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收藏爱好者的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如今已达9000多万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古董收藏爱好者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古董收藏爱好者的介绍
早年间,一般是富人才有财力和雅兴收藏名人字画、红木家具、青铜古陶、牙雕玉器等,多数老百姓的头脑里没有文物这个概念,它离大众的生活比较远。改革开放后,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逐渐认识到了文物的价值,于是,古董在民间的私下交易一年火于一年。而让民间古董走向公开交易,则始于200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该法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收藏的文物依法流通。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自身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价值不菲且能增值。拍卖市场上,文物每年升值30%至50%,有的过两年再拍卖,价值就能升值翻番。文物的稀缺、收藏队伍的膨胀、丰厚的利润,使文物造假者趋之若鹜。
据文物专家估计,我国民间收藏的文物赝品高达80%至90%。仅2006年到2009年,我国拍卖行拍出的乾隆玉玺就多达100方。然而事实上,从皇室外流到民间的乾隆玉玺只有3方。
虽然文物造假古已有之,但如今的造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到了几乎以假乱真的地步,连很多的鉴定专家也常常“看走眼”。
就几年前来说,人们对文物的私下交易不太放心,而对拍卖公司则比较信任。然而,近年来,随着拍卖公司的迅速增多,一些缺乏诚信和职业道德的拍卖企业屡屡拍出赝品,尤其是仿造的古今名人书画等,给收藏爱好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2006年,北京市共查处19家拍卖企业违法违规问题,其中“主动或被动参与造假欺骗”是拍卖公司比较普遍的违规现象之一。
为什么拍卖企业竟敢“主动参与造假欺骗”?这与拍卖行业规则有关。拍卖行业规则中最典型的是对拍卖品真伪的“不保证条款”。有行规作“护身符”,一些拍卖公司便与制假者沆瀣一气,文物收藏爱好者深受其害。
文物藏品的价值在于真,真品就是珍品,赝品则身价很低甚至一文不值。然而,对于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来说,他们自己是无法看出藏品真假的。因此,专家的鉴定结论就成了判定文物真假的“生死牌”。据鉴定专家介绍,文物的鉴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技术活,是传统的言传身教加经验积累的产物,10年的时间也未必能造就出一个合格的鉴定专家。
10多年前,文物藏品若附有专家的鉴定证书,其身价就会大增。鉴定证书被认为是文物藏品的“市场通行证”。随着收藏业的逐年火爆,各种鉴定机构鱼龙混杂,鉴定证书满天飞,这也是文物市场赝品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物制假、售假猖獗,假专家、假鉴定证书比比皆是。文物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文物收藏,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是到了相关部门该管管的时候了!
市场上正规的艺术品交易,卖家前期不会产生鉴定费及任何附加服务费用,切莫贪图所谓的高额价格,被骗取了钱财。
古玩收藏爱好者心得体验
已经浸淫古玩界40多年的张剑敏说,一脑子钻在钱眼里的人,犯了古玩收藏的大忌。因为随着经济形势等的变化,藏品的价格是会波动的,万一价格下跌,钻在钱眼里的人就会痛苦不堪。真正的收藏,不唯利是图,不搞奇货可居,关注古玩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
收藏古玩首先为陶冶性情
在谈到收藏古玩的目的时,张剑敏说,首先是修养身心、陶冶性情,“达到一定境界的藏家,一定能在寻觅、欣赏、研究、交流、奉献等过程中感受到收藏的快乐”。收藏的第二个目的,应该是以藏会友。藏家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展一些交换活动,从而拾遗补缺,增进与他人的友谊。
还有一个目的是传承文化。张剑敏说,自己跑过许多国家和地区,回过头来看看,还是中华文化最博大精深,而许多古玩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藏家们可通过品味古玩了解这些文化,并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缺少基本素质不要搞收藏
多名市民收藏了署名“仇英”“文徵明”之类的字画,以为自己“捡了漏”。但张剑敏鉴定后发现,它们只是近年的印刷品或仿制品。
张剑敏对此提醒,收藏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藏家至少要了解各种书体,懂得运笔、章法和基本结构,了解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才不容易走眼。张剑敏说收藏要重质量而非数量,“即使你藏了一屋子东西,但质量不高,甚至都是赝品,那你也算不了什么;但只要你藏了几件珍品,那就可以成为一个收藏家”。
古董收藏爱好者的介绍相关文章:
1.古董收藏知识
3.古玩收藏知识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