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饲养管理
牛的饲养管理
牛,是我们人类的伙伴,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牛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牛的饲养管理
(一)母牛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产前的母牛在饲养管理中注意在怀孕前期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足够的、营养丰富的饲料。在怀孕后期要根据胎儿在母体子宫的发育规律,适当增加各种营养物质的给量,以保证胎儿组织器官司的迅速生长。产前两个月左右应使母牛停止泌乳,并切实加强有效的饲养管理,使干乳母牛进食的营养物质,除维持和妊娠需要外,并有一定的贮备,以供下胎泌乳需要。
(二)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产犊后,一般不马上给过多的精料和多汁饲料,以免加重胃肠和乳房的负担,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和乳房炎。等乳房水肿消失,恶露排出之后方可逐渐加料。产后15—20天可加至足量。高产奶牛产后1—4天内不能将乳房中的奶汁全部挤净。母牛产犊后及时喂给麦麸水,以利于消除疲劳,促进胎衣排出。
(2)产奶期的饲养。产犊15天后(高产奶牛20天—30天),乳房水肿消失,乳腺的活动机能、消化器官司、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及体质等逐渐恢复正常。从泌乳初期到泌乳盛期的饲养方法是:首先要满足营养需要,体重500—500kg的产奶牛应供给37.16—43.05MJ的产奶净能,488—559g粗蛋白质,30—36g钙,22—27g磷,53—64mg胡萝卜素的维持需要。每产1kg4%标准乳再供给2.93MJ产奶净能,85g粗蛋白质,4.5g钙和3g磷。其次注意日粮的全价性、多样性、适口性,以青贮饲料青干草等粗饲料满足维持需要,以饲料满足产奶需要,全年都要有充足的多汁青绿饲料。再次应根据泌乳规律进行饲养,在泌乳初期(0—15天)、泌乳盛期(16—100天)、泌乳中期(101—210天)和泌乳后期(211天以后),区别对待。为了提高产奶量可从母牛产后身体恢复正常开始,于标准1kg左右精料进行催奶,直到达到泌乳高峰后(再加精料也无增奶反应)为止。对高产奶牛常采用“预支饲养法”,即从干奶期的了后两周开始日增喂精料0.45—5kg,直到产犊后泌乳量达到最高峰时(母牛每100kg体重吃到1.5kg的精料)为止,将精料喂量固定下来,待泌乳盛期过去后再进行调整。在整个饲养期,必须保证提供优质饲草任其自由采食。
(3)饲喂要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饲喂次数约每日3次,顺序是“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每天保证2—3小时户外运动,刷拭牛体两次,挤奶前用热毛巾按摩乳房,并随时观察牛的食欲、粪便情况,稀便是消化不良,干便和恶臭例子精料过多消化障碍的表现。
(三)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在产前两个月内停止泌乳,叫妊娠干奶期,目的是使母牛在这两个月内将主要营养用来供给胎儿,恢复由于长期产乳所损伤的乳腺组织;如果干奶不当或饲养管理不好,则胎儿的生长发育不良,母牛的健康受到影响,下胎产奶量下降。因此,干乳期的饲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乳房炎。干奶后的半个月,特别是一星期内由地乳腺组织尚未完全停止活动,极易发生乳房炎,因此要每天观察、检查乳房变化。如果乳房逐渐缩小,表皮皱褶松软,四个乳区和乳头大小相似,说明正常。如发现乳房肿胀程度比原来有增无减,有发红、发热、疼痛等炎症反应,应立即挤尽乳汁进行治疗。
(2)防止精料过多。干奶后一星期内,由于刚停奶,不应给高脂肪、高蛋白精料,要以喂粗料为主,少喂精料,不喂多汁饲料,以免乳房积奶过多出现肿胀。
(3)注意膘情。彻底干奶后,应先看牛的膘情进行饲养管理。对营养良好的干奶牛应保持一定的精料量和优质粗饲料,食盐、矿物质可自由采食。对营养不良的干奶牛除给予优质粗饲料外,还应给几千克精料,以保证母牛本身和胎儿的营养需要。
(4)在预产期提前10天—15天应进入产房或单独管理,饲草料以优质青干草为主,富于营养,便于消化,不喂易轻泻、便秘饲料、霉变饲料及类似药物。
(5)加强运动,防止流产。干奶母牛每天要有适宜的运动,夏秋可在较好的牧场放牧,让其自由运动,使牛保持中上等膘情,以防难产。同时还要防止挤撞、抵斗及某些疾病造成流产。
六、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生产性能,犊牛虽然继承双亲的遗传基因,但只有在具备表达的机会和条件时才能显示出来。只有通过改善培育条件,才能使某此缺点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和改良。
(一)提高犊牛成活率,狠抓妊娠牛的保胎工作,做到安全生产
母牛妊娠后期要做好保胎工作,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安全分娩。在怀孕期间要防止惊吓、鞭打、滑跌、顶架等,特别对有流产史的孕牛要采取保护措施,服用安胎药物或注射黄体酮等。
(二)加强犊牛培育工作,做到全产全活
怀孕期母牛的营养水平与初生牛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初生重大的犊牛一般较易成活,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出生后要立即使幼犊牛吃上初乳,以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为了提高初生犊牛的抵抗力,可以初充一些三合维生素(A.D.E)制剂或用紫外线及红外线照射,提高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和其他生物活性。初乳期一般4—7天,喂量为体重的10%—15%,乳温36℃,人工哺乳防止呛奶现象。结束后立即转入犊牛群,用混合料饲喂;犊牛的早期初饲可促进牛瘤胃的发育,一般出生后7—10天开始训练其采食干草。要在犊牛牛槽或草架上放置优质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促进瘤胃发育,防止舔食异物;犊牛生后15—20天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甜菜叶等。2月龄开始喂给青贮饲料,为早期断乳奠定基础。为了培育出健壮而又适于集约化管理的幼牛,断奶后最好尽可能利用放牧条件,加强运动,保证幼牛采食到新鲜、可口、营养丰富的豆科、禾本科牧草,注意运动和光照,促其生长发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呼吸、血液循环器官司的发育,而且有利于锻炼四肢,防止蹄病。
(三)犊牛的转群与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满6月龄即转入育成阶段。应将它从犊牛舍转出,转移到育成牛舍进行饲养。从6月龄到18月龄这一时期的培育,对牛体的生长发育及今后的生产性能都十分重要。
1周岁内,应以青粗饲料为主,喂给优质的禾木科与豆科干草或青草。另外,每天还应补给1.5—2.5kg混合精料。食盐和骨粉或混在精料中喂饲,每天每头给25—30kg,每天喂饲3次。先喂精料,后喂多汁饲料和粗料。在喂料后稍停片刻再饮水。
青贮料和块根类都是育成牛的良好饲料。实践证明,少给精料,增喂于草、青贮和块根等饲料,对它的生长发育很有利。因此,满周岁后,饲料安排可以考虑如下定量指标:精料1—1.5kg,青贮及块根饲料14—16kg,干草8—9kg,适量的食盐和骨粉。待至18月龄,进入繁殖配种时期,则应注意满足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冬季及早春应合理进行调剂,固定槽位,拴系饲养。同时,要创造条件使之得到充足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为了强化牛体的代谢机能,做到人牛亲和,应经常刷拭,合理调教。
种用小公牛和使役牛一般在满面1周岁时需进行穿鼻,同时戴上鼻环。发育良好的个体,穿鼻的时间可在8月—10月龄时时行。穿鼻前,先将小牛拴好。术者站立在牛的前方,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掐住牛的鼻中隔,在穿鼻部位涂以浓碘酒。消毒后,以右手持穿鼻器在鼻中隔紧贴鼻软骨的部位穿透。穿孔的大小,以适于带鼻环为度。如无穿鼻器,可用套管针或竹签代替。实践证明,竹签穿鼻的效果很好。竹签长15cm,直径0 .6cm左右,一端削尖,阴干后,浸入植物油或凡士林中,经5天—6天取出,火烤至灼热,再浸入油中。这样反复处理两三次即成。穿孔完成,须再涂一次碘酒,随即用一根消毒过的树藤或树根(与鼻环的粗细一致,长度约30cm,表面刮净)穿好,待1周左右,创口已愈,即可取下树藤,戴上鼻环。小公牛第一次带小号鼻环。一年以后须更换大号鼻环。此后,终生使用,不再更换。
育成期是牛投入生产利用前的准备时期,本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它的终生生产力水平,因此,应予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国外养牛业由于普遍采取犊牛早期断乳的方法,犊牛期与育成期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一般按生后两个月之内为犊牛培育阶段,从三月龄到初配则为育成阶段。
牛的起源驯化
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证明普通牛起源于原牛原牛的遗骸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均有发现。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中国和亚洲。亚洲是野牛原种的栖息地,迄今仍有许多在原地生活于野生状态中,而在欧洲和北美则除动物园和保护区尚存少数外,野牛已绝迹。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许多地方发现,如大同博物馆陈列的原牛头骨,经鉴定已有7万年。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长约 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区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掘到的。此外,在东北的榆树县也发掘到原牛的化石和万年前牛的野生种遗骨。
驯化了的普通牛,在外形、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野牛体躯高大(体高1.8~2.1米)、性野,毛色单一、多为黑色或白色,乳房小、产乳量低、仅够牛犊食用。经驯化后的牛体型比野牛小(体高在1.7米以下),性情温驯,毛色多样,乳房变大,产乳量和其他经济性能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