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收藏分辨真伪的方法
我们在买玳瑁收藏品时需要了解玳瑁的收藏分辨方法,那么玳瑁的收藏分辨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玳瑁收藏分辨真伪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玳瑁收藏分辨真伪的方法
1、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纹路深入甲片内,其色斑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在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
仿品的血丝纹路则呈片状或团块状,位于甲片的表面,很死板。
另外,玳瑁真品在紫外线灯光下,其黄色和较透明的部位会发出微蓝色的荧光,而仿品则无此现象
看斑纹时,真玳瑁的鳞片内部有斑斓多姿的黑褐色斑纹,这些斑纹由无数大小不一的圆点聚集而成,点愈密,色愈深,斑纹清晰、美丽而通透,尤具浓淡晕染之变化和天然之趣;仿品玳瑁的斑纹往往呈棕红色,与半透明的底色之间界线模糊,不若真品的斑纹清晰可辨,且斑纹平滞刻板,无浓淡变化和晕彩。
玳瑁身上有十三片鳞片,而且大小不一,覆盖在海龟上面,抵挡外类的侵蚀和攻击,最外面的是粗糙的,灰褐色的,只有把上面那层磨掉才能看到那美丽的花纹,否则很不明显。
玳瑁鳞片的花纹很自然,是不规则的,有天然生动、细腻的美丽感觉,惹人喜爱,你只要看过一次真鳞片的花纹就知道了。
2、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
3、燃烧法: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真品火烧会有烧焦头发的膻味儿。
辨气味时,可从制品的底部或不显眼处刮下一些粉末用火烧或以热针触之,真玳瑁会凝固不着,并发出烧焦头发的味道;仿制品则为异味:电木则发出酸气味,赛璐珞为樟脑气味,酪素塑胶则发出醋味。
4、手掂重量法:玳瑁密度比塑料仿制品密度大,玳瑁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29克,塑料仿品仅为1.08克左右,手感易分出轻重,玳瑁重。
5、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
6、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拼合玳瑁是为了看上去很厚,但从侧面仔细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若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看色泽时,玳瑁呈黄褐色,半透明,光泽柔和,透润鲜明,有温暖感;仿品玳瑁是用赛璐珞、电木、树脂等化学物质制成的,其色泽和真品相比,缺少透润鲜明和温暖的感觉,显得枯涩;用牛角冒充的假玳瑁,其色泽远不如玳瑁光亮,且没有红黑透明黄夹杂的玳瑁斑,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层层的裂痕。
8、牛角的色泽远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没有玳瑁斑(也就是红黑、透明黄夹杂的花斑),真正的玳瑁斑光泽好,花纹通透美丽。牛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裂成一层一层的,手感就不光滑了,用细砂纸打磨后,虽然手感光滑了,但层裂纹仍清晰可见。
9、玳瑁从水中捞出瞬间,水会向四周散开。仿品则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所以玳瑁能避雾水、风邪。
10、玳瑁工艺品永不褪色,可代代相传。
玳瑁收藏保养方法
1、避免碰撞硬物以免刮花断裂
2.避免接触酸、碱性液体
3.避免用热水浸泡 否则会变软变形(这是识别真假海宝鳞甲首饰主要方法)
4.使用后请用软布擦拭妥善保管玳瑁制品--玳瑁眼镜
玳瑁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主要食物是海绵,海绵富含二氧化硅,和玻璃的成分相同,也许这解释了玳瑁壳为什么会具有透明和半透明的光泽。各国历史上都有用玳瑁做眼镜的传统,因为玳瑁不仅满足美学上的需求,而且由于它的构造接近指甲和头发(灼烧时会发出烧头发的气味),和皮肤的接触是最紧密的,在出汗的时候不会很滑,不会引起皮肤过敏,而且它的硬度保证眼镜常年不会变形,是大自然天赐的宝物。
玳瑁的收藏价值
自古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玳瑁制品具有驱邪、祛病之功效。当人体有恙时,其饰品颜色的深浅将随身体的变化而变化。现代医学临床验证,玳瑁工艺制品能降血压、蔬经脉、镇惊厥、平心气之功效,对协调和平衡人体内循环系统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用玳瑁做成的饰品光彩夺目,宝气华盛,经久不褪色,更显雍华与珍贵。故此,玳瑁工艺品日益走俏,价格一路猛涨。
好的玳瑁比较坚韧,不易折断,以片厚、花纹明显、半透明者为佳。玳瑁可做手镯、眼镜框等,但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玳瑁手镯很容易磕碰之后变花,所以佩戴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酸、碱性液体,避免用热水浸泡,冬天时会比较脆,注意不要磕碰。
玳瑁其物质成分与动物角质相似,但完全没有矿物质,并比角质坚硬得多,少纤维质,脆性稍大,具油脂-蜡状光泽、呈半透明-微透明的黄色底色上点缀富丽的褐色斑点。硬度2.5,相对密度1.29,折射率1.55,为非晶质,可在沸水温度下变软和粘合。高温会使其变暗,能受硝酸侵蚀,但不与盐酸反应。显微镜下有斑纹结构,并见由许多圆点构成的褐斑。点愈密,色愈深,是其重要的鉴定特征。在紫外下,较澄明及较黄部由13块分三行排列的甲片构成,并按其位置而有不同的名称。成年龟的每块甲片约20厘米×30厘米,重250克左右。
猜你感兴趣:
2.收藏市场行情分析
3.收藏古钱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