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收藏界的十大新闻
2016年收藏界的十大新闻
有很多的收藏家都会时时刻刻了解收藏界的新闻,那么2016年收藏界的十大新闻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2016年收藏界的十大新闻,一起来看看。
2016年收藏界的十大新闻
1、元代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清宫旧藏、元代画家任仁发的 《五王醉归图卷》12月4日在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书画夜场拍出了3.036亿元天价,成为今年拍场上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2、张大千《桃源图》 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张大千的《桃源图》以2.7亿港元花落藏家刘益谦。作为张大千晚年最重要的泼墨泼彩作品,《桃源图》创作于1982年,是张大千最重要的泼墨代表作,并创下张大千作品的最高价纪录。
3、蒋廷锡《百种牡丹谱》 6月7日,在北京匡时澄道——清代宫廷书画夜场中,共出版四次著录的蒋廷锡《百种牡丹谱》以1500万元起拍,引最终以1.51亿元落槌。
4、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6月4日,被誉为“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中国画”的《云中君和大司命》在北京保利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以2.3亿元成交价刷新了2016年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成交记录。《云中君和大司命》就是傅抱石在新中国特殊历史情境中表达自我的重要作品。
5、曾巩传世孤本《局事帖》5月15日晚,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中曾巩的 《局事帖》以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这件不足一平尺的书法作品上共有124字,平均每个字的价格达到了167万元。
6、吴冠中《周庄》 4月4日晚,保利香港2016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中,吴冠中的《周庄》最终以2亿港元落槌,2.36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吴冠中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同时刷新中国现当代油画最高记录。
7、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5月30日香港佳士得春拍“三十周年志庆拍卖:世纪珍藏”,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以1.4亿港元的高价落槌。
8、铜鎏金绿度母 这尊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铜镀金绿度母像,杂糅扎纳巴扎尔风格和康熙朝的宫廷风格,以3795万元成交,成为“佛像专场”中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拍品。
9、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5月15日,在嘉德春拍上, 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以2242.5万元成交,被称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10、铜鎏金辽代大日如来坐像 12月14日,在巴黎佳士得拍卖行,辽代鎏金铜大日如来坐像以总成交价1357万欧元成交,成为2016年巴黎佳士得拍卖的最高价。
收藏界十大新闻
7单位获准面向社会鉴定文物
为顺应投资收藏行业发展需要,引导规范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行为,国家文物局2014年10月29日发布通知,批准天津市文物开发咨询服务中心、黑龙江龙博文物司法鉴定所、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厦门市文物鉴定中心、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云南文博文物评估鉴定有限公司等7家文博单位,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
国家文物局此举,表面看来是允许国有文博单位参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但深层次的原因是探索民间收藏文物鉴定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民间收藏文物鉴定程序及标准,规范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行为,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文物价值观。
据悉,这7家单位均长期专门从事文物鉴定,可独立开展陶瓷器、玉石器、金属器、书画、杂项等门类的文物鉴定服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官方文物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会否成为非法文物合法化的渠道。实际上,根据法律规定和试点要求,7家藏品鉴定机构的鉴定证明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如果遇到纠纷仍需通过相关法律程序进行认定。
“方罍之王”皿天全方罍回家
今年6月,经历百年分离的国之重宝皿方罍重归故里,在湖南博物馆身首合体。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商周时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器身高63.6厘米,器盖高28.9厘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壘,被誉为“方罍之王”。皿方罍于1919年出土于湖南桃源县。器盖于1950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而器身则流落海外。
根据佳士得资料显示,早在1928年,这件方罍就见诸于法国学者George Soulé de Morant之著作,根据其记载,此方罍曾辗转流传于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浅野梅吉等二十世纪早期知名古董商之手。直到1992年,上海博物馆原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才在出访日本时,在友人家中偶然见到了久违的皿方罍器身。而此件皿方罍器身曾于2001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位法国买家以924.6万美元成交,并于今年3月份再次拿出拍卖,网传预估价已是1500万-2000万美元。国内一批爱国收藏家得知此事后,马上与纽约佳士得联系,以洽购的方式最终促成此青铜重器“身首合一,完罍归湘”。
保利文化香港上市
2014年3月6日,保利文化公司终于在香港挂牌开盘。至此,保利文化冲击“内地拍卖第一股”成为现实,改写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历史。保利文化总部设在北京,母公司保利集团是央企之一。保利文化有三项主要业务:艺术品拍卖和管理、影剧院管理和影视投资。在艺术品拍卖方面,保利是全球拍卖行业的新星。在北京的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四件圆明园青铜造像:牛首、虎首、猴首和猪首,令保利蜚声国际。这四件造像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抢走的。
2014年2月24日,保利文化在香港交易所披露了计划,3月6日在联交所挂牌上市向全球发售招股书。据里昂证券的预测,保利文化估值介乎11亿-13亿美元,2014年度市盈率为18-22倍。
实际上,此前国内有三只拍卖概念股进入IPO比赛跑道,除保利文化外,还有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旗下的朵云轩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的荣宝斋。
艺术品信托再现兑付危机
2014年5月,深圳杏石基金2011年发行的艺术品私募基金产品在5月到期后,投资者不仅没有得到3年投资收益,而且普遍只拿回了本金的10%。最终,经过协商,此艺术品基金产品最终由深圳杏石投资及杏石投资徐永斌单方面向投资者出具清退方案,并分4次兑付给投资者。
无独有偶,12月,“中信墨韵1号艺术品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又曝出逾期支付3个月,投资者仍未收到本金和收益的新闻。不过,幸好最近对这件逾期兑付3个月的艺术品信托产品的处理又有了新的进展。据知情人士透露,中信信托正通过司法程序要求担保公司履约,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而作为承销商的工商银行也正着手处理信托计划逾期未兑付事件。
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回调的背景下,艺术品投资正步入风险高发期,尤其可能拉长由拍卖渠道获得收益的时间,投资者不能被所谓的高收益所迷惑。
缅甸重开克钦邦玉石场
今秋,缅甸官方报纸《缅甸新光报》披露,缅甸联邦政府矿业部门宣布,将于9月1日重开关闭了两年的克钦邦玉石场。
全世界95%的翡翠矿石来自缅甸,缅甸公盘更是作为全球翡翠市场的风向标。缅甸公盘中翡翠原料的供应情况和成交价格都深深影响着翡翠成品的销售市场。中国作为缅甸翡翠原石的最大进口国,近两年受缅甸开采投放的原石减少,翡翠公盘价格飙升的影响,国内翡翠交易价格高涨,消费力受到压制。这次重开玉场,一些业内人士已预感到,随着缅甸玉石原料紧缺的局面逐步缓解,国内的中低档翡翠价格行情或将迎来震荡。
早前,因缅甸政府与克钦邦地方武装冲突不断,2012年5月克钦邦境内包括帕敢、龙肯等玉石场皆被迫关闭,但随着目前克缅双方和平进程加速,已关闭的玉石场才有望恢复生产。缅甸矿业部门表示,政府重新开放玉石采掘的目的,在于增加玉石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以期缓解缅甸玉石原料紧缺的局面。据了解,在2012年6月缅甸关闭玉石采掘之前,在克钦邦的帕敢、龙肯两个矿区有约700家公司开采玉石,而此次重开采掘后,缅甸矿业部也将对开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4胡润艺术榜撤榜更正
今年3月26日,胡润研究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4胡润艺术榜。这是胡润第七次发布艺术榜,榜单内容为前100位中国在世“国宝”艺术家的作品在2013年度公开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的排名。然而,榜单发布仅一天后,国内最大的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在其官网挂出一份题为《关于2014雅昌—胡润艺术榜部分数据偏差的更正说明及致歉》的声明。随后,胡润百富网撤下该榜单。直至4月1日,胡润研究院与雅昌艺术网对有误的数据核实更正后,重新发布了2014年胡润艺术榜。根据新发布的排行榜,100位上榜艺术家中,现居于北京的比去年增加4位,有43位,绝对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广东仍然保持第二,有10位。上海超越天津提升至第4位。美国是上榜艺术家在国外的第一居住地,超过欧洲。陕西、四川减少尤为显著。
从第一次发布艺术榜开始,胡润的排名就由于直接针对在世艺术家作品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统计和调查上的失误也让其备受争议。这次撤榜之所以在投资收藏界掀起波澜,主要原因是胡润组织的媒体对错误的榜单进行了广泛传播。
陈永锵公开揭露拍卖行卖假
今年11月,秋拍正忙,著名画家陈永锵忽然一改以前对书画造假集团的容忍沉默,向广大收藏者和艺术品经营机构公开发出一纸声明,揭露在广西泓历拍卖有限公司组织的2014年秋季拍卖会里边,有6幅模仿其画风、签名印章的拍品是伪作,并逐一列出了这批伪作的图片。
实际上,这并不是岭南书画名家第一次向造假集团公开“亮剑”。早在3年前,时已80高龄、早已在艺术上封笔的岭南著名艺术家杨之光,便曾因“微博打假”事件引起艺术品投资收藏界的高度关注。当年,杨老先生与家人在了解拍卖信息时发现竟有数十幅假冒其名字的伪作流入拍卖市场,其中最恶劣的是将赝品混进经过他本人认证为真品的画册中,以欺骗买家进行拍卖交易,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他在女儿杨红的协助下通过微博将这些赝品的名录在网上一一公布。
事实上,在艺术圈,敢于公开站出来向造假利益集团说不的艺术家并不多见。今年,陈永锵在举办其个人作品的第一场鉴证备案时就坦言,2012年杨之光老师在微博上打假的事件给予他和身边的艺术家很大的触动,为了帮助藏家更好地认识作品、确保藏家的利益和收藏的信心,他们必须像杨之光老师一样勇敢地站出来。
32家公司被撤文物拍卖许可证
10月2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称,根据《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拍卖企业资质年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开展了2012至2013年度文物拍卖许可证年审工作。根据这份通知附上的名单:279家企业年审合格,32家企业被撤销文物拍卖许可证,65家企业被暂停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其中在被撤销文物拍卖许可证的32家企业中,北京有8家,上海有5家,浙江有4家,广东有3家。
广东3家名列“撤销文物拍卖许可证名单”的企业分别是:珠海圣荣拍卖有限公司、广东中翰清花拍卖有限公司、珠海龙禧拍卖有限公司。在“暂停资质监督整改企业名单”中,广东有5家入列,分别是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广东省古今拍卖有限公司、深圳市拍卖行有限公司、深圳市城投拍卖有限公司、广东光德拍卖有限公司。
据国家文物局的通知,上述65家由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整改,整改期内其文物拍卖经营资质暂停。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年审中出现大量拍卖企业被暂停经营资质的现象,以前并不常见,由此反映出行业专业人才严重紧缺,已经影响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健康发展。
《功甫帖》真伪之争
再发酵
2013年9月,上海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约5037万人民币购得苏轼《功甫帖》,随后,即有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等专家公开指认该帖为“伪本”,尽管苏富比拍卖行官方微博马上发表声明,坚称《功甫帖》为真迹,而刘益谦亦带着《功甫帖》原件进京,用多种现代技术设备为《功甫帖》验明正身,但此事仍然引发业内人士激烈讨论。2014年1月1日,上海博物馆三位专家的两篇研究长文在《中国文物报》刊出,图文并茂详解为何《功甫帖》系伪作。接着,有关各方围绕此事的争锋越来越激烈。2014年4月16日,上博发文再次证明《功甫帖》是伪作。再接着,这起学术之争开始转向司法诉讼:季涛告杨丹霞、颜明告刘益谦的官司陆续上演,也使得这一事件成为一幕不折不扣的收藏界年度大剧,至今仍然在持续发酵,“剧情”越来越复杂。
在艺术品市场上,证伪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横亘在收藏者面前的第一道槛。围绕大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所拍《功甫帖》究竟是真是假的问题,藏家、学者和拍卖界人士从去年喋喋不休地一直吵到现在,甚至闹到法庭上。这实际已脱离问题本身,而演变成艺术品鉴定的话语权之争。当买卖双方对正在交易或已经交易的艺术品真伪出现争议时,谁的判断才具有合法且能够一锤定音的权威性?这显然是一项直接关系各方利益得失的重要权利。因而,话语权的争夺,本质上是利益的争夺。
国内藏家
再揽天价拍品
美国当地时间11月4日,中国影视界名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晚间拍卖会上,豪掷3.77亿元人民币,购得了梵高静物油画《雏菊和罂粟花》。
无独有偶,11月26日,刘益谦在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专场上,再次豪掷人民币约2.8亿元,买下了这件明代唐卡,创下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历来最高世界纪录。实际上,今年4月,刘益谦刚以2.81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同一年买进两件天价拍品,无疑吸引业界高度关注。
刘益谦以私人财富换取国宝回流的行为,确实让很多收藏人士肃然起敬,但也有业内人士评论,各种天价艺术品成交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收藏市场的升温,有利于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传播,但天价背后不乏隐忧,炒作风险犹存。“资本大鳄”斥巨资进入市场会导致文化艺术品市场结构变化,艺术品基金、信托、评估、鉴定、咨询均会有联动效应,但市场真正有序繁荣仍需政策引导与监督。
2016年收藏界的十大新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