通风口的大小。

  4.翻 蛋

  天然孵化时,据有人观察抱窝鸡一天要用爪、嘴翻动胚蛋30~40次,这是生物本能的反应,也是适应胚蛋的生理要求的。翻蛋的目的在于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使胚胎运动,保证胎位正常。

  人工孵化时,一般每2.5~3小时翻蛋1次,孵化满18天移蛋后即可停止翻蛋。翻蛋的角度一般为向前或向后45 角。

  5.晾 蛋

  晾蛋的主要作用是降温。晾蛋是指种蛋孵化到一定时间,将孵化器门打开,让胚蛋温度下降的一种孵化操作程序。晾蛋一般与翻蛋同时进行。如孵化条件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不必晾蛋。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在30℃以上,当胚胎孵化到中期后自身产生大量体热,而孵化箱内的温度又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晾蛋。

  6.照 蛋

  照蛋的目的在于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如发现不正常,可找出原因,及时调整孵化条件,以便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并将无精蛋、死胚蛋、破壳蛋等剔除。一般进行3次,第一次在入孵5~6天时进行,将无精蛋、裂纹蛋验出;第二次在11天左右时,主要将中途死胚蛋验出,以免孵化时变质炸裂;第三次一般在移蛋时,一边落盘一边验蛋,剔出后期死胚蛋,这次作为落盘时间和出雏环境控制的参考。

  7.孵化率的计算

  孵化率是反映孵化成绩的一项量化指标。现将有关孵化率的一些指标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1)种蛋合格率:系指选种期间所产的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数的百分比。 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

  产蛋总数×100%

  (2)受精率:系指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 受精率=受精蛋数 入孵蛋数×100%

  (3)孵化率:系指出雏数占入孵蛋或受精蛋的百分比。 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 入孵蛋数×100%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

  受精蛋数×100%

  (4)健雏率:系指健康正常雏鸡占出雏数的百分比。 健雏率=健雏数 出雏数×100%

  (5)种母鸡提供健雏数:系指每只种母鸡在500日龄内提供的健康雏鸡数。

  (四)人工授精

  随着现代化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管理制度有所改变,种鸡由平养改为笼养,为适应这种新的管理制度,采用人工授精进行鸡有繁殖是势在必行。人工授精目前已成为促进养鸡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使受精率提高,种蛋和雏鸡成本降低。这一技术在鸡的育种、种鸡的繁殖、蛋鸡和肉鸡的笼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成为家禽繁殖和育种工作的有力工具。从90年代开始,泰和乌鸡原种场建立了两个新品系,并在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人工授精的好处

  (1)减少公鸡的饲养量:人工授精公母比例大,节约了饲料和鸡舍,因而成本降低。乌鸡自然交配的公母比例为1:10~15,采用人工授精后,扩大到1:30~40,可以少养种公鸡,降低饲养成本。优良的种公鸡,因腿部疾病或外伤,不能自然交配,而人工授精却可以照常发挥这些公鸡的作用。

  (2)提高受精率:泰和鸡的自然交配受精率为85%,而人工授精则可达90%以上。 (3)种蛋合格率高:种鸡平养时,难免有脏蛋、破壳蛋,采用人工授精多半改为笼养,种蛋清洁卫生,破损少,相应地提高了合格率。

  (4)繁殖率高:使用笼养鸡人工授精,不用单间配种,对育种工作一大改进,记录方便、准确,使优良公鸡的后代加快扩群繁殖,从而提高了种群的生产水平。

  (5)有利于“基因库”的保存:如能使用冷冻保存精液,当某优秀公鸡因故死亡后,仍可继续利用的其精液繁殖后代。

  2.人工授精种鸡的选择

  人工授精所用种公鸡的数量和繁殖性能都有一些特殊要求,应按此要求选择种公鸡。根据公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在90日龄进行第一次选择,每1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选择的种公鸡要完全符合本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发育良好,体态健壮,双亲生产性能高,健康无病。在120日龄进行第二次筛选,每2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在180日龄进行第三次先择,结合对公鸡按摩调教进行,每3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并留有10~15%的后备种公鸡。选留下的种公鸡要求头高昂,呜叫雄壮有力,腹部柔软,采精按摩时肛门能外翻,泄殖腔大而宽松,条件上反射灵敏,交配器能勃起,并能射出良好的精液。

  种母鸡无特殊要求,按育种或生产需要选择。要求健康无病,生长发育良好,泄殖腔宽松湿润,体型紧凑,生殖系统没有炎症。

  3.采精技术

  (1)采精方法:采精的方法有多种,如按摩法、台鸡法、隔截法和电刺激法等。当前生产中最普遍打用的是按摩法,它安全可靠,简便,采出的精液干净。

  ①保定:通常两人操作,保定员用双手各握住公鸡一只腿,自然分开,大拇指扣住翅膀,使公鸡头部向后,尾部对向采精员,呈自然交配姿势。

  ②按摩:采精员左手手心向下,拇指及其余4指分开,紧贴公鸡,沿腰背向尾部轻轻地按摩2~3次,引起公鸡性反射。

  ③采精:当公鸡出现性反射时,采精员右手拇指与食指分开,中指与无名指间夹住集精杯,轻轻按公鸡耻骨下缘两侧,并触摸抖动,当泄殖腔翻开时,左手将尾羽拨向背部,拇指与食指分开,轻轻挤压泄殖腔,公鸡即可射精,右手迅速将集精杯口置于泄殖腔下方承接精液。

  (2)采精次数:公鸡的射精量、精子的浓度与采精次数有密切的关系。采精过频,影响精液的质量。泰和鸡公鸡以每2天或3天采精1次宜,这样精夜质量高。但公鸡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等的含量必须符合要求。

  (3)采精应注意的事项:

  ①公鸡的调教:采精前必须对公鸡进行调教训练。首先剪去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以防污染精液,每天训练1~2次,经3~4天后即可采到精液。多次训练仍没有条件反身或采不到精液的公鸡应予以淘汰。

  ②公鸡的隔离:公鸡最好单笼饲养,以免相互斗殴,影响采精量,采精前2周将公鸡上笼,使其熟悉环境,以利采精。

  ③采精前要亭食:公鸡当天采精前3~4小时要停食,防止饱食后采精时排粪,影响精液质量。

  ④固定采精员:采精的熟练程度、手势和压迫力的不同都影响采精量和品质,故最好固定采精员。

  ⑤用具消毒:采精用具应经过刷洗、消毒、晾干或烘干后使用。

  ⑥搞好精液的保存和使用:采集的精液应立即置于25~30℃的保温瓶内保存,精液最好在采精后30分钟内用完,否则活力将会大大降低。

  4.输精技术

  (1)输精操作:

  ①保定:一般输精由2人操作,助手左手握住母鸡腿部,右手按压腹部,施加一定压力,将泄殖腔翻开露出输卵管口,输卵管口在泄殖腔右侧上方,右侧为直肠开口,立即将母鸡泄殖腔朝向输精员,便可输精。

  ②输精:当输卵管口翻出后,输精员即可输精,当输精器(图10)插入的一瞬间,便稍往后拉,助手即可解除对母鸡腹部的压力,这样就使精液有效地输到母鸡输卵管内,每输一只母鸡,都要用棉球擦拭输精器头。最好每输一只母鸡换一个输精器头,以免疾病相互感染。

  (2)输精深度:一般以浅输精为宜,输精管插入输卵管口1~2厘米,即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3)输精时间:应在每天下午2~4点钟,母鸡产蛋之后输精。提前输精,输卵管内有蛋,阻碍精子运行,受精率明显下降。

  (4)输精次数与输精量:母鸡在产蛋期,每周输精1次,就可获得较高的受精率,但一般以3~4天输精1次为好。输精后48小时即可收集种蛋。

  精液的品质决定采精量和采精次数。新鲜未经稀释的精液,每次人工授精可用0.025~0

  .05毫升。正常种公鸡每毫升精液中含有40亿精子,每次输入0.025毫升,有效精子数可达1 亿,受精率可达95%以上。

  5.精液品质的评定

  (1)外观检查:正常精液为乳白色或稍带黄色。混有血液、尿液及粪便的精液均为异常,品质不良,受精率也低。精液外观区别见表3。

  表3 精液外观区别 精液外观 颜色与状态 原因 正 常 乳白色、不透明 黄 褐 色 粪便污染 粉 红 色 混入血液 异 常

  粉白色,棉絮状 混入尿酸盐 上层见水渍状 混入过量透明液

  (2)精液量检查:用带有刻度的吸管或其他计量器,将精液吸入后读数,一般一只公鸡一次采精量为0.5毫升。

  (3)活力检查:采精后20分钟,取同等量精液和生理盐水各一滴,置于载玻片上,混和均匀,放上盖玻片,在37℃条件下,用200~400倍显微镜检查,呈直线运动的才有授精能力,视其中比例的多少,评为0.1至1级,在实践中最好的为0.9级,故精子活力达0.8,受精率

  可达90%以上。呈旋涡翻滚状的为活力高、密度大的精液。如精子呈圆周运动或原地摆动的均无授精能力。

  (4)密度检查:可采用精子密度估测法。在显微镜下,如见整个视野布满精子,精子间几乎无空隙,一般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在40亿以上,为浓稠的精液;如在视野中精子间距明显,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在20亿~40亿之间,为中等密度的精液;如见精子间有很大的空隙,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在20亿以下,为稀精液。

  (5)酸碱度检查:正常精液的氢离子浓度为100nmol/L(pH7),当氢离子浓度大于1000nmol /L(pH值小于6)时,精子运动缓慢;氢离子浓度小于10nmol/L(pH值大于8)时,精子运动快,易死亡。

  (6)畸形率的检查:取精液一滴滴于载玻片上,抹片,自然风干,后用98%的酒精固定1

  ~2分钟,冲洗,再用0.5%龙胆紫染色3分钟,冲洗,晾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数出300~500

  个精子中有多少个畸形精子,换算成百分比即力畸形率。

  6.精液的稀释与保存

  (1)精液的稀释:精液稀释的目的,一是扩充精液量,增加输精鸡数;二是延长精子的寿命的保存时间,以更操作与运输。将合格的精液与等温的稀释液缓慢混合,防止起泡,也要防止急剧降温和温度反复波动。常用的稀释液有:

  ①1%氯化钠溶液:氯化钠1,蒸馏水100。

  ②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1.456,磷酸氢二押0.873,蒸馏水100。

  ③葡萄糖液:葡萄糖5.7,蒸馏水100。

  ④蛋黄葡萄糖液:新鲜蛋黄1.5,葡萄糖4.25,蒸馏水100。

  上述各种稀释液中每100毫升加500~1000单位青霉素和霉素,起抗菌作用。

  (2)精液的保存:短期保存可于采精后15分钟内稀释,在0~5℃条件下保存。如需长久保存,则需进行冷冻保存。

  7.人工授精常用器具

  人工授精常用器材与用品有:集精杯、0.05~0.5毫升滴管、0.05~0.5毫升刻度滴管、保温瓶或保温杯、5~10毫升刻度试管、10~20毫升注射器、12#针头、消毒盒或铝锅、100℃温度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微量吸液器、瓷盘、瓷桶、弯剪、电炉、生理盐水。

  乌鸡的功效作用

  乌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

  食用乌鸡,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

  乌鸡用于食疗,多与银耳、黑木耳、茯苓、山药、红枣、冬虫夏草、莲子、天麻、芡实、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将20克天麻温水浸泡一天后与一只乌骨鸡猛火烧开,文火慢炖,可治神经衰弱症。

  用陈年老醋炖乌鸡对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猜你感兴趣:

1.乌骨鸡饲养成本

2.蛋鸡的饲养成本和利润有多少

3.如何饲养白羽乌骨鸡

4.乌骨鸡饲养技术

5.乌骨鸡的饲养方法

2624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