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集邮>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

时间: 曹欣732 分享

  虽然已是新时代,但还是有很多人偏爱传统邮集的制作,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传统邮集的制作方法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工具

  微机、打印机、裁纸刀、电烙铁、钢直尺、垫板、手术刀(刻刀)和剪刀。用于贴片编排的微机要求不高,通常使用的即可满足需要。用于贴片打印的打印机则要能打印A3规格纸的。裁纸刀主要用于裁衬纸,能裁切A4规格纸的即可满足需要,最好是钢质的。电烙铁主要用于焊塑料护邮袋,功率小些为宜,20瓦至30瓦即可。钢直尺亦用于焊塑料护邮袋,通常30厘米长即够。垫板亦用于焊塑料护邮袋,30厘米见方为宜,要能耐烫又光滑、平整,可用磁砖或磨光花岗石板。手术刀用于刻箭头和给贴片“开天窗”,刀片宜尖利些为好,也可以用刻纸刀。剪刀锋利些的即可,主要用于剪双面胶。

  传统邮集的制作:材料主要有:双面胶带、塑料护邮袋、透明相角和卡纸。双面胶带主要用来粘贴,护邮袋与衬纸、衬纸之间、衬纸与贴片的连接都需要它,以粘性好的为佳。塑料护邮袋用于包装邮品,因此应根据自己邮品的种类和尺寸多准备些不同规格的为好。透明相角可用于包装明信片和信封,国内尚无该类产品,笔者曾在钱币邮品博览会上购到灯塔牌和LINONER牌的透明相角,规格都是每盒装一卷250枚相角。卡纸用于贴片和衬纸,其要求后面将分别介绍。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贴片与贴片袋

  贴片按FIP(国际集邮联合会)要求,平面尺寸应为230毫米×290毫米,颜色应为白色或浅色(以白色居多)。贴片可购买成品,也可以自制,国内自制贴片者居多。自制贴片的优点是选择的余地大且较经济。通常可到纸品公司购120克至180克的白卡纸,并用纸品公司的裁纸机切成所需规格(通常一张790毫米×1090毫米的纸可裁11张贴片),纸太薄了不易挺括,过厚则不好打印。

  也有集邮家将邮品贴在硬质透明塑料膜上,而在其后衬上打印了文字的白纸,形成组合贴片。这种组合贴片的优点是便于打印和更换、修改文字,尤其适合在国内和国际邮展上采用不同文字的邮集。

  贴片袋一般皆购买成品,亦可向塑料加工厂订制,以透明度高且挺括者为佳。当贴片袋较厚时,便可采用较薄的贴片。早期的贴片袋多为侧向开口,目前则流行上开口的,这样贴片不易移位,邮品也不易掉出。贴片袋的平面尺寸以较贴片稍大为宜,小了会装不下,太大了贴片容易移位。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贴片布置及打印

  贴片的版面布置现在基本上都用计算机进行,因为手写虽然也可以,却需要很高的功力和花费更多的时间,往往费力不讨好。贴片上要预留出邮品的位置并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邮品可用相同平面尺寸的图形代表或干脆扫描进去。后者虽然更精确、形象,但会大大提高文件的容量。文字应根据内容选择字体和字号。一般的贴片都有三种文字:标题;贴片上部说明;邮品下的说明。其字号宜依次由大至小。邮品的布置宜上重下轻:大的放在上部,小的放在下部;重要的放在上部,次要的放在下部。当信封(明信片、邮简)与其背面复印件上下布置时,应信封(明信片、邮简)在上,复印件在下。邮票在贴片上的布置应避免采用棋盘式等呆板格局,宜活泼些并适当变化。

  贴片的打印最好使用激光打印机,不仅速度快,清晰度也较高。当然,高质量的喷墨打印机效果也不差。正式打印前,可以用普通打印纸先试试,没问题后再打正式贴片。使用较厚的贴片时,宜一张一张地打。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邮品的包装

  早期是用胶水纸直接将邮品贴上贴片的,这样会对邮品造成轻微损伤。此后曾改用夹式护邮袋(以卡纸或带背胶厚塑料膜片为底,玻璃纸或透明塑料膜为面,底边粘合形成夹子形状的复合制品),将邮品插入后裁去多余部分,再贴上贴片。这种护邮袋由于底边系用胶粘合的,需留一定的宽度,此外三边开口,夹在里面的邮品容易移位。随着对邮集外观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近年国内外邮展上大多在邮品后加贴衬纸,因此要求护邮袋与邮品吻合得更紧密,不留什么边,故一种新的包装方式应运而生:用透明的袋式护邮袋包装邮品,并用电烙铁在垫板上挨着钢直尺贴近邮品的边缘进行焊接、切割,四周封口并裁去多余部分这样完成的护邮袋是闭合的,与邮品也最易严丝合缝。

  对于像明信片、信封、邮简这样的大件邮品还可以用透明相角来包装定位。这种方式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提高邮品展示时的清晰度(因为少了一层透明膜)。一般应用四枚相角固定一件邮品,这样不易产生位移。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衬纸

  衬纸层数和颜色因人而宜,一般传统邮集都采用二层衬纸,颜色则趋于保守、稳重,上层衬纸多为白色、浅黄色,下层衬纸多为灰色、牛皮纸色。衬纸宜选用卡纸,通常100克至130克的中厚纸即可,太薄了粘贴后容易产生凹凸不平。

  衬纸的裁切要横平竖直。通常的做法是将包装好的邮品粘贴到上层衬纸上,用裁纸刀沿邮品四周裁切,再将裁好的上层衬纸粘贴到下层衬纸上,接着用裁纸刀沿周边裁切。上层衬纸宜在邮品四周留1至2毫米宽的边;下层衬纸宜在上层衬纸四周留1毫米左右宽的边。尤其深色衬纸露出的边不宜太宽,否则会有比较死板、粗糙的感觉。有时邮品的形状不规则,衬纸应随之裁切,裁纸刀不便裁切的弧形等形状的衬纸,可用剪刀来完成。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箭头与页码

  箭头通常用于指明邮品的变异处或其它需要强调的部位(诸如某个邮戳或签条),颜色有黑色和红色两种,国外有成品出售,目前国内尚无成品供应。用量少的话,可以自行刻制(用手术刀或剪纸刀);用量多的话,可以到激光刻字的店里去订货(这样质量也更有保障)。至于用什么颜色的箭头,则各有所好并无定制。笔者以为,一般应以黑色箭头为主,只有特别重要、特别珍罕的邮品才适合使用红色箭头。否则鲜艳的红色用多了,容易分散注意力。贴片的页码主要为便于装框和检查,因此以前大部分都写在背面,那样有利于修改(这在编组邮集时是经常会遇到的事)却容易出错(因为装框后便看不到了)。近年来人们更倾向于将页码标于贴片的正面,有的邮展甚至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最简单的做法当然是将页码直接打在贴片上,不过这样一来,页码稍作调整贴片就要重新打印,贴片上的邮品就要重新粘贴,很不方便。另一种做法是将页码贴在贴片袋上,这样需要调整页码时只需更换贴片袋即可,方便多了。贴于贴片袋上的页码号可以市购,亦可自制。自行制作只需在打印好页码的卡纸后粘上双面胶带再裁开即可。贴在贴片袋上的不干胶页码如要更换也很容易,揭下来重贴就是了。

  传统邮集的制作:开天窗

  开天窗是专题邮集中的常用手段,传统邮集中应尽量避免,仅不得已时偶尔为之。开天窗通常是在贴片上挖一个“天窗口”,通过该“天窗口”展示出邮品的一部分。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难得、舍不得分割的邮品(诸如早期的整版票只展示其版铭)。“天窗口”的位置和大小在贴片布置时就要规划好,打印后再用剪纸刀或手术刀辅以钢直尺沿框线切割出来。

  如何制作传统邮集:粘贴

  粘贴也是一门学问。包装好邮品的护邮袋或透明相角与衬纸,衬纸与衬纸,衬纸与贴片之间都需要粘贴。除透明相角背后自带不干胶外,其它都需要使用双面胶带。满贴双面胶的方法粘贴固然结实,但不仅费事、费料,且稍有改动就要全部作废,并不可取。比较行之有效的是采取点粘法:每件邮品只粘贴几个点,至于粘点的数量、大小与位置,则因邮品的大小与重量而宜。一般情况下,单枚邮票只需粘贴对角线上两点,四方连及信封、明信片宜粘四点,大信封则应酌情再增加。总之,在粘牢、粘平的前提下,粘的点数越少越好。

634412